新華網 > > 正文

每一朵“小青荷”,就是一張金名片——尋找G20杭州峰會志願者之“最”

2016年09月06日 01:41:37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網杭州9月6日新媒體專電 每一朵“小青荷”,就是一張金名片——尋找G20杭州峰會志願者之“最”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

  “小青荷”,是對G20杭州峰會志願者的“昵稱”。

  這些“90後”青年,亭亭玉立,吐露芬芳。他們親和的微笑和高品質的志願服務,被譽為“本次峰會上最美麗的風景”。

  從服務峰會的數千“小青荷”裏,記者找尋出最有代表性的幾朵。

  【“最耐曬”的小青荷】

  機場迎賓志願者代表:王麗雯(浙江工業大學學生)

  杭州連日晴好,王麗雯的雙頰被曬到過敏,她總會多撲點粉底遮一下,避免影響志願者的形象。

  “我想讓嘉賓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微笑。再大的太陽,我臉上的笑容不會少。”王麗雯説,作為機場負責一對一接送嘉賓的志願者,她的一半工作時間需要在戶外進行。

  她負責協調車輛,經常頂著太陽在停車場和候機廳來回奔走,逐個為嘉賓的行程確認環節。每一位嘉賓到達之前,她要提前站位,在停機坪舉牌迎接。

  有一次,嘉賓的航班延誤了5個小時,“困得眼皮子都要耷拉下來了,但因為自己是志願者,還是堅持把腰板挺得直直的。”

  “現在最常聽到的話就是,‘你怎麼又黑了?’”不過王麗雯覺得,參與志願服務讓自己一直以微笑待人,更積極地與人溝通,更加樂意幫助他人。

  “嘉賓們經常會問我們,工作了多久,有沒有吃過飯,到達目的地後,嘉賓還會發短信説‘謝謝’。”王麗雯説,這就是對我們志願服務的肯定,從心底裏感受到“世界充滿了善意”。

  【“最不怕寂寞”的小青荷】

  峰會會場安全保障志願者代表:魏謙笑(浙江大學學生)

  杭州國際博覽中心地下一層的電梯之下,臨時支起的燈光照亮了十多平米的空間。一個人,守著一方小角落——報名參加G20志願者工作時,魏謙笑沒想過自己的崗位會如此“寂寞”。

  這個崗位由三個小夥伴輪流“倒班”:白班每人5小時、晚班每人4.5小時。

  崗位雖“寂寞”,魏謙笑不敢懈怠。他時刻關注著對講機裏的動態,做好第一時間支援的準備。閱讀G20峰會的相關書籍,是他的“休閒”項目。

  魏謙笑説,他會羨慕在新聞中心做引導接待的小夥伴們,能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記者嘉賓溝通交流。但學習機械專業的他説,經常和螺釘螺母打交道,現在才真正明白螺釘螺母的價值,“每個摩天大樓都離不開一磚一瓦”。

  G20志願者工作結束後,魏謙笑即將進入求職季。在這個學生時代最後的暑假裏,屬于他的溫暖記憶是,“我在G20杭州峰會會議場地度過了25歲生日”。

  那一天,他如常回寢室休息,沒想到兩位帶隊老師和一群小夥伴捧著蛋糕走進來,在生日祝福的歌聲中,他和另外兩位9月出生的志願者差點落淚。

  “這是我第一次過集體生日,也是第一次吃沒有蠟燭的生日蛋糕,但我覺得這是我學生時代最大的幸運。”魏謙笑説。

  【“最守口如瓶”的小青荷】

  峰會文藝演出志願者代表:龔自清(杭州師范大學學生)   4日晚,名為“最憶是杭州”的G20杭州峰會文藝演出艷驚四方。而服務于這場演出的大學生志願者們,從彩排起,所見所聞都必須“守口如瓶”。對這批互聯網“原住民”來説,這可是不小的考驗。

  60多天的日子裏,“小青荷”們與演員朝夕相處,提供飲食、飲水、服裝道具等保障。作為現場演出組的組長,龔自清負責帶領12名“小青荷”,“連女生都變成了‘女漢子’,一箱24瓶的礦泉水,可以一個人扛起來。”

  排練中的很多細節,也讓他印象深刻,“一次彩排中,水上芭蕾的一位表演者從全息臺摔倒,臺下的我們都十分著急,舞臺監督人員打算上去扶她下來,但是她馬上就自己爬了起來忍痛繼續表演,堅持到了排練的最後。”

  4日晚演出結束時,“G20”字樣從水上舞臺中升起,煙花點亮了夜幕上空,觀看演出的嘉賓熱烈鼓掌…… “長時間的準備,打造了完美的一夜。很多人都哭了,有激動,更有自豪。”龔自清説。

  【“最辛勞”的小青荷】

  記者班車隨車志願者代表:丁雯(浙江科技學院學生)

  峰會期間,記者從新聞中心往返酒店有全天候的班車。丁雯是一名境外注冊記者班車的隨車志願者,她的工作時間是每晚6時到第二天淩晨2時。

  “這些天我都打著十二分的精神,給記者們做到站提醒。”丁雯説,“我需要做好的就是把他們安全無誤送到酒店。”

  隨著峰會內容更加豐富,記者日漸忙碌,她的工作時間也越來越晚。高峰期時,班車頻次會增加到10分鐘一班,一天內她甚至要接待近百名境外記者。

  在每一輪班車上,外國記者都會熱情地與她問候,丁雯感到非常暖心。

  “他們會好奇地問我,關于杭州和杭州人的生活方式,有時也會讚嘆途經之處的高大建築,這時候我很自豪。”當然,更多的時候,“記者們很勞累,直接在車上就睡著了。”

  工作結束後回到學校宿舍,常常已是淩晨3點半。然而丁雯和小夥伴們都覺得,“這個夏天,我們收獲了難得的友誼。”

  【“最奔波”的小青荷】

  志願者裏的“隨團攝影記者”:陳心遠(浙江傳媒學院學生)

  峰會新聞中心有200多名大學生志願者,陳心遠為每個志願者拍攝了至少兩張工作照。

  “這些美麗的笑臉,就是我們青春裏最美好的記憶。”陳心遠稱自己為“小青荷”笑臉記錄者。

  平均一天拍3300多張照片,最忙時一個上午拍滿64G的儲存卡——每天早上7點開始,陳心遠就在新聞中心四處“遊走”,就為了能定格住更多的志願服務瞬間。

  “看到自己美美的照片,志願服務也會更有動力,這是我最開心的。”陳心遠説。

  因為曾學過一年德語,在峰會上,陳心遠的另一個工作就是現場應答德語求助。

  峰會第一天上午,就出現兩次德語求助。“我需要保持冷靜,並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每個志願者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國家的形象。”

  【“最遠道”的小青荷】

  國際志願者代表:趙妙嫻(浙江大學留學生)

  從委內瑞拉飛到中國,要2天2夜。

  之所以選擇來浙江大學學習物流管理專業,趙妙嫻説,她看好中國,看好“菜鳥網絡”。

  在服務“G20峰會多語應急服務平臺”時,她用西班牙語進行翻譯和測試。她也曾在西湖邊為路人們送茶水。

  “前兩天在火車站做志願者時,很多人來問路,以為我很專業,幸好旁邊的阿姨是杭州本地人,幫我解了圍。”

  為峰會做志願者,她的收獲是“自信心大增”。“我原來比較害羞,漢語口語不行,這些天志願服務時,遊客很喜歡和我聊天,我的漢語水準提高很快。”

  【“最週邊”的小青荷】

  機動志願者代表:沈玲吉(杭州師范大學學生)

  在離峰會主會場30多公里的杭州師范大學倉前校區,有112名機動志願者。

  “任何一個大會或者小型志願服務,機動志願者都是必不可少的。如遇緊急或重要任務時,都會需要這支隊伍。”沈玲吉説。

  作為學校的青年志願者協會會長,沈玲吉從招募、面試開始,把許多同學都送上了相應的志願服務崗位,自己待命至今。

  “這一次我學到的新技能是‘堅韌’。”沈玲吉説,機動志願者同樣放棄假期,也同樣經過了選拔測試和多輪的培訓,“我很理解他們渴望上崗的心情”。

  “看到其他志願者多彩的服務內容,羨慕肯定有。但我們堅守待命,就意味著平安和有序。”(採寫記者:余靖靜、黃筱、朱涵、張璇)

【糾錯】 [責任編輯: 丁峰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608111951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