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英國緣何拖延“脫歐”談判

2016年07月01日 07:38:58 來源: 解放日報

  英國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人口約6000多萬,英國與歐盟經濟高度融合,突然分開絕非易事。英歐談判將是曠日持久、錯綜復雜的,其不確定性所産生的衝擊波,歐洲以及全球經濟都難獨善其身

  英國公投決定“脫歐”,一場持續40多年的英歐“聯姻”走到了盡頭,開歐洲一體化進程中成員國以公投方式退出歐盟之先河。兩家如何分手?能否不做“夫妻”,做朋友?對英歐雙方來説,這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眼下,圍繞英國何時啟動《裏斯本條約》第50條開始“分手”談判,英歐雙方各執一詞。

  為減少不確定性對歐盟經濟産生的負面影響,歐盟多次敦促英國盡快啟動該條款,不必等到10月英國新首相上臺。歐盟領導人6月29日再次在布魯塞爾表示,英國應該盡快做好“脫歐”準備並通知歐盟啟動英國“脫歐”程式,以避免陷入長期不安定的局面。

  然而,英方卻表示“不著急”。其擺在臺面上的理由是:此事當由新首相負責處理;英歐雙方要先進行非正式磋商,厘清商談的重點問題;為避免英國脫歐成為明年法國大選以及德國議會選舉的議題,啟動該條款可在這兩次選舉之後雲雲。

  以筆者觀察,英方採取拖延戰術的深層次考慮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攘外必先安內。脫歐公投結果公布之後,英國陷入政治、經濟和社會劇烈動蕩。政治上,卡梅倫首相宣布辭職,保守黨換帥,內部重新洗牌;工黨因留歐努力失利,出現辭職潮,希望以此迫使黨首科爾賓下臺;蘇格蘭首席部長斯特金宣布蘇格蘭將舉行第二次獨立公投。經濟上,英鎊暴跌,股市下挫,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蕩;摩根大通、高盛、美銀等美國大銀行開始將部分業務轉移到都柏林、巴黎、法蘭克福等城市。社會上,雖然公投已成定局,但是出現了許多反悔聲音,300萬人請願要求舉行二次公投。對英國政府來説,當務之急是收拾公投之後的殘局,修復被撕裂的社會,“穩定這條劇烈晃動大船”,一致對外,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其次,英國脫歐談判還沒有準備好。此次公投,來自各個政黨的脫歐派並沒有提出係統的綱領或宣言,只是一味地強調脫歐的“好處”,各吹各的號,高大上的忽悠口號多于務實的政策陳述,在移民、國家醫療服務體係等諸多方面向民眾開出了不少空頭支票,也散布了許多誤導選民的資訊。脫歐派需要正本清源,冷靜思考離開歐盟之後需要與後者建立什麼樣的貿易關係,是挪威、瑞士模式,還是成為歐盟統一大市場“聯繫成員”?此外,英國已有40多年沒有舉行自由貿易談判,人才匱乏也是困擾英國的一大問題。

  再次,盡量釋放並消化公投對英國經濟所産生的負面影響,以最大限度地增強與歐盟談判的籌碼。

  最後,不見兔子不撒鷹,謀求英國利益最大化。英國只要不啟動《裏斯本條約》第50條,主動權便掌握在其手中。英國的如意算盤是以啟動該條款為杠桿,通過非正式談判,或其他形式,摸清歐盟的底牌,確定同歐盟達成對其最有利的協議後,才啟動該條款。看來,英國啟動這一條款沒有時間表。英歐誰先邁出第一步,打破僵局,還有待觀察。

  好事多磨。上世紀80年代,作為丹麥王國海外自治領土,格陵蘭通過公投決定脫離歐盟。當時格陵蘭人口僅5萬,唯一産品是魚類。然而,即便這樣,兩家還足足談了三年才分手。

  英國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人口約6000多萬,英國與歐盟經濟高度融合,突然分開絕非易事。英歐談判將是曠日持久、錯綜復雜的,其不確定性所産生的衝擊波,歐洲以及全球經濟都難獨善其身。 (吳正龍 作者為中國前駐外大使)

【糾錯】 [責任編輯: 田穎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54721291063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