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 > 正文
最新播報:

李克強送默克爾“魯班鎖”傳遞出什麼?

2014年10月11日 14:24:48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傳統和現代嚴絲合縫,鋁合金代替了木頭,中國制造與德國制造,在這只“魯班鎖”中得到完美的統一。

  當默克爾從李克強手中接過那只精巧的“魯班鎖”時,一個再顯著不過的信號,經由兩國總理的動作和笑容釋放出來:全球最大制造國與最精良制造國之間的合作,令人期待。

  傳統和現代嚴絲合縫,鋁合金代替了木頭,中國制造與德國制造,在這只“魯班鎖”中得到完美的統一。3名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用德國機床制作了這一精美的物件。當它在外交場合,由中國總理親手贈送給德國總理時,1000多年的故事和100多年的故事,在其中不期而遇。

  這種民間益智玩具,相傳由諸葛亮運用魯班的巧思而發明,所以它既叫“魯班鎖”,也被稱為“孔明鎖”。魯班被公認為中國工匠的鼻祖,而諸葛孔明是中國人心目中智慧的代表。這意味著,這只鎖寄托了中國學生在制造領域對技藝和思維的雙重追求。而客觀的現實是,1000多年後,“中國制造”在許多方面仍與這樣的追求存在著差距。

  我個人更傾向做這樣的解讀:之所以選擇它作為禮物,無疑顯示了中國總理對“中國制造”的一種更高期許,也代表了他對推動中德經濟技術深度融合的勃勃雄心。總理在多種場合不厭其煩地強調,要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使中國制造向全球産業鏈中高端邁進。在這方面,不會有人懷疑,“德國制造”提供了一個楷模。

  德國制造如今以其精良獨步全球,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其起步階段幾乎慘不忍睹。“厚顏無恥”,這是127年前英國人給德國造産品扣上的帽子。當年,世界市場不易進入,夾縫中的德國人,“不擇手段”倣造英法美等國的産品,並廉價銷售衝擊市場。德國産品因此被扣上那頂不光彩的帽子。1887年,英國議會通過侮辱性商標法條款,規定所有從德國進口的産品都須注明“MadeinGermany”。“德國制造”由此成為一個法律新詞,用來區分“英國制造”,以此判別劣質的德國貨與優質的英國産品。

  被羞辱者奮發圖強。到了1894年,德國制造業界已經可以驕傲地宣稱,“德國制造”比“英國制造”還要強。另一個稍長的時間跨度是——1876年美國費城世博會上德國産品被視為廉價的劣質品時,德國學者開始呼吁工業界清醒過來:佔領全球市場靠的不是廉價産品,而是品質。20年後,英國一位伯爵表示:“德國讓我感到恐懼,德國人把所有的一切……做成絕對的完美。我們超過德國了嗎?剛好相反,我們落後了!”

  這是一個如今的“MadeinChina”需要認真傾聽的勵志故事。

  李克強總理送出這只“魯班鎖”,代表了一種虛心:中國在提振現代制造業上有所追求,要向德國學習,要與德國經濟技術加強深度合作。同時,中國年輕的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未來新型的産業工人,用自己的技藝和熱情做出了這只精巧的“魯班鎖”,並經由中國總理之手散發出異樣光彩。這樣的事實中,確鑿地傳遞出“中國制造”的信心。

  從新聞圖片上看,這只小小的魯班鎖,具有一種簡潔精確而充滿力度的美。這象徵著制造業的魅力和潛力,更象徵著上述信心。(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 丁峰 ]

Copyright © 2000 - 2014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新華網

版權所有 新華網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608111278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