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德黑蘭7月23日電(記者楊定都 付航)德黑蘭西南瓦拉明市一地毯作坊裏,莫吉塔巴正一針一線地給一張即將完工的地毯縫邊。他將一條腿壓在身下,另一條腿伸展出去,弓着腰俯身向前,雙臂剛好能夠到地毯另一端。
35歲的莫吉塔巴保持這個姿勢已經一個下午。從事這項工作十多年,他已不再感到關節酸麻,只是偶爾後背有些疼痛,走路時身形也有點佝僂。他説:“父親是做這個的,我也跟着做,沒有什麼可抱怨的。”
在伊朗,莫吉塔巴只是超過一百萬地毯織工中的一員。曾經,波斯地毯享譽全球,《一千零一夜》故事裏波斯飛毯載着王子翱翔世界;如今,廉價的機織地毯侵蝕着伊朗手工地毯市場,經濟制裁更是雪上加霜,織工辛勤勞作,收入卻極其微薄。
伊朗地毯公司專家阿里·巴巴義用特製的放大鏡小心檢查一批新進的地毯。“一個、兩個、三個、十個。這張毯子每厘米有十個結,屬於比較上乘的作品。”他説。巴巴義驗收的這批每張約三平方米的絲毯售價都在5000美元以上,而耗費一年以上心血才完成一件作品的織工只能拿到其中很少一部分。
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想給伊朗帶來了重振地毯行業的希望。“波斯地毯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高超的市場、藝術價值,正好契合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想。相信絲綢之路經濟帶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商機。”伊朗地毯中心主任和工業、礦業和貿易部副部長哈米德·卡爾加爾説。
近年來,伊朗地毯出口商積極赴中國參加地毯展會,一些廠商還在北上廣等大城市開設了門店。幾年前伊朗對中國的地毯出口額還幾乎為零,去年增至500萬美元,總量雖然還不大,但增勢顯著。而伊朗地毯中價值最高的絲毯,原材料則從中國進口。
隨着赴伊簽證政策放寬,伊朗旅游熱悄然興起,逛波斯地毯店也成為時尚。去年馮小剛徐帆夫婦參加伊朗曙光旬電影節,特意抽空買了幾張絲質手織地毯。絲毯是挂在墻上欣賞的藝術品。對普通消費者來説,精美耐用的伊朗手織羊毛毯更加實在,也是不錯的選擇。
伊朗夏天炎炎烈日下,高樂姆用長木棍攪拌染缸中的羊毛,染缸裏的染料煮得沸騰,卻沒有任何化學品的味道,只有水果和天然植物的清香。“我們使用的是天然染料,都是從石榴、核桃、葡萄和茜草等植物中提取的。”
作坊主人侯賽因·阿拉布的家族世代在瓦拉明從事地毯行業。他説,瓦拉明編織地毯的歷史可追溯到800多年前。他的倉庫裏存放了不少瓦拉明特色地毯——圖案主體一般由各種幾何圖形組成,有重復的圓錐圖案,底色一般為深紅色或者深藍色。
在伊朗31個省中,有18個是地毯原産地,而且每個省出産的地毯都有自己獨特的圖案、花紋、顏色和織法。傳統伊朗家庭也過着男耕女織的生活,女性在做完家務之餘就編織地毯,既是興趣愛好、也可補貼家用。
除西北大不裏士和北部馬什哈德有比較現代化的地毯産業外,伊朗大部分地區依然沿襲傳統的以家庭為單位、家庭主婦為主力軍的生産方式。
“伊朗人出生在地毯上,去世後用地毯包裹入土,可以説地毯是伊朗人生命的一部分。”卡爾加爾説。伊朗地毯文化歷史悠久,密集的編織方法使其特別經久耐用,自然成為許多伊朗家庭的傳家寶。
不少考古學家相信,在西伯利亞出土的世界現存最古老地毯——巴澤雷克地毯源自伊朗,因為地毯上的圖案與同時期古波斯地區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建築圖案十分相似。這塊地毯已有超過2500年歷史。伊朗各大博物館和民間收藏家的藏品中也不乏歷經數百年依然完好的古董地毯。
波斯地毯在歐美市場歷來頗受追捧。2013年,在紐約的一場拍賣會上,一塊來自伊朗克爾曼地區的17世紀古董地毯以3380萬美元的價格成交,打破世界最貴地毯紀錄。
伊朗佔世界手織地毯出口三分之二份額,出口總值卻只有4億美元。為實現波斯地毯的復興,伊朗並不滿足於佔領更多市場份額,而更希望把市場做大、特別是挖掘發展中國家的潛力,絲綢之路經濟帶將成為波斯地毯復興的重要途徑。
卡爾加爾説:“在鞏固傳統市場的基礎上,我們正在努力為波斯地毯出口開拓新疆界。”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