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7月的熱那亞,G8的首腦們在警察們的層層護衛以及警方與反全球化人士的衝突中開會。來自全世界的激進分子向發達國家宣戰。2006年7月,八國首腦匯聚聖彼得堡,俄羅斯組織者沒有讓他們失望,將反全球化人士隔離在基洛夫體育場。這兩次G8峰會有一個共同點:世人對會晤仍有期待,仍有興趣,人們即便不把八國首腦視為全球影子政府領導人,至少視其為最有影響的人物。正因如此,那些反全球化的鬥士們在熱那亞為社會公正而吶喊;也正因如此,全球媒體為聖彼得堡峰會沒有就如何制止中東流血發出指令而感到憤怒。 …[詳細] |
而對於本週開幕的多維爾峰會,誰也沒有任何期待和興趣,就連反全球化人士也不來了。人們大概也就把它當成上流社會的一次聚會,而且還不是最有聲望的聚會。人們很久以前就開始這麼看了,只是那時並不明顯。有這種感覺不足為奇。 …[詳細] |
2008年始自美國、之後又延續於歐洲的危機讓亞洲國家和其他非西方國家增添了自信。這些國家如今不再認為只有西方掌握終極真理。二十國集團(G20)也像G8一樣,不具備落實其決議的制度性基礎和機制,但它提供了一個比G8廣闊得多的&&,有望更具正統性。這個新機構雖然沒有取得什麼突破,但卻成功地將G8擠到公眾視野的邊緣。即便是G20的峰會秀也比G8的會議更有意思,更加豐富多彩。實際上,任何一項活動,只要有中國參加,受到的關注必定要比沒有中國參加的類似活動多出數倍。 …[詳細] |
G8必須做出某些令人眼前一亮、讓人銘記於心的事情,這樣才能喚回世人的興趣。G8的所有成員都同意這一點。IMF的命運、利比亞戰事、核能安全、中東進程和阿富汗的未來——這些問題將在多維爾的午餐會和晚宴上討論。此外還有一些傳統議題,如氣候變化、援助最貧困國家、應對傳染病、貿易自由化……除此之外,不會再有任何人對峰會感興趣,政治生活將繼續按照其自身的軌跡前行。也就是説,政治生活越來越不好控制,特別是對那些已經習慣於控制國際政治、如今卻連自身問題都無力解決的人士和國家來説尤為如此。就連那些反全球化人士都不來光臨G8峰會了。看來,連他們也覺得沒意思了。 …[詳細] |
距法國總統薩科齊謀求連任的日子還不足一年,他指望借自己出任八國集團(G8)輪值主席的良機來恢復正在下降的政治聲望。儘管其主要競爭對手卡恩涉嫌性侵犯在紐約被捕,但一些民調結果仍顯示,薩科齊在國內的支持率一直在33%左右徘徊。他的盟友説,雄心勃勃的薩科齊依然信心十足。他指出,經濟增長數字比預料的要好,他的支持率略有回升,反對派陣營已經亂了陣腳。如今他依賴的是國際舞&給他帶來的光環。 …[詳細] |
據政治學家斯蒂芬·羅澤斯説,薩科齊自己的聲譽太差,難以從卡恩醜聞中得到好處。不過,G8可以為他帶來“連任總統”的形象。在率先要求對利比亞進行軍事打擊之後,他擺出了阿拉伯世界民主革命旗手的姿態,儘管法國對突尼斯的起義反應遲鈍,而且還同突尼斯被推翻的政權保持着密切關係。儘管他自己也試圖壓制互聯網上的非法下載,但他仍主張全球網絡自由。 …[詳細] |
|
|
//forum.home.news.cn/vote_dc_world.jsp?voteid=906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