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 |
|
節能環保 |
日本館在設計上採用了環境控制技術,使得光、水、空氣等自然資源被最大限度利用。展館外部透光性高的雙層外膜配以內部的太陽電池,可以充分利用太陽能資源,實現高效導光、發電;展館內將使用循環式呼吸孔道等最新技術。 |
|
上演6400多場音樂劇 |
在日本館,專門辟有一座可容納500名觀眾的傳統木制劇場。在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世博會期間,這裡每天都要上演大約35場反映日中友好和日中共同拯救朱鹮活動的音樂劇。音樂劇大約20分鐘一場,由三組演員循環演出,半年累計演出6400多場。 |
|
從遣唐使看起 |
參觀日本館,首先會看到遣唐使、鑒真東渡等一系列反映日中兩國源遠流長交往歷史的展示。這些由一位位歷史先驅用心靈和信念寫就的傳奇,歷經千餘年,仍然擁有激蕩人心的力量,在日中之間呼喚着“和”與“信”的回音。 |
|
國寶級絲織藝術回娘家 |
西陣織被稱為日本的國寶級絲織藝術,在日本已有1200年歷史。這種編織物利用各種顏色的絲線和金線來編織。由此編織出來的錦緞因為藝術價值極高而聞名於世。這門藝術便是在中國宮廷編織技術上演變過來的。在15到16世紀期間,中國端莊文雅的宮廷編織技術,包括金線、銀線編織技術傳入了日本。如今,純手工的西陣織品依然是華貴與身份的象徵。西陣織,2010年將在上海世博會日本館裏“回娘家”。 |
|
機器人“樂手”拉響小提琴 |
參觀者將能夠體驗未來的各項技術,如在全球範圍內首次推出的搭載超高清及超望遠功能的“萬能相機”,它能夠在拍攝視頻的同時,識別笑容後自動進行摘拍;可滿足老齡化社會的需求、提供“看護及醫療援助”、“家政援助”的夥伴機器人,以及擁有嫻熟揉弦、拉弓技巧的會拉小提琴的機器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