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錢山漾遺址被命名“世界絲綢之源”

湖州錢山漾遺址被命名“世界絲綢之源”

錢山漾遺址位於浙江省湖州市城南7公里的潞村古村落(現屬吳興區)。1956年和1958年,原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對遺址進行了第一、二次發掘。2005年和2008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湖州市博物館聯合對遺址進行了第三、四次發掘。遺址中出土的綢片,經檢測,距今已有4200至4400年,是人類最早利用家蠶絲紡織的唯一現存實例,從而證明了中國是世界絲綢文化的發祥地。因此,錢山漾遺址被認定為“世界絲綢之源”。
  • 出土世界上迄今最早綢片

    出土世界上迄今最早綢片

    綢片從錢山漾遺址出土,經鑒定距今已有4200至4400年歷史,是“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內人類利用家蠶絲紡織最早實例”,這意味着,中華民族至少在4000年前新石器時代就掌握養蠶織絲技術,現珍藏在浙江省博物館。

  • 錢山漾文化典型陶器 魚鰭形足鼎

    錢山漾文化典型陶器 魚鰭形足鼎

    錢山漾遺址出土了一些具有特殊紋飾和器形的陶器,與良渚文化特徵有明顯差異,據考證,這是處於良渚文化向馬橋文化過渡期的文化l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