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年】擴大進口 堅持開放中國市場

編輯: 陳伸、陳凱茵、李渙、趙雪 設計: 侯軼銘 2021年06月11日 14:39:25 來源: 新華網

  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內經濟百廢待興,進口規模十分有限。1950年,中國進口總額只有5.8億美元,佔世界進口總額的0.91%,位居全球第27位。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大力拓展與廣大亞非國家的經貿活動,1978年中國進口總額突破100億美元,達到了108.93億美元,是1950年的18.68倍。

  改革開放後,中國進口規模快速增長,逐步躋身于世界進口貿易大國之列。

  2001年中國加入WTO,進口貿易進入跨越式增長階段。2009年,中國貨物進口總額超過德國,並在其後12年裏穩居世界第二大進口國。2020年,中國進口貿易總額達到了20558億美元,大約是1950年的3544倍。

  【仍在高速發展 5月中國進口同比大增39.5%】

  當前,新冠疫情的陰雲尚未消散,國際貿易持續受到影響。面對疫情與嚴峻復雜的國際環境,中國堅持改善口岸營商環境,大力推進貿易便利,主動開放市場,積極擴大進口,不斷培育外貿發展新優勢,穩住外貿基本盤。中國外貿的穩定發展,不僅惠及中國經濟和中國人民,也帶動貿易夥伴共同發展,惠及全球經濟和世界各國人民。

  根據海關總署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4.76萬億元,同比增長28.2%,比2019年同期增長21.6%,延續穩健勢頭。其中進口6.72萬億元,同比增長25.9%,比2019年同期增長19.2%。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表示,從去年6月起,我國外貿進出口已連續11個月實現正增長,表明我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重大戰略成果,外貿增長的品質和效益有望進一步提升。

  【進口貿易結構不斷優化】

  建國初期,我國通過進口貿易補充國內供給缺口,服務于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目標。在新中國成立的前三十年裏,鋼材、原油、原木、天然橡膠等生産資料是中國進口的主要商品,與此同時,谷物、棉花、食用成品油等農副産品在進口貨物中也佔據著重要地位。

  隨著改革開放步伐加快,我國主要進口商品發生了顯著變化,貿易結構不斷優化。1979年,以谷物為代表的農産品是我國第一大進口商品,而到了2018年,以積體電路為代表的工業制成品成為我國第一大進口商品。

  資源能源類産品在我國進口貿易中始終佔有重要地位,鐵礦砂、原油、原木等産品始終位于中國前十大進口産品之列。液化天然氣、成品油等産品是我國主要的新品類進口産品;化肥、棉花、天然橡膠等農産品在我國進口貿易中地位有所下降。總體來看,我國進口産品逐漸從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轉變,高技術産品、中間品進口的規模越來越大,進口産品90%左右是中間品、資本品。

  外貿結構的轉變和優化貫穿于我國外貿發展的整個進程,是我國順應時代潮流、積極推進改革開放主觀努力的結果,是我國生産力和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客觀實力的直接體現,也為未來我國外貿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提高開放型經濟水準提供了借鑒、奠定了基礎。

  【中國主動擴大進口的腳步從未停歇】

  這些年,中國堅持擴大進口,向世界各國展示了中國擔當,為全球經濟注入了中國紅利。

  作為世界上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已舉辦了三屆。首屆累計意向成交額為578.3億美元,第二屆累計意向成交額為711.3億美元,第三屆累計意向成交額726.2億美元,比上屆增長2.1%。實現了“越辦越好”的目標。

  從生産全球好物到消費全球好物,作為世界市場的中國正激發出澎湃力量。14億人口,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未來10年預計累計商品進口額超過22萬億美元……有著巨大規模、魅力和潛力的中國市場意味著更具廣度、深度的國際合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出,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展望未來,中國將繼續以開放胸襟擁抱世界,推進合作共贏、合作共擔、合作共治的共同開放。在“雙迴圈”新發展格局之下,中國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將實現更好聯通,不僅助推中國經濟實現高品質發展,也將利好全球,為世界人民帶來更多福祉。

編輯:陳伸、陳凱茵、李渙(實習)、趙雪(實習)

制作:侯軼銘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海關總署、商務部、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

010020050640000000000000011109151211197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