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宏教授領銜“消化系統腫瘤細胞與基因治療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成功獲批-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2/16 21:48:38
來源:光明日報

趙宏教授領銜“消化系統腫瘤細胞與基因治療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成功獲批

字體:

  近日,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公布2024年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認定名單,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趙宏教授領銜的“消化系統腫瘤細胞與基因治療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獲得認定。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作為北京市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集聚培養優秀創新人才,開展高水平科研活動,着力解決科技難題,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為什麼要組建“消化系統腫瘤細胞與基因治療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該實驗室將聚焦哪些方向進行發力,會對腫瘤治療帶來什麼樣的影響?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該實驗室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肝膽外科教授趙宏。

  趙宏介紹,細胞和基因治療(CGT)在實體瘤治療中的技術創新展現出巨大的潛力,涌現了許多新的技術進展,推動了快速的技術和産品迭代。然而,潛在技術創新需要更多的臨床試驗和轉化研究,不僅涉及實驗室對多種技術方向的基礎研究,深入研究實體腫瘤免疫微環境,還包括對新療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評估,以及對生産流程、質量控制和監管要求的研究。“總之,細胞治療的未來發展依賴於技術創新和臨床研究的緊密結合。為此,有必要籌建全新的研究組織,順暢銜接基礎研究、技術開發、臨床應用和轉化醫學研究,滿足實體腫瘤 CGT 治療快速技術和産品迭代的需求。”趙宏&&。

  “消化系統腫瘤細胞與基因治療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的建立正是響應上述訴求,將充分利用北京地區獨有的科研資源和臨床優勢,將支持全新産品快速進行臨床概念驗證,並不斷反饋至産品設計優化端,通過整合基礎研究、技術開發和臨床應用的全鏈條,力爭在實體瘤治療領域取得創新和實效的研究成果,填補現有研究的空白。

  據了解,該重點實驗室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作為依託單位,聯合北京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優替濟生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共同建設,整合了基礎研究、生物技術開發和臨床診療的優勢,構建了從基礎研究到産品開發再到臨床應用的完整轉化醫學體系。無論是團隊已經取得的研究成果,還是實驗室的保障條件,或者團隊人才密度,該實驗室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趙宏向記者介紹了團隊取得的成果:團隊已建立了 5000 余例具備詳細臨床病理和隨訪信息的消化系統生物樣本庫,以及擬人化的腫瘤模型庫,用於深入研究消化道腫瘤的發生和發展機制;團隊還開發了 CRISPR-Cas9 高通量功能基因組學篩選&&,以及腫瘤/睪丸抗原和優異腫瘤抗原的高通量篩選&&;為克服腫瘤微環境的免疫抑制和免疫治療耐藥等臨床難題,團隊開發了多種有望顯著增強 CAR-T、TCR-T 在實體腫瘤中持續性和抗腫瘤活性的新型功能增強元件,建立了新型基因修飾技術研發&&和新型細胞工藝開發&&;此外,團隊還開發了新型淋巴組織靶向性疫苗。

  “實驗室有着堅實的條件保障,還有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隊伍,沒有理由做不好”。趙宏&&,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作為實驗室的依託單位,給實驗室提供全方位的科研和臨床研究保障。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作為亞洲地區綜合實力最強的腫瘤防治研究中心之一和世界衞生組織癌症研究合作中心,醫院擁有分子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承擔國家惡性腫瘤臨床研究中心和國家腫瘤質控中心的職能。其病理科是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國家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腫瘤醫院重點學科,以及國家衛健委首批高通量基因測序技術臨床應用試點單位和國家病理質控中心示範實驗室。“這些條件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此外我們團隊研究人員近百人,聚集了頂尖的免疫學專家、生物學專家、工業化專家以及醫學專家等人才。”趙宏&&。

  據悉,北京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優替濟生生物醫藥有限公司作為該實驗室的共建單位,兩家公司的創新能力、研發實力、行業潛力、科創資質及成長性均處於行業領先水平。其中北京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引領T細胞受體(TCR)療法,革新實體腫瘤和慢性感染性疾病治療格局,已建立體系化的TCR研發&&,解決了TCR克隆和優化中的一系列技術難點。上海優替濟生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具有4000多平方米的生産基地,具有四個核心技術&&,其中的核心專利技術LACO-Stim,開創了主動免疫治療的先河。

  談及實驗室未來的發展前景,趙宏充滿信心。他透露,實驗室將圍繞以消化系統腫瘤為代表的實體腫瘤細胞與基因治療,提高CAR-T 和TCR-T 等基因修飾的免疫細胞及治療性腫瘤疫苗的臨床療效,從研發治療産品、建設技術&&、優化細胞製備技術體系和質量標準、開展臨床前及臨床研究等方面,推動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速産品研發和高質量成果轉化,集聚和培養優秀創新人才,促進新質生産力、醫藥健康産業高質量發展。“最終目標是建立一個國際領先的實體瘤細胞與基因治療研發和臨床轉化中心,推動相關技術在北京市的示範應用及創新産業的落地,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安全的治療方案。”趙宏説。(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劉宇航)

  實驗室主任介紹:趙宏,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肝膽外科副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消化系統腫瘤藥物基因編輯篩選與研發重點實驗室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擅長原發性肝癌、結直腸癌肝轉移和神經內分泌腫瘤以外科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和轉化醫學研究,上述病種 5 年生存率均達國際先進水平。主要研究方向為消化系統腫瘤預後及療效預測分子標誌物及靶向藥物機制研究等。作為負責人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4 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1項、北京自然科學基金1項,以第一/通訊作者在國際高水平期刊發表SCI論文 82 篇。

【糾錯】 【責任編輯:蘭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