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晚20點,大型線下主題演講《厚浪·中場突圍》拉開序幕,全網超80萬人通過直播間在線同步觀看,迎接一年一度的“525”中年節,引發行業內外強烈關注和討論。
剛過完“520”,又到“618”,這些曾經平平無奇的日子,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更加聲勢浩大。更遑論年底“雙十一”,動輒上千億進賬的年度狂歡。
造節,早已成為每一個商家的終極野心。所以相比起需要“精於算計”購物節,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選擇在5月24日來到厚工坊直播間,和自己的同齡人過一個“中年節”。
5月25日,作為厚工坊品牌首倡的“中年節”,已連續三年通過系列主題活動輸出優質內容,在互聯網創造累計超十億級聲量的關注和討論,尤其是去年推出10W+《厚浪》主題短片,以敏銳的觀察視角,深度闡釋中年人更真實的面貌,人民網,新華網紛紛轉發,引起無數中年群體的共鳴......
今年,厚工坊“中年節•厚浪活動”再度來襲,在行業內外無數人的關注目光下,厚工坊出乎所有人意料地交出一份答卷——不吆喝,不折騰,只和中年人聊聊。
百樣人生,皆有同行
厚工坊,總是一個善於提出問題的品牌。
作為白酒消費品牌,厚工坊長期與中生代目標消費者群體接觸,所以更加關注到中年人的群體問題。
而“中年困局”是厚工坊今年提起來,一個難解的題。
沒有挑戰賽,沒有打雞血,也沒有想象中的焦慮對談。厚工坊選擇讓大家停下腳步,慢慢來,聽聽那些同輩的人,他們的中年故事——
“14+7+2”全球第二位完成者,中國登山探險家張梁,講述了他傳奇人生中的《放棄與攀登》。帆書欄目主講人李蕾,講述了她為何放棄央視主持人的職業,在40歲時《開啟第二人生》。而作為一個連續25年每5年收入翻五倍的營銷人,小馬宋則想聊聊掙扎過艱苦青年時代後的《一個中年人,説幾句大俗話》。以及最後的品牌主辦方厚工坊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盧彤,與大家分享“525”中年節走過四年的期許和野心。
中國登山探險家、國家體育運動榮譽獎章獲得者 張梁
非常有趣的是,四位嘉賓並不遵循着一個統一的價值導向,厚工坊似乎也沒有對嘉賓的演講有所預設或引導。所以現場數度出現一些非常有趣的觀點碰撞:
張梁認為,人生就在於不斷地攀登與挑戰,而李蕾則説,自己每天運動量最大的動作就是刷牙;李蕾認為,人生該有閒看落花的自在,小馬宋則説,自己自小就沒有這樣閒適自得的時刻;小馬宋説自己年輕時過的十分艱難,卻不曾有過中年困境,而盧彤則在與中年人打交道的十幾年來,見識過許多中年人的借酒消愁。
帆書(原樊登讀書)欄目主講人之一、原央視主持人、暢銷書作家 李蕾
&上,是個人色彩強烈的四位嘉賓,迥然不同的四段人生經歷。面對“中場突圍”這個命題,他們給出了截然不同的,甚至是南轅北轍的不同人生選擇。
台下兩百多個席位上,坐滿了創業者,投資人,那些永遠奮鬥在時代浪潮前頭的人。而屏幕之外是早有默契蹲守在直播間的厚浪們,80多萬一起過節的人。
知名戰略營銷專家,瑞幸、元氣森林策略軍師 小馬宋
短短的兩個小時,現場參與者仿佛經歷了四段人生。那些“如果我當初選擇了另一條路”的設想,那些“我現在這條路是否正確”的焦慮,皆在此間消弭。
信息過載的時代,每個人都聽過太多應該做什麼,要去做什麼。而這場演講,讓所有中年人看到,百樣人生皆自有出路,每條道路皆有厚浪同行。
厚浪的野心,時代的野心
五葉神集團副總裁、厚工坊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盧彤
第四位嘉賓,是厚工坊的總經理盧彤,他的演講主題是“厚浪的野心”。
鮮少有品牌代表在公開場合直白的講述自己的野心,盧彤坦然回答了市場和消費者最想知道的問題——“為什麼要做厚浪?”
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下,常見的品牌活動是形式不外乎明星代言,頭部主播帶貨,大IP聯名......
簡單,迅速,帶來巨大流量,而品牌也不斷為貼合熱搜調整定位。
在這種環境下,厚工坊的慢營銷成了那個顯眼的“異類”。
今年的“525•中年節”,早在3月份拉開序幕,厚工坊聯合一拍三言製作的《厚浪·中國創業人物影像志》悄然登上愛優騰三大會員&&,靠着“自來水”一點點累計至今,播放已經達2000萬播放。
十集人物訪談,每集30分鐘,沒有任何賣貨,沒有任何中插。
這並不是厚工坊第一次做這樣的系列視頻。除了上文提到的《人生中場向厚看》,去年,厚工坊聯合南方周末製作的《大國厚工》非遺紀錄短片,邀請了保劍鋒作為大國厚工守護人,尋訪各地的非遺技藝。
從人生中場向厚看,大國厚工,再到厚浪,厚工坊在死磕“厚”這個字。通過這一次次看似“吃力不討好”的項目,不斷的為“厚”賦能,讓“厚工”不再僅僅是一個品牌的名字。
他們不斷挖掘“厚”字背後更深層的含義,讓“厚”的事被認可,讓“厚”的人被看見。
很難想象,在今天這個流量為王,萬事求快的時代,為什麼會有品牌一次次投入,去做如此“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但在盧彤演講的最後,他回答了這個問題。
他説:“現在我們所面臨的不僅僅是中年困局,也有時代困惑。而中年人作為社會中堅,他們是局中人,更是破局人。”而在對話對象的“中年人”看來,厚工坊何嘗不是破局人。
在一次次行動中,打破中年群體的少語境地,在中場有更多作為,如今厚工坊嘗試與厚浪一起,去中場突圍,一起去破局。
這是“厚浪的野心”,更是一個品牌,比之賣貨更大的野心,讓社會做出改變的野心。(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