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農民豐收節辦成全民共用的“實惠節”_新華廣播_新華網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10924/7bed1bd3463f427f9ff75461f3965c0d.mp3

把農民豐收節辦成全民共用的“實惠節”

2021-09-24 14:16:24

    第四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于2021年9月23日開幕了!本屆豐收節以“慶豐收 感黨恩”為主題,四川德陽、湖南長沙、浙江嘉興作為組委會層面的三個主場,組織長江經濟帶11省市聯動慶豐收,發揮市場力量促進農村消費,開展鄉村振興促進法宣貫。各省市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組織慶祝了中國農民自己的節日。億萬農民沉浸在喜迎豐收、喜曬幸福的熱烈祥和的慶祝氣氛之中。

    “中國農民豐收節”經黨中央批準、國務院批復從2018年設立以來,有關部門和各地政府嚴格按照農民主體辦節日、因地制宜辦節日、節儉熱烈辦節日、開放搞活辦節日等“四個堅持”要求,克服了新冠疫情等困難,年年于“秋分”這天如期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農民用秋收的累累碩果和農事競賽、文藝匯演等精彩紛呈的活動,歡慶自己的節日。年度“全國十佳農民”表彰活動成為每一屆豐收節的“標配”;“中國農民豐收節推廣大使”設立、中國農民豐收文化展、豐收歌會、農耕文化教育、豐收歷史文化數字保護工程、金秋消費季及組織農産品産銷對接、全國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新農人獎頒獎典禮暨新農人論壇、全國“十佳最美農技員”代表頒證等活動相繼推出,實效顯現,廣受歡迎,日益增添光彩。

    農民豐收節是農民的節日,也是全體國民的節日。要因地制宜、切合實際、突出特色、天南地北、精彩紛呈,辦出特色與效果。既要由農民主體主辦,也要適當引進社會化服務,以情懷和責任調動社會力量助力協辦,把“中國農民豐收節”真正辦成全民共用的“實惠節”。

    把農民豐收節辦成農産品大集。通過舉辦形式鮮活多樣、規模大小適當的農副産品展銷大集,吸引城鄉居民廣泛參與。邀請設計機構、社會組織和公益人士,為當地奉獻契合鄉土文化特色、迎合顧客要求、符合市場需求的産品設計、包裝制作、傳播推介、形象代言,開展直播帶貨及培訓、與新零售企業、供應鏈公司等銷售渠道對接,真正幫助打通農産品銷售渠道,實現旺産旺銷、優質優價、豐産豐收,直接助力農民增收。

    把農民豐收節辦成農業科技大集。由當地有關部門篩選把關,邀請知農愛農、為農惠農的農資企業、農業院校、科研機構、協會組織等,在農民豐收節現場設置咨詢服務臺,為農民提供農業科技資訊、農業技術服務、農業生産資料等直接、可靠、便利的渠道,從而避免那些坑農害農事情的發生,使農民通過參加豐收節,真正得到實惠。

    把農民豐收節辦成城鄉融合大集。豐收節上曬出田野豐收累累碩果的同時,也要曬出農民心靈喜悅和精神風貌。結合當地特色的民俗文化、農時農事、風味飲食等,組織開展展覽、觀摩、評比、論壇、打擂臺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特色鮮明、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吸引城市居民踴躍參與。鼓勵城鄉居民現場互動、互結對子,長期持續相互關注與交往,增進感情交流與融合,為村民暢通城市文明體驗場景的同時,也為市民打開通往鄉土田園夢想,享受鄉村宜居宜養、清潔清凈、美食美景、平安平和的路徑,為發展鄉村旅遊、鄉土民宿、鄉居康養等業態打下基礎,盡量為農民拓寬增收渠道。

    把農民豐收節辦成民生服務大集。在豐收節期間,篩選、邀請適當的社會組織和公益機構,根據鄉村居民生産和生活中的現實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農村法治、政策解讀、健康咨詢、科學養生、供求資訊、智慧農業、數字鄉村、新農人培訓等各種實用可靠的貼心服務,使農民朋友從節日活動中得到實質性的幫助,通過參加豐收節獲得多方面的延伸服務。

    把農民豐收節辦成文化藝術大集。通過精心組織和運營,把平時難得一見、又體現鄉土文化的藝術作品、古今中外民俗、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等,在豐收節上展示,甚至進鄉入村,讓農民就地體驗、欣賞。還可根據當地名勝古跡、歷史文化名人、民間經典傳説等塑造文化IP,鑄造公共品牌,充分展現鄉土特色文化及藝術精髓,熱情謳歌農村改革發展、農業高質高效、農民富裕富足及鄉村振興、共同富裕中涌現的先進人物與生動事跡,豐富農民的精神生活,陶冶他們的情操,真正讓農民享受自己的節日,讓全社會、全民都感受到豐收的快樂,從而實現産業興旺與文化繁榮比翼齊飛。

    慶五谷豐登,享國泰民安。中國農民豐收節正取得展示豐收盛況、展現鄉村魅力、城鄉共融共用的多重效果,正成長為“農業的嘉年華、農民的歡樂節、豐收的成果展、文化的大舞臺”,正形成“億萬農民慶豐收、成果展示曬豐收,社會各界話豐收,全民參與享豐收、電商促銷促豐收”的熱烈局面,脫貧攻堅的戰績、鄉村振興的成果、共同富裕的盛況,必將持續在中國農民豐收節得到生動鮮活地展現!

    作者:熊定國

    配音:鄭琬

    策劃、終審:劉君

    一讀:周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