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大米入選《中歐地理標誌協定》:綠色是根 也是底氣_新華廣播_新華網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10429/85c806d806414cf88c85f7726f6a6334.mp3

五常大米入選《中歐地理標誌協定》:綠色是根 也是底氣

2021-04-29 17:51:02

    對于成功入選《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歐洲聯盟地理標誌保護與合作協定》名錄的農産品而言,綠色不是備選項,而是必選項。

    稻田裏連片金黃,微風吹過,稻浪綿延蕩漾。這是五常大米豐收季的景象。幾個月前,五常市委書記尹承雲用一天時間,專門就五常大米的産業發展情況在市內進行了調研。調研過程中,尹承雲反覆提到一個詞——綠色。他清楚地知道,隨著生活水準的提升,消費者如今對于食品品質與營養健康愈發重視。吃在口中、咽在肚裏, “綠色”成了消費者上心的事,也成了五常市政府上心的事。

    談及綠色生長,五常大米是有優勢條件的。五常市環境基礎良好,種植區域水質好、土壤好,氣候也好。但本著對五常大米品質的高標準要求,五常市政府在五常大米原有環境基礎上再拔高,多措並舉將“綠色”再夯實、做徹底。

    政府要求五常大米生産企業和農戶在種植過程中嚴格執行不用化肥、不用農藥、不用除草劑的“三不用” 行動,引導當地農戶按照有機標準、歐盟標準進行種植,實施工業灌溉用水III 類標準以上,要求水田土壤有機質含量達到4% 以上……

    在嚴格執行政府標準的基礎上,五常市多家合作社也在通過多種新方法給大米添“綠”。以五常市衛國鄉生命源水稻種植合作社聯社為例,這裏運用“中草藥葉面施肥技術”種植五常大米,讓五常大米喝上中草藥,最終實現70 項指標達到中國有機大米標準。

    在五常市杜家鎮王家屯合作社的水稻基地核心區,五常大米幼苗與雛鴨共生長。核心區通過在田間養殖遊動雛鴨給幼苗松土、增氧、施肥,讓幼苗“大口呼吸”。如此,五常大米的水稻幼苗便有了“綠化肥”。

    為五常大米添“綠”不是一句空話。近年來,五常市政企與農戶攜手,嘗試了許多新法子。如今,在科技手段助力下,五常大米良種培育、植保體係、秸稈處理等環節都在實現綠色發展。通過掃描包裝二維碼,消費者就可以知道手中五常大米自種植到生産的主要資訊。

    2020 年,五常大米首批成功入選《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歐洲聯盟地理標誌保護與合作協定》名錄,這也意味著五常大米將走向世界餐桌,而綠色將成為五常大米持續發力的護盾。

    其實,綠色培育已成為名錄中許多農産品的必備要素。

    江西贛南在培育贛南臍橙過程中,採用鍍鋅鋼架防蟲大棚、給臍橙澆灌竹根水、全人工除草等方式實現綠色種植。

    甘肅靜寧為培育出綠色健康的靜寧蘋果,採用糖醋液、頻振式殺蟲燈、黃色粘蟲板、樹幹綁誘蟲、人工刮治驅蟲,全程採用安全手段給靜寧蘋果添“綠”。可見,只有吃得健康,才能獲得信賴,如此,農産品産地與市場之間才能形成持久的正向迴圈。

    (節選自《中國名牌》的《地理標誌各領風騷》一文)

    編輯:《中國名牌》楊洋

    配音:新華網甘肅頻道 鄭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