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31條 共享新機遇_新華網
權威發布
{colmSet:{modetit:'C_Tit1',bgintit:'no',skinclass:'',closeTit:'ok',css:'',style:'background-color:#fff;',conMarginTop:''},compSelc:[{modeComp:'C_Con1',conMarginTop:'30px',style:'',skinclass:'skCAoneF_sp1',constyle:'',Mode:[{propId:'01',num:1,tit:''},{propId:'02',num:3,tit:''},{propId:'03',num:6,tit:''}]},]}
國&&介紹大陸各地各部門落實“31條惠&措施”最新進展
國務院&&發言人安峰山26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詢介紹大陸各地各部門落實“31條惠及台胞措施”的最新進展情況。
台胞&&熱議陜西惠&“60條”:期盼落實、共享機遇
日前,陜西發布了《關於促進陜&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實施意見》,着力解決台胞在陜西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不便,進一步助推台資企業扎根陜西發展,不斷提升陜&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效。
福建發放首批港澳&居民居住證
各地開始受理港澳&居民居住證申領
廈門自貿片區&&措施促&&創業就業 冀打造兩岸人才交流合作先行區
日前,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關於促進台灣青年創業就業的十條措施》。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希望通過構建更便利的就業實習渠道、更完善的創新創業載體、更全面的服務保障,全力打造兩岸青年人才交流合作先行區。
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和示範點再增23個
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和示範點授牌儀式暨經驗交流會12日在寧波舉辦。中共中央&&、國務院&&主任劉結一向23個新設立的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和示範點授牌。
駁&陸委會“31條利誘説” 國&&:“百姓心中有桿秤”
有記者問,台灣方面陸委會日前聲稱“31條”是大陸“統戰”措施,是“利誘”台灣民眾,實施後尚無明顯影響。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安峰山在答問時作上述&&。
福建多地發布惠&具體舉措凸顯閩&融合新動向
對&先行先試的福建,密集推出惠及台胞具體舉措,備受台胞及大陸其他區域關注。多名專家受訪時評價稱,福建各地惠及台胞具體舉措很“實”,折射出當地發揮近&優勢融合發展的新動向。
國&&:各地各部門持續加緊推動落實“31條措施”
國&&發言人馬曉光28日&&,近來,各地各部門持續加緊推動落實《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取得積極進展。日前江西省、山東省、重慶市、福州市因地制宜&&了具體實施辦法。
山東公布56條惠&措施 逐步為台胞提供同等待遇
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山東已制定併發布《關於促進魯&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通過56條“有乾貨、可操作、含金量高”的惠&措施,山東將逐步為台胞在創業、就業、學習、生活等方面提供與山東居民同等的待遇。
國&&:有關部門和省市區又陸續&&“31條措施”具體實施辦法
國&&發言人馬曉光13日&&,自《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發布實施以來,各地各部門一直加緊推動落實,不斷取得積極進展。近來,有關部門和省市區又陸續&&了具體實施辦法。
國&&:台灣居民來大陸工作將不再需要辦理就業證
國務院8月3日宣布關於取消一批行政許可等事項的決定,其中包括取消&港澳人員在內地就業許可事項。國務院&&發言人馬曉光8日介紹了有關情況。
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實現正式通水
在&引發積極反響
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8月5日正式通水,台灣社會各界和輿論對此予以積極評價,認為這體現了大陸方面對金門同胞福祉的關心,是“兩岸一家親”理念的生動實踐。
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實現正式通水
8月5日上午,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通水現場會在福建晉江舉行,工程實現正式通水。中共中央&&、國務院&&主任劉結一,福建省委書記於偉國、省長唐登傑出席現場會。
共飲一江水 兩岸一家親——福建正式向金門供水
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實現正式通水
“31×N”:大陸各地跟進落實凸顯惠&措施“乘數效應”
天津52條,浙江76條,湖北62條,昆山68條……近來,大陸各地繼續因地制宜接連&&“31條惠&措施”具體實施辦法,乘數效應顯現,受到台灣同胞好評和歡迎。
國務院&&、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
國務院&&、國家發展改革委經商中央組織部等29個部門,於2月28日發布《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涵蓋産業、財稅、用地、金融、就業、教育、文化、醫療等多個領域,共31條具體措施。
國&&:廣東、深圳、杭州等地陸續&&“31條措施”具體實施辦法
國&&發言人安峰山7月30日&&,自《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發布實施以來,目前已有上海、天津、福建、廈門等十幾個省(市)、地區&&細化落實措施。
各界點讚
{colmSet:{modetit:'C_Tit1',bgintit:'no',closeTit:'no',skinclass:'',css:'',style:'background-color:#f7f7f7;',conMarginTop:'0px'},compSelc:[{modeComp:'C_Con8',conMarginTop:'10px',style:'',skinclass:'',constyle:'',Mode:[{propId:'01',num:2,tit:''},{propId:'02',num:9,tit:''}],}]}
調查顯示近半數西進台灣人滿意在大陸生活和工作
《遠見》雜誌與台灣104資訊科技合作的“2018台灣人才西進滿意度大調查”顯示,台灣人才在大陸工作感到滿意的原因,從高到低依次是“有發揮的舞&,能開發自我潛能”“大陸産業蓬勃發展國際化”“能學到更多專業及經驗”。
台灣輿論和學者高度評價大陸“31條惠&措施”:開放力度前所未有 條條措施感動人心
台灣輿論和學者盛讚大陸對台胞、&企送出的“大禮包”是“全覆蓋式”的,每一條都打動人心,體現了“兩岸一家親”的精神。
“31條惠及台灣同胞措施”落地紀實:大力推動同等待遇 深化同胞心靈契合
今年2月,國務院&&、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發布實施《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加快給予台資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三個月來,“31條”中不少措施已經落地生效,讓廣大&企台胞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也迎來了事業發展的春天。
惠&舉措落地 台胞期待後續——“31條”在海峽論壇引熱議
在第十屆海峽論壇上,“31條惠&措施”和福建省新發布的66條促進閩&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舉措成為與會8000多台胞熱議的話題。
台灣各界熱議海峽論壇與惠&措施
對於海峽論壇舉辦和最新惠&措施&&,&輿論和各界人士給予高度關注和積極評價。台灣《旺報》《中國時報》《聯合報》《工商時報》等主流媒體詳細介紹福建擴大閩&經貿合作、支持台胞在閩實習就業創業、深化閩&文化交流、方便台胞在閩安居樂業等方面66條措施。
全國&企聯會員:“31條惠&措施”為台胞在大陸發展創造更多機遇
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第四屆第三次會員大會5月16日在北京舉行。多名全國&企聯會員&&,“31條惠&措施”為&&、台胞帶來諸多便利,創造更多發展機遇,影響正面。
含金量高,含情量更重——台胞熱議大陸方面送出“新春大禮包”
元宵節前,大陸方面&&《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着力為台資企業、台灣同胞提供與大陸企業、大陸同胞同等待遇。這個好消息讓廣大台胞今年春節過得可謂“喜上加喜”,大家讚許這個“大禮包”不僅含金量高,含情量更重。
“31條惠&措施”得到台灣民眾認同 在大陸發展更有信心
“體會到兩岸一家親的感覺,希望能快點實施和執行起來。”台灣政論節目主持人黃智賢在貴州談及“31條惠&措施”如是説。
台灣青年因大陸惠&措施增加“西進”意願
台灣《遠見》雜誌針對大陸“31條惠&措施”進行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島內18至29歲年齡段的年輕人中,59.6%的人願意到大陸發展(投資、工作、求學),61.6%的人“會因惠&措施增加到大陸發展意願”,是所有受訪年齡段中比例最高的。
台資高地江蘇昆山深入推進“31條惠&措施”
記者從江蘇省昆山市4月13日召開的貫徹落實“31條惠&措施”工作推進會上獲悉,昆山將加快給予台胞、&企同等待遇,進一步推動惠&措施落地,促進昆&融合發展。截至當日,已有17條措施在昆山實施。
大陸專家評對&惠民新政:新時代撥動台灣同胞心弦的新舉措
上海台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撰文指出,“31條惠&措施”展現了大陸對&工作的大氣魄大手筆,以“同等待遇”為核心給予&企台胞巨大的發展機遇和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增強了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強大動力,揭開了中共十九大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帷幕。
台灣業者:“31條惠&措施”帶來新商機 給&&創造更多工作機會
大陸&&31條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新措施,其中相關內容對台灣服務業企業和人才非常有吸引力。台灣1111人力銀行副總經理何啟聖&&,大陸落實相關措施能使台灣企業更好拓展業務,也會給台灣年輕人創造更多工作機會。
大陸“31條惠及台灣同胞措施”磁吸效應凸顯 專家建言做好服務
“31條惠及台灣同胞措施”對台胞在大陸定居、就業提供了更明確的保障和更好的發展空間,對台灣青年是個歡欣鼓舞的禮物,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
&&調查:"31條"打動"天然獨" 超7成對&&&沒信心
大陸推出“31條惠&措施”在島內逐步發酵。台灣《遠見》雜誌民調顯示,無論是認同大陸友善或是願意前往大陸發展的比例,在所有人群中所謂的“天然獨”年輕世代(18至29歲)都是最高,而且超過7成不相信&&&有應變能力。
“陸配”嘉年華:愛,跨越一灣淺淺海峽
“31條惠及台胞措施”使台胞到大陸做生意更容易了,大陸新娘實現自我價值的渠道越來越多了。
調查顯示:惠&措施增強台灣上班族赴大陸工作意願
台灣人力資源機構1111人力銀行3月19日發布調查顯示,台灣有六成上班族有意前往台灣以外發展,而大陸(含港澳)為其中首選地點,大陸惠&措施增強了他們赴大陸工作意願。
獨家策劃
{colmSet:{modetit:'C_Tit1',bgintit:'no',closeTit:'no',skinclass:'',css:'',style:'background-color:#f7f7f7;',conMarginTop:'0px'},compSelc:[{modeComp:'C_Con9',conMarginTop:'10px',style:'',skinclass:'',constyle:'', Mode:[{propId:'01',num:8,tit:''}],},]}
暖
拆“禮包” 劃重點 一圖梳理大陸“31條惠&措施”
拆“禮包”劃重點,一圖梳理大陸最新31項惠&措施。
言必信,行必果 讓台胞共享發展機遇——國&&主任這樣説
台胞和台灣輿論高度評價大陸“31條惠&措施”
台灣輿論和學者盛讚大陸對台胞、&企送出的“大禮包”是“全覆蓋式”的,每一條都打動人心,體現了“兩岸一家親”的精神。
全國政協&&界別委員熱烈討論政府工作報告 &&內容處處關切台胞利益
全國政協&&界別委員熱烈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內容處處關切台胞利益。
&&説{colmSet:{modetit:'C_Tit1',bgintit:'no',closeTit:'no',skinclass:'',css:'',style:'background-color:#f7f7f7;',conMarginTop:'0px'},compSelc:[{modeComp:'C_Con5',conMarginTop:'10px',style:'',skinclass:'',constyle:'',Mode:[{propId:'01',num:4,tit:''}],}]}
&&教師:居住證的便利將吸引更多台胞到平潭來
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年內計劃招收非意識形態學科&&教師100名。已在平潭執業的&&教師陳亞妏&&,結合台灣居民居住證的便利,平潭將吸引更多&&教師來落腳。
台灣大學生吳映蓁的大陸考古實習記
“此次實習增強了我對考古事業的喜愛,加深了對中華民族文化的了解。”吳映蓁説,今年底她準備申請北京大學考古專業研究生。她非常珍惜這個實習機會,希望多向專家取經,增加實踐經驗。
學新知,交朋友——台灣學子在北京“上班”
第三屆“台灣學子暑期文化實習月”活動日前在北京啟動,來自台灣的16名學生和北京高校的4名學生分成4組赴國家大劇院、首都博物館、首都圖書館等文化機構開啟為期近一個月的實習。
勇闖大陸 台灣青年求學就業講座在高雄舉行
由中華兩岸一家親交流協會主辦、“兩岸青年”微信公號協辦的台灣青年求學就業講座8月24日下午在高雄舉行。
台灣青年為大陸便利台胞“登陸”就業新舉措點讚
多位台灣青年和專家受訪&&,這一政策讓台胞赴大陸就業更加便利,展現了大陸增進台灣同胞福祉的真誠善意,將顯著增強台灣青年“登陸”發展的意願。
20名台灣醫學生來天津交流中醫文化
近日,由海峽兩岸關係協會主辦、天津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承辦的“2018中華文化研習營”首次在天津開營,來自台灣中國醫藥大學和長庚大學的20名醫學生,就中醫文化和發展現狀與天津的醫學生進行交流。
“90”後台灣女孩用多元色彩填充平潭民宿
林宛靜的民宿坐落於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北港村,這裡曾是一個偏僻的小漁村,隨着平潭獲批國際旅游島,北港村迎來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創業扶持政策多多,傳統的石頭厝被修整翻新,越來越多的台灣青年來此辦民宿、開咖啡館……
台灣大學生:換駕駛證、辦銀行卡 成“新杭州人”
結束在杭州某企業為期一個月的實習後,來自台灣的賴威良點讚在杭州的便利生活,今年剛剛大學畢業的他希望留在大陸工作。
台灣教師在福州:“享受從無到有的成就感”
台灣教師林建德説,大陸“惠及台胞31條措施”舒緩了台灣人才過剩的問題,“台灣少子化的壓力、大陸的善意,使得更多的台灣教師願意以不同形式到大陸任教”。
在鄂&&教師劉其享:在奮鬥中感受“小確幸”
“剛來大陸時,擔心自己會被區別對待。後來發現,原來我們真的沒有不同。不僅如此,這裡的人還給了我很大的鼓勵和認可。”“湖北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湖北經濟學院台灣籍教師劉其享説。
&&在寧波:為大陸創業氛圍點讚
7月以來,陸續有79名來自台灣的大學生到浙江省寧波市開展暑期實習活動。他們為大陸的創業氛圍點讚,感嘆大陸青年創業熱情非常高。
黃柏翔:大陸為台灣青年發展搭建更大舞&
“我2014年從台灣政治大學博士畢業,次年被中國光大集團錄取,在北京已經工作三年多,越來越感到大陸正為台灣青年發展提供更多機會、搭建更大舞&。”他説。
青春不留白 未來看得見 &&打拼在湖北
“台灣青年在哪?請舉手!”在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東湖論壇上,台灣創業導師蔣岳蓉和台下台灣學子互動,呼籲他們到大陸創業。她説,青春不能“留白”,台灣青年應當走出舒適區。
青創“村長”陳癸玲:希望更多的&&到大陸廣闊的鄉村逐夢
青創種子村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秣陵街道觀音殿村,由台灣文創旅游休閒産業知名企業——薰衣草森林投資打造,共佔地約300畝,這是大陸首家青創種子村。
黃宗瀚:以“新中醫”理念服務更多大陸民眾
一邊把脈,一邊用略帶台灣腔的普通話詢問病人的情況,然後給出詳細的診療意見。每個星期有六個半天,黃宗瀚都會親自坐診,而且每次都是“滿診”。
&&徐國峰:以機器人早教創業叩開大陸市場
以機器人而非普通玩具作為早教工具,開發孩子智商,&&徐國峰的特色創業不僅在台灣站穩腳跟,還叩開了大陸早教市場的大門。
&&林聖超:創業,我還是會選擇去大陸
&&林聖超今年36歲,已經有過兩次赴大陸創業的經歷。在他看來,大陸令年輕創業者嚮往。
&&陳坤平:當油漆工的&&畢業生訴説“職場經”
三年前畢業於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的&&陳坤平,頂着台灣“第一學府”學歷的光環,卻去了工地當學徒、做油漆工,讓許多人頗感費解。
台灣“流浪博士”滬上覓就業 “惠&31條”讓“登陸”更安心
&&海歸博士和&&大陸博士的選擇餘地比較多,而&&本土博士在&面臨僧多粥少的局面,“31條惠&措施”實際上給他們打開了一條新的道路,也解決了台灣島內的一大社會問題。
&&談{colmSet:{modetit:'C_Tit1',bgintit:'no',closeTit:'no',skinclass:'',css:'',style:'background-color:#f7f7f7;',conMarginTop:'0px'},compSelc:[{modeComp:'C_Con4',conMarginTop:'10px',style:'',skinclass:'',constyle:'',Mode:[{propId:'01',num:5,tit:''}],}]}
台胞&&熱議陜西惠&“60條”:期盼落實、共享機遇
日前,陜西發布了《關於促進陜&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着力解決台胞在陜西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不便,進一步助推台資企業扎根陜西發展,不斷提升陜&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效。
稅收優惠同等待遇助益台資高新企業順遂發展
“‘31條措施’是中央層面釋放的重大政策利好,讓我們充分感受到祖國大陸對&&的全方位關懷。昆山聚集了大量台資高新技術企業,‘31條措施’中的稅收優惠對大家助益良多。”昆山市台資企業協會會長宗緒惠一席話,道出了不少大陸&企的心聲。
&&眼中的改革開放:風景這邊獨好 要去,要去,要去!
改革開放40年,&&正是浪尖上的弄潮兒,他們獨特的視野裏,有別樣好風景。
台灣女企業家耕耘十年終圓“香草夢”
台灣花蓮縣玉裏鎮的一片農場裏,成片的迷迭香和薰衣草散發出濃郁香味,令人心曠神怡。這裡是台灣女企業家詹茹惠在海峽兩岸打造的多個農場之一,專門用來種植純天然香草。
“勞模”&&吳國瑞:人生像首歌,用心唱才會動聽
10年前,吳國瑞從台灣來到江蘇泰州,在這裡,他用奮鬥收穫了屬於自己的“塵世幸福”。今年五一前夕,吳國瑞被江蘇省總工會授予“五一勞動榮譽獎章”。
從“建房”到“築巢”:在晉&&為兩岸交流牽線搭橋
“希望更多台灣青年來山西就業創業,也希望把更多台灣文化帶到大陸。”台灣鼎晨工程集團總經理、山西太原台資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建成説。
&&詹淑芳:大時代和我的小確幸
詹淑芳的父親和姐姐,是第一代來大陸生活創業的台胞。12年前,為了撐起家業,她也移居廈門。如今,隨着海峽兩岸民間交流持續擴大,融合發展持續加深,台灣民眾在大陸創業將有更廣闊的前景,生活亦順遂,有更強的獲得感。
昆山&&:在“暖心惠&”中迎來發展新機遇
昆山市&協會會長宗緒惠&&,“31條惠&措施”發布以來,受到了&&群體的廣泛好評,讓&&們充分感受到了祖國大陸全方位的關懷,很多&&找到了新的業務拓展方向,&協會將繼續扮演好“橋梁”角色,幫助更多&&了解政策利好。
台灣業者:內需萎縮不利服務業發展 惠&措施帶來新商機
台灣1111人力銀行副總經理何啟聖&&,大陸&&31條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新措施,其中相關內容對台灣服務業企業和人才非常有吸引力。大陸落實相關措施能使台灣企業更好拓展業務,也會給台灣年輕人創造更多工作機會。
台灣産經界人士評大陸31條惠&措施:給了一個機會和舞&
針對大陸2月底&&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31條措施,3月27日此間舉辦的一場座談會上,台灣産經界人士直言,這是給予&&尤其是台灣年輕人的一個機會,希望台灣執政當局能正面看待。
台灣影視業界:把握惠&機遇 積極推動兩岸合作
大陸發布的31條惠及&企台胞新措施中,有多項舉措涉及台灣影視業,引起業界強烈反響和關注。3月14日,近百名台灣影視文化業界人士齊聚“立足台灣、前進大陸——如何布局兩岸影視市場”座談會,與會人士認為,大陸惠&舉措是台灣影視業發展的重要機遇,業界需把握機遇、前進大陸,積極推動兩岸影視合作。
天津&企台胞“點讚”惠&“大禮包”
天津&企台胞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紛紛&&,31條措施體現了大陸主動與台胞分享發展機遇的“兩岸一家親”理念,將進一步為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夯實基礎。
推進與落實
{colmSet:{modetit:'C_Tit1',bgintit:'no',closeTit:'no',skinclass:'',css:'',style:'background-color:#f7f7f7;',conMarginTop:'0px'},compSelc:[{modeComp:'C_Con4',conMarginTop:'10px',style:'',skinclass:'',constyle:'',Mode:[{propId:'01',num:8,tit:''}],}]}
福州“築巢引鳳”打造台灣青年創業福地
近年來,福州“築巢引鳳”,在政策扶持、工作機制、&&建設等方面積極探索有效措施,鼓勵和支持魏辰運這樣的台灣青年來就業創業。
江蘇&&“惠&”76條實施意見 助台胞享受同等待遇
12日,江蘇省正式公布實施《關於深化蘇&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實施意見》,幫助在蘇台胞享受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
四川發布“川&70條” 促台胞共享發展機遇
四川省日前正式發布實施《關於促進川&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促進台胞共享四川發展機遇。“川&70條”分為兩部分:一為“擴大川&經貿合作,積極促進在投資和經濟合作領域給予台資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共31條;二為“推進川&人文交流,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川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共39條。
福建多地發布惠&具體舉措凸顯閩&融合新動向
對&先行先試的福建,密集推出惠及台胞具體舉措,備受台胞及大陸其他區域關注。多名專家受訪時評價稱,福建各地惠及台胞具體舉措很“實”,折射出當地發揮近&優勢融合發展的新動向。
重慶發布惠&“58條”引台胞&&熱議
重慶近日發布《關於促進渝&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內容涉及經濟、文化和就業創業等多個方面。《若干措施》正式&&後,引發在渝台胞&&熱議。
&&台胞為“江西惠&60條”新舉措點讚
日前,江西發布《江西省貫徹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若干措施的實施辦法》,既強調為台胞&&&企服務的精準性和便捷性,又在台胞關注的一些措施上有較大的政策性突破,受到在贛&&台胞肯定。
山東公布56條惠&措施 逐步為台胞提供同等待遇
山東已制定併發布《關於促進魯&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通過56條“有乾貨、可操作、含金量高”的惠&措施,山東將逐步為台胞在創業、就業、學習、生活等方面提供與山東居民同等的待遇。
福州市&&貫徹“惠&31條措施”68條具體實施辦法
2018年海峽青年(福州)峰會8月12日下午開幕。本屆海青節舉辦期間,福州市&&貫徹“惠&31條措施”68條具體實施辦法,包括擴大榕&經貿合作、支持台灣同胞在榕實習就業創業、深化榕&文化交流、方便台胞在榕安居樂業等內容。
南京發布“惠&75條”促台胞享同等待遇
為進一步推動“31條惠&措施”落地實施,江蘇省南京市8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並解讀為台胞提供“宜學、宜業、宜游、宜居”四類服務的75條措施。
江蘇淮安:優化服務助力&&“爬坡過坎”
登記備案“一口辦理”,一事一議“送策上門”,現場駐點挂鉤幫辦……記者近期在江蘇淮安採訪了解到,面臨複雜多變的經濟形勢,當地&&在政府助力下爬坡過坎,逆勢成長。
廈門:台灣技術士證書可對應大陸職業資格證書享受同等待遇
廈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日前聯合印發《關於台灣技術士證書匹配規範的通知》,從8月1日起放寬台灣技術士等級證書在廈門自貿片區和廈門市台資企業使用範圍,持證者可享受廈門市相對應技能人才同等待遇。
江蘇昆山&&新政鼓勵台灣高校畢業生赴昆就業創業
在昆山市企業就業或自主創業的台灣應屆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台灣大學排名前10名的本科生可享受每人一次性1.5萬元、1萬元、0.5萬元補貼。
落實惠&政策 上海閔行區發布38條措施
2月末國&&等部門&&的《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惠&31條”),正伴隨各地推出相應具體措施逐漸“落地”。作為上海聚集&企台胞最多的地區之一,閔行區落實“惠&31條”的38條措施1日正式亮相。
廣州每年將為台灣大學生提供超1200個就業崗位
為貫徹落實國家《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廣州市7月30日&&《關於進一步深化穗&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讓來廣州生活和工作的台胞共享改革開放的紅利。
廣東發布“粵&48條”為&&台胞提供本地同等待遇
廣東省落實國家《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的《關於促進粵&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粵&48條”)26日公布實施。48條新措施將逐步為台灣同胞在粵投資、創業、就業、學習和生活提供與廣東企業、居民同等待遇。
江蘇淮安&&58條惠&政策
為貫徹落實《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31條惠&措施”),江蘇省淮安市&&了《關於促進淮&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施辦法》,共58條。
深圳落實惠&措施 99項政策同等適用台胞
深圳市7月24日發布“深圳貫徹‘31條惠及台胞措施’政策彙編”。內容涉及18個類別共99項,基本涵蓋台胞在深圳學習、創業、就業和生活的各項同等待遇政策措施。
福建三舉措力推閩&科技融合
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與福建省民政廳日前聯袂&&《支持和促進閩&科技社團及科技人員融合發展的若干措施》,推動閩&科技社團“一對一”交流,鼓勵在閩台灣科技專才加入科協,深化閩&科技融合。
杭州&&60條惠&新政
杭州市日前&&60條惠&新政,明確為台灣同胞在杭投資、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本市居民同等待遇。在杭生活3個月以上的台胞可辦理杭州市民卡,同等享受各項服務待遇。
國&&:有關部門和省市區又陸續&&“31條措施”具體實施辦法
國&&發言人馬曉光13日&&,自《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發布實施以來,各地各部門一直加緊推動落實,不斷取得積極進展。近來,有關部門和省市區又陸續&&了具體實施辦法。
“惠&31條”釋利好引&&深耕大陸市場
“‘惠&31條’&&後,預估明年將出現台灣青年西進創業潮,今年則有大批業者透過參展、參訪等方式來試試水溫。”來自台灣的索佳藝台灣青年創業基地總經理李儒清18日如是説。
全國&企聯會員:“31條惠&措施”為台胞在大陸發展創造更多機遇
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第四屆第三次會員大會5月16日在北京舉行。多名全國&企聯會員接受記者採訪時&&,“31條惠&措施”為&&、台胞帶來諸多便利,創造更多發展機遇,影響正面。
台資高地江蘇昆山深入推進“31條惠&措施”
記者從江蘇省昆山市13日召開的貫徹落實“31條惠&措施”工作推進會上獲悉,昆山將加快給予台胞、&企同等待遇,進一步推動惠&措施落地,促進昆&融合發展。
&&談
{colmSet:{modetit:'C_Tit1',bgintit:'no',closeTit:'no',skinclass:'',css:'',style:'background-color:#f7f7f7;',conMarginTop:'0px'},compSelc:[{modeComp:'C_Con4',conMarginTop:'10px',style:'',skinclass:'',constyle:'',Mode:[{propId:'01',num:5,tit:''}],}]}
&&説
{colmSet:{modetit:'C_Tit1',bgintit:'no',closeTit:'no',skinclass:'',css:'',style:'background-color:#f7f7f7;',conMarginTop:'0px'},compSelc:[{modeComp:'C_Con5',conMarginTop:'10px',style:'',skinclass:'',constyle:'',Mode:[{propId:'01',num:4,tit:''}],}]}
天津&企台胞“點讚”惠&“大禮包”
天津&企台胞&&,“31條惠&措施”體現了大陸主動與台胞分享發展機遇的“兩岸一家親”理念,將進一步為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夯實基礎;相關措施涵蓋産業、財稅、用地、金融、就業、教育、文化、醫療等多個領域,內容非常務實,給了台胞們一個非常好的待遇。
第20屆“海交會”在福州舉辦 “惠&31條”釋利好引&&深耕大陸市場
來自台灣的索佳藝台灣青年創業基地總經理李儒清説:“‘惠&31條’&&後,預估明年將出現台灣青年西進創業潮,今年則有大批業者透過參展、參訪等方式來試試水溫。”
昆山&&:在“暖心惠&”中迎來發展新機遇
昆山市&協會會長宗緒惠&&,“31條惠&措施”發布以來,受到了&&群體的廣泛好評,讓&&們充分感受到了祖國大陸全方位的關懷,很多&&找到了新的業務拓展方向,&協會將繼續扮演好“橋梁”角色,幫助更多&&了解政策利好。
“給了一個機會和舞&”——台灣産經界人士評大陸“31條惠&措施”
針對大陸2月底&&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31條措施,台灣産經界人士直言,這是給予&&尤其是台灣年輕人的一個機會,希望台灣執政當局能正面看待。
台灣影視業界:把握惠&機遇 積極推動兩岸合作
大陸日前發布的31條惠及&企台胞新措施中,有多項舉措涉及台灣影視業,引起業界強烈反響和關注。3月14日,近百名台灣影視文化業界人士齊聚“立足台灣、前進大陸——如何布局兩岸影視市場”座談會,與會人士認為,大陸惠&舉措是台灣影視業發展的重要機遇,業界需把握機遇、前進大陸,積極推動兩岸影視合作。
“惠&31條”釋利好引&&深耕大陸市場
“‘惠&31條’&&後,預估明年將出現台灣青年西進創業潮,今年則有大批業者透過參展、參訪等方式來試試水溫。”來自台灣的索佳藝台灣青年創業基地總經理李儒清18日如是説。
國&&2月28日新聞發布會要點掃描
國務院&&2月28日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安峰山首先發布一條信息:國務院&&、國家發展改革委經商中央組織部等29個部門,於2月28日發布實施《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
“牛肉上桌了”——台灣輿論熱議大陸“31條惠&措施”接連“落地”
“廈門60條”“溫州24條”“昆山17條”“上海12條”……“31條惠及台胞措施”自2月底發布以來,配套措施在各地接連推出,受到台灣輿論高度關注。島內媒體以“牛肉上桌了”“遍地開花”等詞彙,形容這些措施的含金量和涵蓋面。
台灣專家:“31條惠&措施”將吸引更多&&赴大陸闖出一片天
中國國民黨“國政研究基金會”22日在&&舉辦記者會,多位與會專家認為,大陸新推出31條惠&措施為&&、&&等台胞赴大陸發展打開一扇門,將吸引更多台灣年輕人到大陸尋找機遇,闖出一片天。
0100200303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