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首頁
最新報道
本網專稿
各地紀念
今日唐山
海外紀念
網友紀念
追憶文章
視頻 圖片
地震知識
本網現場報道
河北各界集會紀念唐山抗震30周年
今昔照片對比見證唐山崛起
“唐山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胡錦濤總書記與唐山康復村和小博士幼兒園負責人一席談
    7月28日晚,正在唐山考察工作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在緊張的行程中特意抽出時間,接見了楊長祿和張念一,向他們所在的康復村地震截癱傷員、工作人員和幼兒園小朋友、老師&&親切的問候。    詳細內容 >>
沉重的記憶 永恒的精神
——本網大型專題紀念唐山大地震30周年
    我們在這個特別的日子特別推出大型專題報道,多角度、全方位、立體式展示震後唐山、重建唐山和今日唐山許多難忘的故事,不少是新華網獨家、首次披露,讓我們共同在沉重的記憶中牢記和發揚光大永恒的精神。    詳細內容 >>
我國將收集唐山地震遇難者系統資料
唐山市委書記張和:抗震精神已成為唐山的城市之魂
白克明:唐山震後30年3個階段 大力弘揚抗震精神
28日10:30何永年與網友共同回顧唐山大地震
視頻   更多>>
[新華縱橫]專訪唐山地震倖存女孩
唐山地震30周年紀念大會28日舉行
[CCTV10講述]唐山1976•怨海情天
[CCTV10講述]唐山1976•子夜危情
最新圖片

唐山地震倖存者合肥感恩[組圖]

胡錦濤在唐山考察工作[組圖]

河北各界集會紀念唐山抗震30周年[組圖]

河北省舉行向唐山地震紀念碑敬獻花籃儀式(圖)

兩名天真爛漫的唐山女童在位於市中心的唐山抗震紀念館前玩耍
訪 談
28日10:30何永年與網友共同回顧唐山大地震
地震知識
為什麼會發生地震
震源、震中和地震波
地震的産生和類型
室內怎樣避震?
戶外怎樣避震?
公共場所怎樣避震?
野外怎樣避震?
防禦與減輕地震災害有哪些重要措施?
在災後特殊環境下怎樣生活?
怎樣救助被埋壓人員?
 最新播報           更多>>
“唐山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胡錦濤總書記與唐山康復村和小博士幼兒園負責人一席談
“曹妃甸”“俏夕陽”等入選代表新唐山的名片
7月28日唐山群眾紀念地震遇難者見聞
我國將收集唐山地震遇難者系統資料
唐山抗震30周年紀念活動舉行 媒體關注唐山“奇蹟”
河北各界隆重集會紀念唐山抗震30周年
 本網專稿           更多>>
“唐山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胡錦濤總書記與唐山康復村和小博士幼兒園負責人一席談
白克明:英雄的唐山人民將再次給世人一個奇蹟
唐山市委書記張和:抗震精神已成為唐山的城市之魂
沉重的記憶 永恒的精神
——本網大型專題紀念唐山大地震30周年
我國將收集唐山地震遇難者系統資料
白克明:唐山震後30年3個階段 大力弘揚抗震精神
 各地紀念           更多>>
7月28日唐山群眾紀念地震遇難者見聞
河北各界隆重集會紀念唐山抗震30周年
河北各界集會紀念唐山抗震30周年
"大氣磅礡的英雄史詩" 紀念唐山抗震三十周年
紀念唐山抗震30周年:黨氏三姐妹 親情溫暖三十年
天津市舉行系列活動紀念唐山大地震三十周年
 海外紀念           更多>>
赤腳上陣——外國友人在唐山參加震後救援
有多少外國人在唐山大地震中遇難?
海外華人憶唐山地震:救援人員用手扒出倖存者
美國友人舉辦地震前唐山珍貴圖片展 感動唐山
英記者眼中的今日唐山:地震倖存者生活得很好
 今日唐山           更多>>
唐山地震30年:昔日“唐山孤兒”今融社會主流
唐山地震30周年獻花紀念儀式 河北女領導先落淚
從廢墟到“龍頭” 鳳凰涅槃般的唐山發展奇蹟
唐山地震30年:抗震精神融入建設新家園創舉中
唐山抗震:廢墟重生新城向西北發展(圖)
震後唐山注重城市群發展 六成居民生活在城市中
 追憶文章           更多>>
遲浩田:全國人民不能忘記唐山
李玉林當年飛車進京報災:唐山人心中的傳奇英雄
唐山地震倖存者:心中充滿對生命的尊重和珍視
姚翠芹:從地震截癱患者到“唐山張海迪”
唐山地震追憶:唐山災區抗震搶險就像戰場救傷員
唐山人的追思:開灤醫院的前世今生
網友紀念
哀思:難忘那一夜父親遠離的背影
網友講述感人故事:媽媽給災區烙白麵餅
網友圖片紀錄:唐山曾經流過的血和淚
生命承載着希望:網友看三十年後新唐山
相關專題
專題:唐山震後30年建設成果篇
專題:抗震社會科學篇——救援醫學論壇
專題:報恩尋親大行動
專題:曹妃甸——東方的鹿特丹
專題:唐山工業重鎮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