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黃河”在北京通州大運河畔傳遞大河迴響-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8 09:11:00
來源:新華網

“文化黃河”在北京通州大運河畔傳遞大河迴響

字體: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文明的搖籃與民族精神的象徵。她奔騰不息,歷經千年風雨,孕育了華夏大地的歷史記憶與思想根脈。而大運河,則是人類智慧的偉大創造,其貫通南北、溝通百業,還在漫長的歲月中改變了環境,塑造了風土人情,沉澱了思想與記憶。

  初秋的北京通州,大運河畔水波粼粼。中國民族文化藝術基金會“文化黃河”推廣大使孔敬走進北京通州大運河,用腳步丈量古老水脈,用心靈感受文明迴響。

  孔敬在接受採訪時&&:“黃河是民族的根,大運河是文明的路。通州作為北京城市副中心,以大運河為脈,正在把歷史文脈與現代城市發展緊密結合。這不僅是對文化的守護,更是對未來的展望。”

  在大運河森林公園,綠意盎然的景象令人心曠神怡。林木蔥蘢,鳥群翱翔,步道上,市民散步、騎行,孩子們追逐嬉戲,人與自然在此和諧共生。生態修復的成果與市民生活緊密相連,成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生動寫照。

  循河而行,燃燈佛舍利塔巍然矗立。它見證了漕運的繁盛,也銘刻着文明的厚重。夕陽下,塔影與河水同長;夜色中,燈火點亮千年守望。這座古塔不僅是通州的地標,更是大運河文化生命力的象徵。

  “時尚大河”,正在通州書寫新的故事。大運河畔的張家灣設計小鎮,如今成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文化創意新地標。這裡既承載着運河留下的歷史印記,又匯聚着當代設計的青春活力。青年設計師們在展館與工作坊中揮灑靈感,把傳統文化符號轉化為現代時尚語言,讓古老文脈在當下煥發出新的光彩。

  大運河文化繼承並發展了黃河文化,延續了中華文明的生命力。孔敬&&,“文化黃河”公益項目將繼續以河流為紐帶,串聯起更多的文化記憶,讓“團結務實、開拓創新”的大河精神成為新時代的鮮明標識。“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人認識到,大河不僅是一條水脈,更是一條文脈,是我們民族的精神航道。”

  河流在這裡流淌,文明在這裡迴響。從燃燈塔的千年守望,到張家灣的創意新生,大運河的故事正在新時代的北京通州煥發新的生機。歷史與未來在此交匯,中華文明的奔騰不息,在新的征程上書寫着更加遼闊的篇章。(記者 楊颯 通訊員 黃丹)

【糾錯】 【責任編輯:郭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