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22日,河南安陽殷墟商王陵區及周邊遺存入選“2022年中國考古新發現”。3月28日,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河南安陽殷墟商王陵及周邊遺存入選。5月30日,國家文物局通報了河南安陽洹北商城遺址重要考古成果——“以前認定的‘城墻’實際上是壕溝,所謂的‘外槽’應是城壕廢棄後自然淤積形成的”。遺址東南角發掘的大型祭祀溝(G3),在殷墟屬首次發現,為重新理解殷墟時期洹北商城與殷墟的關係以及殷墟的功能布局提供了新線索。
去年以來,安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殷墟西南部相繼發掘了大坡遺址和老六莊遺址。其中,大坡遺址發現一處商代晚期的家族墓地,墓地經過科學規劃,包括大、中、小3種不同規模、結構的墓葬。大型墓M16、M17、M18南北雙墓道,呈“中”字形,是殷墟外圍地區首次發現大型“中”字形墓葬。這兩處遺址是繼辛店遺址、陶家營遺址、宗村遺址、鄭家莊遺址後,在殷墟外圍地區又發現的兩處晚商大型聚落遺址,為重新審視和解讀殷墟大邑商的布局提供了新的材料。
安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與鄭州大學考古係合作,新發現舊石器地點6處、動物化石地點1處,填補了安陽地區舊石器時代曠野遺址的空白;在八里莊遺址經過首次考古發掘,發現了裴李崗時期的文化遺存,為構建安陽地區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序列和文化譜係提供了新的材料。
安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大寺村遺址發現了相當於夏代早期的龍山文化遺存,在安陽公共服務中心項目工地發現了一批夏代晚期的下七垣文化遺存,這是近年安陽地區發現的較為豐富且典型的夏代文化遺存,豐富了夏文化的內涵與外延,對於探討商族起源與發展、研究夏商夷關係都具有重要意義。
2022年12月,安陽市對考古發掘和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了改革,在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市古代建築保護所和市文物景區管理處的基礎上,成立了安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自新修訂的《河南省安陽殷墟保護條例》實施以來,安陽市已建立起公安、內保、協管、網格員共同參與的群防群治體系,在29.47平方公里的殷墟遺址保護區劃內,2650個高清攝像頭、可隨時出動的監控無人機、智慧殷墟巡更系統管理&&等,共同構建起“空地一體”智慧防控體系;7部門聯合建立殷墟保護行政與司法聯動公益訴訟協作機制,綜合運用司法力量和行政力量為殷墟文物安全提供全方位的保障。今年7月,安陽殷墟《健全文物安全保護體系 守護世界文化遺産》被國家文物局評選為國家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入圍案例。
為突出展示安陽曆史文化內涵,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先後編制了袁林、高閣寺、韓王廟與晝錦堂3個“國保”單位的環境整治設計方案,實施後文物遺存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延續性將得到更好保護;先後組織開展了多次文物建築修繕和日常維護工作,包括袁林百年大修、韓王廟與晝錦堂奎樓修繕、彰德府城隍廟修繕、許三禮祠堂後殿修繕,蕭曹廟、郭樸祠、鐘樓等文物建築的日常維護,延長文物建築壽命。(王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