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遊怎樣深度融合? 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劉玉珠:要從三個字下功夫-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9/23 10:10:40
來源:新華網

文化和旅遊怎樣深度融合? 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劉玉珠:要從三個字下功夫

字體:

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劉玉珠

  新華網武威9月23日電(石海平)9月23日—24日,第十屆文化和旅遊融合與創新論壇在甘肅省武威市漢唐天馬城景區舉行。文化和旅遊怎樣深度融合,才能進一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求,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劉玉珠在開幕致辭中表示,要從三個字下功夫。

  一是“深”。劉玉珠從深度梳理文化資源、深度挖掘文化價值、深度提煉文化標識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他表示,武威“通一線于廣漠,控五郡之咽喉”,擁有以馬踏飛燕為代表的“漢文化”;以西域文化和中原文化相融為特點的“五涼文化”;以天梯山石窟為代表的“石窟文化”等多種文化。“漢唐天馬城就匯聚武威文化資源精華,深挖價值打造出漢文化旅遊目的地,從不同角度重現漢唐繁榮盛況。”

  二是“融”。“融,是對文化遺産資源和旅遊産品的重塑,把握文旅融合的規律,推動更多實踐,培養融合的空間。”劉玉珠指出,要用科技助“融”、用創意促“融”、用傳播推“融”。

  三是“合”。在他看來,一方面要聚合多元力量,特別是加大社會各界參與的力度,加強與企業、公益組織等機構的合作,獲得更多資金、人才、技術等多方面的支援;另一方面,要和合共生,尊重差異和不同,通過溝通、交流、合作來實現共同發展。

  近年來,文化和旅遊加速融合,消費需求明顯升級。特別是今年暑假,文博熱潮持續高漲,博物館一票難求,考古遺址公園人頭攢動,研學遊、親子遊、文化主題遊如火如荼。公眾對旅遊的需求,附加了更多的文化內涵,西安夢回盛唐,洛陽國潮風起,越來越多的文化遺産地或文物空間場景,成為旅遊核心目的地。

  “文化遺産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在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的同時,我們要堅守文物保護底線,把握正確的價值。”劉玉珠表示,文旅融合發展實踐證明,無論是政府還是各市場主體,有很多成功的經驗,也有不少失敗教訓,需要更加寬容的對待,更多力量的攜手,更具創意的探索。

  劉玉珠最後呼吁,讓我們共建共用、共同推動文化和旅遊更高品質發展。

  第十屆文化和旅遊融合與創新論壇以“跨界深融 破圈生長”為主題,由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新華網、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新華社甘肅分社、中共甘肅省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中共武威市委、武威市人民政府、甘肅公路航空旅遊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中國旅遊協會旅遊行銷分會支援,中共武威市委宣傳部、中共武威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新華網甘肅分公司、武威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甘肅公航旅天馬投資有限公司承辦,鄂爾多斯市文化和旅遊局、準格爾旗人民政府特別支援,綠色全域(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甘肅太一文化旅遊規劃研究院協辦。

【糾錯】 【責任編輯:韓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