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28日,由新華網、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張掖市人民政府、甘肅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第八屆文化和旅游融合創新論壇在甘肅省張掖市七彩丹霞景區舉行,本次論壇以“多元化文旅融合再賦能”為主題。27日,甘肅省公航旅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張掖丹霞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蒲有文在論壇對話環節中從文旅融合的實踐出發,講述了七彩丹霞的發展故事。
甘肅省公航旅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張掖丹霞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蒲有文。新華網甘肅頻道 王生元攝
作為一個新發展的景區,張掖七彩丹霞景區得到了海內外、國內外游客的喜愛,在十年間,從2010年的不足10萬到2019年疫情間的260萬人,每年的增長速度在40%,而且景區的游客特點明顯,95%是外省的,50%是南方人。
在蒲有文看來,張掖七彩丹霞景區的快速發展,得益於做好融合工作。
首先,積極推進文旅融合。“積極推進旅游+,不斷賦予旅游新的內容、有趣的靈魂和好的品牌。”蒲有文説,文旅融合講好兩個故事,一個是絲綢之路張掖的故事,第二個是裕固族故事。張掖本身是歷史文化名城,可挖掘的東西非常多,同時在景區內外還可以欣賞到裕固族優美的歌舞,品嘗到張掖和裕固族的美食,購買到張掖和裕固族的文旅産品,景區裏的服務人員都穿的是裕固族美麗的服裝。“這些都是為了讓游客在觀賞七彩丹霞的同時能夠體驗當地的文化。”
第二,做好旅游和通用航空的融合。蒲有文認為,這個方面丹霞有優勢,景區旁邊有公航旅集團自己建的高樞紐級的通用航空機場,離景區只有10公里,産業園裏面有幾十架飛機,再加上景區的特徵非常適合空中看,景區有幾架高性能的直升機在運營,有幾十個熱氣球在運營。“每年的8月,都會舉辦全國規模最大的熱氣球節,天空旅游、空中飛行已經成了張掖丹霞景區最亮麗的名片。”
第三,抓好旅游和科技的融合。景區打造沉浸式夢幻山谷光影演藝,充分利用自有丹霞地貌的山谷、現代光影舞以及落葉山徑投影手段展示給觀眾,做到了文化與自然、旅游與科技的最佳融合,同時,景區還正在建設5D影院、下沉式博物館,還能夠讓游客拍到全景的VR觀,這些都是旅游和科技的融合。
第四、做好多種旅游形態融合。蒲有文介紹,張掖有四大優勢:第一是地質大公園;第二有高標準的通航機場、通航産業園,裏面有培訓駕駛的飛機,在全國不多見;第三有西路軍,也是陵園;第四是絲路寒旱農業最具代表性的地區。“我們打好四張牌,做四個方面的旅游,有住的,有吃的,同時有教材、有教室,這個前景也非常大。”
第五、做好旅游和鄉村振興的融合。蒲有文稱,景區發展對周邊帶來了機遇,老百姓支持景區的發展,景區反哺老百姓的增收。“我們和周邊的老百姓融合的非常好,這個也為我們景區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