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2/ 25 09:10:20
來源:新華網

“凡是脫貧致富,必有科技要素”——小康路上的創新故事

字體:

  新華社北京2月24日電題:“凡是脫貧致富,必有科技要素”——小康路上的創新故事

  新華社記者胡喆、陳席元

  科技照亮脫貧路,技術開出“致富花”。“十三五”期間,我國堅持精準扶貧方略,組織動員全社會科技力量扎實推進科技扶貧“百千萬”工程,讓技術長在泥土裏、走進鄉親們的心裏,有力支撐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

  科技部數據顯示,全國科技係統在貧困地區累計建成1290個創新創業平臺,選派28.98萬名科技特派員,推廣應用5萬余項先進實用技術新品種……構建科技扶貧新格局,走出一條創新驅動精準脫貧之路。

  科技照亮脫貧路

  “院士是啥?”只有小學一年級文化的拉祜族群眾劉扎丕聽到別人介紹朱有勇是院士時,他下意識地愣住了。

  2015年,劉扎丕第一次在“院士小院”聆聽了朱有勇的講座,他震驚了,原來洋芋有這麼多叫法,還要選擇品種、脫毒種薯、建壟打溝……

  通過辦專家技術扶貧班、把課堂放在田間地頭……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長期扎根雲南省瀾滄縣扶貧一線,將科研成果積極應用于扶貧事業,帶領一批像劉扎丕這樣的貧困群眾,走出了一條科技扶貧、産業脫貧的新路徑。

  “凡是脫貧致富,必有科技要素。”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介紹,科技扶貧是國家扶貧開發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深入實施科技扶貧“百千萬”工程,著力補齊貧困地區科技和人才兩大短板,創新部際協調、東西部科技扶貧協作、部省市縣科技管理部門四級聯動三項機制,走出了一條創新驅動精準脫貧之路。

  技術開出“致富花”

  “大田栽秧行對行,我在田壩栽花秧,感謝書記來指導,九月菊花滿壩香。”這是貴州省麻江縣高枧村村民易芙蓉為南京農業大學駐村書記編唱的山歌。

  南京農業大學校長陳發棣介紹,學校擁有全世界最大的菊花基因庫,自2013年定點幫扶麻江以來,已在當地試種了500多種菊花,面積超過2000畝,近5年帶動農旅收入超過2億元。

  “鄉村振興要有産業支撐,産業要有自身特色。除了發展旅遊,我們還著力通過創新延伸麻江的菊花産業鏈。”南京農業大學副教授王海濱告訴記者,2020年底,團隊與麻江合作成立公司,提取菊花精油,研制出菊花口紅,銷售收益的30%回饋給麻江菊花種植戶。他們還將進一步推廣菊花啤酒、菊花面膜、菊花洗發露等産品。

  “農産品的附加值要通過産業融合來提升,一支菊花‘小口紅’,也能推動産業‘大升級’,讓農民共用科技扶貧成果,促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陳發棣説。

  “通過讓技術長在泥土裏,黨的十八大以來,科技部通過‘三區’人才計劃科技人才專項計劃累計投入經費近5.2億元,支援片區五省一市選派科技人才2.75萬名,培訓5211名農村科技創業骨幹。”科技部農村科技司司長蘭玉傑説。

  脫貧攻堅“生力軍”

  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幫著農民賺……20多年間,數十萬名科技特派員,任勞任怨、無怨無悔,成為脫貧攻堅的“生力軍”,讓大家嘗到了科技的甜頭,不光腰包鼓了起來、腦袋也富了起來。

  已經80多歲高齡的趙亞夫,是江蘇省句容市天王鎮戴莊有機農業專業合作社研究員。他40年堅守科技興農的情懷,創造性提出“水田保糧、崗坡致富”的工作思路,發展高效農業。

  2001年退休後,趙亞夫作為志願者來到茅山老區戴莊村,堅持不收指導費用、不搞技術入股、不當技術顧問,帶著農民幹、做給農民看,村民每人平均收入從2003年的2800元增長到2020年的34000元。2013年以來,他和團隊積極參與東西部扶貧協作,走進陜西、貴州、新疆等地。

  “新時代,農村是充滿希望的田野。從‘靠天吃飯’到‘科技興農’,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徐南平説。

【糾錯】 【責任編輯:陳聽雨 】
閱讀下一篇:
01020001007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136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