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植樹十年 幸福同行”為主題的左右沙發騰格裏沙漠治沙公益發布會在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舉行。這場持續十年的生態實踐,見證了一家民營企業以商業邏輯推動生態修復的長期主義探索。
十年植綠:沙漠鎖邊築起生態屏障
自2016年起,左右沙發深度參與中國綠化基金會“百萬森林計劃”,在騰格裏沙漠東緣累計捐植樹苗超40萬株,造林7400畝,形成寬約5公里的“左右幸福林”防護帶。據監測數據顯示,該區域固沙總量達3.66萬噸,固碳量1.34萬噸,相當於抵消了近9000噸煤炭燃燒産生的碳排放。更為顯著的是,項目區記錄到40種野生植物(含7種省級保護物種),初步構建起沙漠邊緣的生態鏈循環。
發布會披露,左右沙發創新推出“每賣出一套沙發,即向百萬森林計劃捐種一棵樹”的公益聯動機制,並開發“種樹植心”小程序,將治沙行動轉化為可量化的公眾參與場景。十年來,該機制吸引超千名志願者深入沙漠參與植樹,形成“生産-消費-公益”的閉環鏈條。
長期主義:從生態修復到産業共生
“種樹不是目的,植心才是根本。”左右家居董事長黃華坤在發布會上&&,企業將綠色理念融入發展戰略,提出2035“一脈五圈”綠色生態體系規劃:以“綠脈”為軸,串聯自然修復、産業升級、消費低碳、智能製造與全球治理五大生態圈層,推動形成“點上突破、線上聯動、圈際共生”的綠色發展格局。
這一規劃得到行業專家認可。中國傢具協會指出,左右沙發的實踐證明,商業成功與生態修復可通過模式創新深度融合,為民營企業參與生態治理提供了可複製的經驗。
發布會現場發布的《種樹植心 構建可持續未來——左右家居生態責任與綠色行動白皮書》顯示,項目通過“綠色星球”系列活動吸引公眾參與,同時聯合《公益時報》社等機構開展生態科普。在産業協同層面,企業推動供應鏈綠色轉型,帶動上下游企業採用環保材料,形成綠色産業集群效應。
公益需要堅持長期主義,左右沙發的實踐證明企業可通過技術創新與模式革新,在創造經濟價值的同時實現社會價值。
左右沙發計劃未來五年擴大治沙面積至1萬畝,並探索“碳匯林”開發機制,將生態資産轉化為可交易的碳減排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