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eVTOL(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企業宣布簽訂新訂單,同時海南、貴州、杭州、無錫等多地支持低空經濟發展政策緊鑼密鼓&&,組建相關産業基金成為發力重點,引導更多資金投向低空經濟重點産業領域。
業內分析認為,隨着政策法規、資金、空域開放等方面支持力度加大,2025年低空企業將加速商業化發展,推動産業鏈不斷完善,低空經濟有望保持持續高速增長態勢。有機構預測,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8591.7億元。
近日,eVTOL公司峰飛航空宣布獲得漢陽投資發展集團12架大型eVTOL航空器採購訂單,包括貨運機型、應急消防機型和5座載人機型,總金額1.57億元。據介紹,該公司5座載人版中長航程eVTOL航空器V2000EM盛世龍正處於適航取證進程中,預計將於2026年完成適航取證後投入商業運營。
這不是個例。今年以來,多家低空經濟企業陸續收穫訂單,加快産品商業化運營進程。例如,上海沃蘭特航空先後與南航通航,亞捷航空集團正式簽訂eVTOL確定訂單;覽翌航空與海南華廈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海南海口簽署合作協議,獲得20架eVTOL飛行器訂單……
“近期多家eVTOL企業簽訂新訂單現象的背後,是部分核心龍頭企業已經拿到、或部分拿到TC(型號認證)、PC(生産認證)、AC(適航認證),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將是我國eVTOL企業加快商業化進程的機遇期。”中國低空經濟聯盟執行理事長羅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
賽迪顧問智能裝備産業研究中心負責人楊嶺認為,多家eVTOL企業收穫新訂單,一方面表明eVTOL産品邁向商業化運營的步伐正在加快,市場接受度在逐漸提升;另一方面,未來eVTOL産品製造與交付能力也將面臨考驗,産業鏈間也將迎來更加緊密的磨合期。
低空企業加快商業化進展的同時,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加大,不少地方謀劃組建低空經濟相關産業基金,引導更多資金投向重點産業領域。
日前,無錫市設立20億元低空經濟和空天産業專項母基金,據悉該基金將重點投資於整機製造、飛行控制、複合材料、傳感器、電池系統等領域,涵蓋設計、製造、裝備、材料和系統集成等産業。
此外,杭州市發布的《關於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2025年版)》中明確,支持低空産業發展,組建30億元規模的低空産業基金。
海南省擬&&18條舉措,支持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其中包括依託省級政府投資母基金,撬動社會資本,支持優質基金管理機構設立可投資海南自由貿易港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領域的子基金;計劃設立海南省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産業投資公司等。
這也有望持續激發低空經濟領域投融資活力。據賽迪顧問統計,2024年全年,低空經濟領域合計投融資事件發生161件,並呈現逐月增長態勢。從發生領域來看,全年投融資事件多數聚集於低空飛行器製造領域,共計123件,佔比達76.4%,其中有85件聚焦整機製造領域。
從投融資輪次來看,2024年近半數低空經濟領域投融資處A輪及以前,其中天使輪融資事件發生28次佔比17.4%,A輪融資事件發生25次,佔比15.5%。
楊嶺&&,資本市場的活躍將加速低空企業開展各類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探索,但也需警惕若過度追求短期成長可能帶來的經營、安全等層面風險。
“低空經濟是新興産業領域,其發展不能急於求成。”羅軍建議,要掌握低空經濟發展規律,摸清低空經濟商業模式,做好頂層設計;鼓勵和扶持大中型無人機企業、eVTOL企業加快技術創新,打造有核心競爭力的無人機飛行器産業;盡快打造一批可以快速複製的應用場景。
“充分用好用足當前政策與資金對推動低空經濟發展至關重要。”楊嶺建議,應持續挖掘更加豐富的低空應用場景,培育優化低空飛行市場環境,發揮低空信息基礎設施監管能力,豐富低空保險服務,提升低空飛行器産品可靠性等方式,助力低空經濟安全發展。(記者 郭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