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發布全球前100科技集群排名報告顯示,中國在城市科技集群上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數量上領跑全球。報告顯示,中國城市科技集群佔據前100名中的26席,較去年增加2席,連續第二年在主要經濟體中位列第一,第二名美國佔據前100名中的20席。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全球共有5個科技集群首次躋身100強名單,中國佔據其中3席,分別是南昌、昆明、澳門特別行政區—珠海科技集群,而各個集群的增長動能不盡相同。其中南昌和昆明主要得益於當地大學科研成果的發表量大增,而澳門—珠海則主要得益於專利申請的大幅增加。
規模上集中靠前。深圳—香港—廣州、北京、上海—蘇州、南京、武漢、杭州六大科技集群按照規模分列第2、3、5、9、13、14名。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和中山大學分別作為最主要的專利提交者和科研教育機構,共同支撐深圳—香港—廣州集群排名第二,僅次於東京—橫濱集群,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清華大學,則共同支撐北京集群超越韓國首爾集群,重回榜單第三名位置。報告顯示,前100名的科技集群主要分佈在北美、歐洲和亞洲,尤其集中在中美兩大經濟體之間。但從前15名來看,中國佔據其中6席,對美國的3席有較大優勢,而且中國排名總體更加靠前,相較於美國集群的含金量更高。
增速上表現搶眼。報告指出,中國的科技集群再次展現出強勁的科技活動增長動能,在全球範圍內專利申請和科研成果發布數量增速最快的2個集群分別是合肥和鄭州,兩集群增速分別是22.7%和18.9%。高收入經濟體的科技集群明顯面臨動能不足問題,此次發布的全球前100科技集群中有63個來自高收入經濟體,其中有37個集群出現了科技活動的負增長,而能夠實現正增長的增速也普遍不高。體現在排名上,北美和歐洲的絕大多數集群出現了排位下降。以躋身前15名的美國聖迭戈科技集群為例,其科技活動增速僅有4.2%,被南京集群超越。
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總幹事鄧鴻森&&,科技創新集群是國家創新生態系統的重要基礎,這些集群不僅在發達國家蓬勃發展,也在新興經濟體中逐步崛起。世界知識産權組織將繼續支持這些集群,幫助其利用知識産權,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解決方案。
科技集群作為專利申請和科研成果發布的重要主體,在世界知識産權組織對各主要經濟體創新能力測算中具有關鍵權重,世界知識産權組織每年發布的旗艦刊物《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亦有大量內容出自當年的科技集群排名報告。(記者 梁 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