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微短劇“出海”名片-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6/03 09:08:23
來源:經濟日報

擦亮微短劇“出海”名片

字體:

  作為當前全球影視行業的風口之一,微短劇已成為新的流量密碼。近期有報道稱,在日漸成熟的北美市場之外,日本成為我國部分短劇公司的“出海”新選擇。日前,我國短劇&&首次進入日本蘋果應用商店下載總榜,甚至在暢銷榜的排名超過流媒體巨頭奈飛。

  隨着國內短劇市場逐漸步入紅海,已有越來越多國內企業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這片藍海。國産“爽劇”普遍具有敘事節奏快、情節反轉多、情感衝突強等鮮明特色,形成了一系列有效打法,在此基礎上,通過培育本土化製作團隊、精準定位海外受眾需求、凸顯人類共同情感訴求等手段進軍海外市場,成為我國文化産業“揚帆出海”的新名片。

  微短劇何以在海外受寵?除了其自身暗合了閱讀碎片化時代快餐文化的消費需求,講述了基於普遍人性的“爽”感故事外,近年來我國短視頻産業持續發力、日趨成熟,文娛産業相關上下游産業鏈日漸完善,內容生産和製作能力提升較快,加上我國社交媒體與&&在全球的影響力逐步擴大,也都為微短劇“出海”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出海”到如今的“內容出海”,微短劇逐漸在海外市場迎來爆發期。第三方數據&&感應塔(Sensor Tower)今年3月份發布的《2024年短劇出海市場洞察》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頭部短劇出海&&合計下載量、凈流水分別達2823萬次、5671萬美元,較2022年實現爆發式增長。有機構預測,海外短劇長期空間有望達到360億美元,彰顯了微短劇“出海”的巨大市場潛力。

  微短劇雖然在海外爆火,但其發展也存在一些問題。如何克服弊病,讓“網紅”成長紅,值得深思。

  聚焦提升製作質量。受海外觀眾審美偏好的影響及規避風險的需求,目前火爆“出海”的網絡微短劇仍集中在甜寵劇等較為有限的題材,雖然也有部分佳作,但整體上看同質化、簡單化乃至低俗化傾向依然嚴重。製作方應當守好“內容為王”導向,走精品化、本土化路線,認真研究當地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價值觀念等因素,貼近當地用戶心理深挖垂類,不斷拓寬微短劇的題材領域和表現形式。

  積極拓展盈利模式。與國內微短劇已探索出內容定制、廣告植入、電商直播等諸多盈利模式不同,目前海外微短劇&&盈利模式主要依靠單集付費、會員訂閱、廣告變現等。一些&&還設置了周會員,但因價格偏高遭到部分海外觀眾詬病。微短劇&&方可以借鑒國內已有成熟經驗,結合海外細分市場的實際情況優化付費模式,提升用戶在應用程序停留時長,採取多種方式探索差異化廣告投放和內容分發模式。

  持續優化製作成本。中文在線日前公布的財報顯示,其旗下負責運營的某海外子公司2023年雖然營收同比增長87%,但凈利潤僅有24.42萬元,高投入、低回報的業績與外界想象的暴富神話相去甚遠,凸顯了海外微短劇流量投放成本以及製作成本“雙高”的問題。據報道,在北美地區拍攝一部50集至100集的短劇,投入成本在8萬美元至30萬美元左右,是國內的3倍至6倍,而流量投放成本甚至佔到總成本的80%至90%。針對此,微短劇“出海”相關方可探索綜合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革新微短劇生産和傳播方式,推動資源跨&&互換及共享,提升爆款命中率和收益率,深挖IP資源變現潛力,在追求品質的同時降本增效。(康薇薇)

【糾錯】 【責任編輯:周靖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