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問有什麼,要問沒什麼!”
在“小家電之都”浙江省慈溪市採訪過程中,這句話始終縈繞在記者耳畔。
自信源於底氣,底氣源於實力。慈溪,地處東海之濱,杭州灣南岸,是中國最大的小家電産業集聚區之一。當地的小家電産值高達千億元,在浙江省縣域經濟中排名第一。
得益於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強大的産業鏈支撐,當地小家電企業形成了特色産業集群,飲水機、電熨斗、取暖器等諸多品類的産量已成為全國“第一”。
“鍛”造勝勢:多品類問鼎全國“第一”
包括空氣炸鍋、榨汁機、電吹風等在內的小家電近些年頻頻“火出圈”,因物美價廉、能快速提升生活幸福感而備受消費者青睞。這些小家電很多都來自同一産地——慈溪。
位於慈溪市周巷鎮的月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月立集團”)是一家個人護理小家電龍頭企業。記者在月立集團生産車間看到,在工人嫻熟操作和緊密配合之下,包括電熱元件、開關、外殼等在內的七八十個小零件,在一刻鐘時間內,便被組裝成一台造型時尚、風力強勁的電吹風。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吹風製造工廠之一,月立集團電吹風2021年銷量達1092萬台,2022年是1314萬台,同比增長20%。2023年前三季度達1132萬台,在行業內名列前茅。
電熨斗、挂燙機、早餐機、空氣炸鍋……在熨燙類小家電龍頭企業卓力電器集團有限公司的産品展&上,各類功能各異、造型精巧的小家電讓人目不暇接,其中電熨斗年産量高達2000萬台,位列全球第一。
主要生産電風扇、取暖器等兩季産品的寧波寧達電器有限公司位於慈溪附海鎮,公司總經理余輝説:“公司一直做兩季産品,深挖細分市場。以取暖器為例,我們會和歐洲客戶進行深度合作,公司發揮好研發生産優勢,歐洲合作夥伴做好品牌維護,大家共同開發差異化産品,提升産品附加值和競爭力,擺脫低價競爭怪圈。”
不管是空氣炸鍋、挂燙機等電熱類産品,還是電風扇、榨汁機等電動類産品,亦或是年輕人追捧的各種智能産品,慈溪的小家電種類幾乎無所不包。有從業者接受採訪時調侃説:“不要問慈溪有什麼小家電,要問沒什麼。”
當地政府積極引導産業發展並在資金、土地等方面提供服務保障,慈溪小家電企業堅守實業並持續精進,緊跟市場需求不斷推陳出新,小家電品類不斷豐富,市場規模加速擴大。
目前,慈溪市有家電整機企業近2000家,配套企業近萬家。據統計,慈溪家電産品涉及30多個系列上千個品種。其中飲水機、電熨斗、取暖器等産品産業已居全國領先地位。
“這些家電企業分佈在全市的各個鄉鎮,各個區域之間的産品分佈各有側重,形成良性的錯位競爭的發展局面。”慈溪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黨委副書記許聰告訴記者,在慈溪“3+3+X”新型製造業體系中,家電産業是最大的支柱産業,産值超千億元,已形成具有強大競爭力的特色産業集群。未來,慈溪將加快精益生産、智能製造步伐,全力打造全球智能家電創新中心。
“鏈”出優勢:一小時就能購齊零部件
在慈溪,製造一件小家電,不到1小時便可在當地找到全部零部件。一些企業主還稱,不要説1小時找齊零部件,一個配件都可以找到好幾家供應商,打個電話就能送貨上門。
對於電動類小家電來説,電機就像“心臟”,重要性不言而喻。已在電機領域深耕30年的寧波九菱電機有限公司董事長金鵬偉認為,專注主業是第一要務,企業要瞄準專精特新方向持續努力,開拓創新,精益求精。基於這樣的發展理念,公司大力引進先進技術和專業人才,不斷擴大技改投資,添置先進的生産線和檢測設備。
隨着家電行業的發展和升級,智能化趨勢愈發明顯。為了給慈溪小家電裝上靈活的“大腦”,寧波雲圖半導體有限公司應運而生。“我們擁有自己的封裝廠,主導産品是MCU芯片。從芯片的設計、生産到封裝測試,都是自己完成。公司可以為小家電企業的設計研發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包括芯片、算法、軟體,讓家電企業專注製造環節,發揮製造優勢。”公司總經理鞏濤説。
對於一件小家電來説,“頭腦”好使、“心臟”強勁、“骨骼”剛健,都決定着産品的科技含量和性能品質,而消費者看重的高顏值、美造型則對工業設計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慈溪大業工業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龔川看來,小家電産品已經從單一競爭演化到多方位競爭,不僅要好用,還要好看,更要滿足使用者的個性化需求。好的工業設計能大大提升産品附加值。
如何幫小家電企業在紅海中闖出一片藍海,是賽億明弘(寧波)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韓超群每天都在思考的問題。據他介紹,公司在立足外貿出口綜合服務基礎上,持續優化國外市場直採業務和供應鏈金融。同時,通過與央企合作進行積分兌換、布局社區物業管家、做活社區夫妻店等多種途徑,為小家電企業拓寬國內市場銷路。
在慈溪,已舉辦18屆的中國慈溪國際家電博覽會吸引着全世界客商和消費者的目光。負責博覽會舉辦運營的寧波新辰會展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少尉説,慈溪國際家電博覽會已成為慈溪小家電重要的展示窗口和宣傳&&,今後要不斷增強品牌形象展示、新品發布及産品交易等功能,為小家電産業發展聚勢賦能。
為了推動家電産業向價值鏈中高端躍進,當地政府制定了《慈溪市建設全球智能家電創新中心行動方案(2023-2025)》,啟動實施創新能力提升、品牌質量提升、企業梯隊培育、公共服務能力提升、營銷渠道拓展、産業鏈有效投資、“新電商”企業培育、“騰籠換鳥”産業治理等八大工程。
“喚”出大勢:被倒逼不如主動出擊
由於市場競爭加劇和行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加上全球經濟放緩、外需不振導致外貿訂單減少,慈溪的小家電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
被倒逼不如主動出擊。一些小家電企業緊跟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趨勢,順應功能多樣化、外觀顏值革新化、使用便捷化的市場需求,加大創新力度,積極打造自主品牌。
“500萬元”“1億元”“2億元”“3億元”,這組數據是月立集團旗下個人護理小家電自主品牌“小適”2019年至2022年連續四年的銷售業績。這組亮眼的數據,讓外界看到國內個人護理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也堅定了月立集團加快轉型升級和做強自主品牌的信心。
為了贏得市場把握未來,月立集團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戰略,全力打造MES智能工廠,不斷向數字化和智能化運營轉型。
“創建自主品牌才能增強自主權、話語權和定價權,也是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2022年公司産品的內銷佔比25%,2023年爭取突破30%,未來內外銷要達到各佔50%。”月立集團財務總監魯萍説。
在外貿代工模式下,小家電企業更多專注生産製造環節,而想要拓展國內市場,跨境電商和推廣自主品牌時,沒團隊、少經驗、不自信,不知道選擇什麼樣的渠道,主推什麼産品,是很多小家電企業碰到的共性問題。
對此,寧波星電互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家電生態圈發起人余雪輝建議,企業要增強洞察用戶需求的能力,與電商&&和專業團隊合作,實現産品快速迭代和升級。用爆品去驅動,用品牌來沉澱,最終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冷靜不悲觀,奮發不躺平,做精産品、抱團借力,積極擁抱新電商新渠道”。
徐少尉認為,小家電的産品創新和品牌塑造需要“人”“貨”“場”三個要素同時發力。企業經營者尤其是掌舵人需要轉變發展理念,不能僅盯眼前利益,更要具有長遠眼光,從品牌積澱中增強企業的發展動力和競爭優勢。
為了強化品牌建設,慈溪市政府正在通過實施“新特優工程”和“名牌工程”,鼓勵大企業利用品牌優勢,借助本地企業做全産品線,做大品牌規模,提升品牌知名度。
面向未來,慈溪小家電産業將沿着智能綠色化、創意時尚化、産品品牌化的發展方向不斷向價值鏈中高端躍進,在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過程中為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