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1日電(朱家齊)數字化是引領未來發展的新浪潮,教育與數字化的碰撞,必將推動教育發生深刻變革。為進一步推進教育信息化,深入研討教育數字化的實施落地,9月1日,英特爾聯合新華網以“智慧教育 連接山海”為主題,在新華網媒體創意工場舉辦“科技創新助力教育數字化轉型研討會”。
教育數字化推動鄉村教育振興
在研討會上,教育部教育技術與資源發展中心(中央電化教育館)大數據與評價應用處處長陳偉玲&&,鄉村教育振興是教育現代化的關鍵環節,在提升鄉村地區教育數字化水平,助力鄉村振興工作推進過程中,英特爾(中國)與教育部教育技術與資源發展中心有着多年的良好合作。在聯合啟動相關智能互聯項目合作中,中心通過搭建科技創新企業與學校的橋梁,促進前沿技術及時觸達課堂,助力教育教學提升。在合作當中,為中西部薄弱學校提供設備和應用支持,有效提升了師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創新意識實踐水平。
陳偉玲強調,發展數字教育對於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建成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至關重要。通過進一步探索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深度應用,對於強化大數據賦能教育教學,滿足師生的個性化需求,促進鄉村教育跨越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新華網首席營銷官徐明偉在致辭時&&,教育數字化不僅意味着要把教育資源傳輸到每個人,更為重要的是讓教育和學習資源適合每個人的學習與成長。與此同時,為了完善好教育數字化這一過程,需要教育界、政府、企業等各方人士共同努力,推進教育公平,彌合城鄉教育“數字鴻溝”。
教育同數字化的融合是一個逐漸發展演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英特爾一直如影隨形,不斷解鎖新機遇,為教育的發展注入科技動能。在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市場營銷集團市場部總經理呂冬看來,數字化進程顛覆了傳統的課堂教學,隨着教育轉型的不斷深入,新理念、新形態、新模式需要更多的新手段、新方法作為支撐。作為多年來深度參與並支持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科技企業,英特爾秉持“深耕教育擁抱數字化未來”的理念,不斷加速數字化進程,為數字化教育提供支持,共同打造數字化的未來。
在回顧英特爾同教育部教育技術和資源發展中心共同發起組建的智能互聯教育合作共同體時,呂冬&&,以教育行業的需求為基準,以創新釋放先進的技術潛能,英特爾利用數字化手段解決教學和管理方面面臨的實際問題,推出了一系列從雲到端的解決方案。希望用科技的力量為鄉村振興、鄉村教育提供力量,讓鄉村的孩子們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發揮教師的教育數字化主角作用
研討會上,“全國最美教師”、貴州省望謨縣實驗高中副校長劉秀祥帶來了“我願做大山深處孩子的守夢人”主題發言,他結合自身求學和助力家鄉教育實踐的親身實例,提出教育在推動鄉村振興方面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隨着我國脫貧攻堅圓滿收官,教育設施也得到極大改善。如何能夠讓山裏的孩子在大山深處就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讓他們有一個更好的出路和更好的選擇,是自己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所應當長期思考的問題。
劉秀祥進一步説,教育提升的關鍵不在“硬體”,而更在於“軟體”,教師決定了教育的高度和教育的質量,以“雙師”課堂為代表的智慧教育模式正在突破地域阻礙,讓身處大山裏的孩子也能感受城市的教學,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國家開放大學講師王宇&&,當前,我國的教育數字化正處於“快速發展期”,也是“全面推廣期”。作為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教育數字化除了技術和設備上的提升,更是意識和組織上的轉變。隨着智慧校園、智慧教室的數量不斷增多,教育數字化早已滲透到教學研、管、評各個層面,如何全面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讓技術和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這是作為一線教師、教學管理者和教育企業共同需要思考的問題。
王宇&&,通過開放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像雙師課堂這樣的實踐,有助於鄉村地區教育質量的提高。同時他還認為,AI技術、虛擬倣真手段也能為鄉村教育賦能,特別是在推進教學與評價個性化、系統化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希沃高級副總裁徐樂萌&&,在推進教育數字化的實踐進程中,數字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仍需深入,如何讓教師成為數字化時代數字工具的使用者、數字化學習産品的創造者,構建一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數字教育生態,是教育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一大挑戰。
戴爾科技教育行業高級顧問王凡&&,近年來,以5G、大數據、雲計算包括現在的人工智能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為彌合教育“數字鴻溝”做了很好的鋪墊。這些新技術在實驗類課程當中的應用效果更為顯著,對於鄉村學校來説,通過虛擬現實技術,開發中小學生實驗相關課程,實現鄉村校園的數字化建設。
隨着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教育領域數字化轉型的不斷推進。以英特爾為代表的科技企業,堅持以科技服務教育,致力於數字化技術的研發和在教育場景中的應用,賦能教育數字化戰略。本次研討會上,眾多業內專家學者、行業領軍人物從當前數字教育方面所開展的實踐和探索出發,共同研討如何利用科技創新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