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不斷“破圈”,B站為“寶藏up主”創造良好生態-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7/11 09:02:55
來源:新華網

傳統文化不斷“破圈”,B站為“寶藏up主”創造良好生態

字體:

  新華網北京7月11日電(穀雨)“弓手冬郎”是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的UP主(上傳者)。曾經作為傳統弓項目運動員的他,是傳統兵器的愛好者,視頻內容多以名著解讀、古代軍事、歷史科普為主。因為生動有趣的語言、通俗易懂的講解、深入淺出的思考,他的視頻累計了上億播放量,引得粉絲頻頻“催更”。

  7月9日,“弓手冬郎”來到了陜西西安,參與了“秦俑裏的中國”直播活動。在參觀秦始皇陵時,“弓手冬郎”與文物修復工作者進行深入交流,挖掘兵馬俑挖掘工作背後的故事,分享各類關於兵馬俑的“冷知識”,讓觀眾沉浸式感受人文科學的樂趣。

  據了解,“秦俑裏的中國”是“何以中國 寶藏少年問陜西”直播活動的其中一場。該直播活動是“盛世中華 何以中國”網上主題宣傳活動的重要環節之一,由寶藏UP主和陜西廣電融媒體集團(&)主持人一起組成“寶藏少年團”,通過直播探尋“何以中國”的陜西答案,其餘四場分別是“瓷器裏的中國”“壁畫裏的中國”“‘秦’聲樂舞裏的中國”“服、茶裏的中國”。

  在本次活動上,還推出了由B站UP主中國boy、排骨教主、易言和洛天依演唱的歌曲《寶藏少年》,在歌曲中感受年輕群體對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努力探索與美好願望。這意味着,在B站良好內容生態的加持下,開放、包容、參與、互動的傳播理念與技術手段,正讓更多年輕人願意敞開心扉,在擁抱傳統文化的同時,通過自己的方式“整活兒”,在玩出“新花樣”中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生機。

  創新讓傳統文化散發出新光芒

  手工復原三星堆黃金面具、自學榫卯耗時150天打造一座“故宮亭”……在B站,像“弓手冬郎”這樣的寶藏UP主還有很多。借助新生力量重塑表達空間,激發創意潛力,互聯網正不斷降低用戶走近文化和文化傳播的門檻,年輕人正在用各種方式表達自身對於傳統文化的理解。

  近兩年,嗩吶在互聯網上越來越火。傳統的嗩吶演奏,多與古舊風俗有關,年輕人多感到陌生。參與本次直播活動的寶藏UP主“渾元Rysn”(以下簡稱“渾元”),來自B站“嗩吶區”。渾元用嗩吶高亢明亮的音色、歡快奔放的節奏,融合國風、漫畫、游戲等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流行音樂類型,創作了百餘首讓網友捧腹大笑的作品,《元 輔 導》等作品甚至達到了站內千萬級別播放量。

  渾元也因此連續兩年獲得了B站“百大UP主”。在2022年的頒獎禮上,粉絲紛紛寄語:“一開始我也沒有想到,只憑一把嗩吶,你居然能搞出那麼多花頭…”“你好像在用嗩吶,玩一種很新的東西,也改變不少人對這種傳統樂器的認知…”在高超技藝的基礎上,渾元的“新玩法”,通過嗩吶的表現張力與流行元素相結合,讓年輕人重新認識了嗩吶這一傳統樂器的同時,也讓傳統文化散發出新光芒。

  事實上,琴棋書畫、戲曲曲藝、傳統工藝、武術搏擊、古風民樂等“國風”內容逐漸成為備受年輕一代關注的熱門創作領域,在簡易化、趣味化、通俗化的內容創作改造下,在用戶中得到了積極反饋。如今,年輕人更喜歡通過互聯網吸收養分,“視頻化”也給文化傳播帶來新機遇,“國風”熱潮不斷也折射出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渾元等寶藏UP主的“破圈”,也從另外一個層面説明,他們對於傳統文化的熱愛並不是流於表面,而是通過自己認真的研究、學習並理解傳統文化,憑藉視頻、動畫等現代化傳播手段,運用年輕人易於接受的表達方式,富有創造力和生命力的演繹傳統文化之美。

  融合推動網絡文藝推陳出新

  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有2.74億用戶在B站觀看過傳統文化的視頻內容,總播放量達到120億,這些視頻大部分也是由年輕UP主們創作。在B站,創作中國風的音樂、舞蹈、漢服、傳統手藝等種類視頻的UP主有44.6萬人。

  UP主“碰碰彭碰彭”就是其中之一。她7歲開始學習古箏,大學考入武漢音樂學院中國器樂係,畢業後在法國進修。因為熱愛傳統文化,她身着漢服帶着樂器走在法國的大街小巷,演奏中外名曲吸引大量觀眾圍觀。

  “碰碰彭碰彭”為此堅持了四年,在B站上發布了接近300個視頻,累計播放量達到接近4億。她最為“出圈”的兩個作品是《十面埋伏》和《SEE YOU ANAIN(再次見你)》,只為表達“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而在她指尖流淌的不僅是音符,更是閃閃發光的中國傳統文化。

  用視頻讓傳統文化“出圈”,讓傳統文化不斷迸發出新能量,被更多年輕人看到接受並喜愛。對於90後、00後來説,他們對傳統文化有着天然的喜愛。他們親眼見證了中國的高速發展,對中華傳統文化有着發自內心的認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何更好地保護、傳承、創新、傳播,年輕UP主們在不斷嘗試與探索中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去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指出,運用互聯網新媒體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網絡傳播。未來,更應當探索互聯網與傳統文化的有機結合,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增進文化認同,才能更好滿足更多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據悉,7月9日在陜西西安舉辦的“盛世中華 何以中國”網上主題宣傳啟動儀式上,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青少年群體中綻放的傳承發展力量等話題,嗶哩嗶哩董事長兼CEO陳睿啟動儀式上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和體會。

  “年輕人是弘揚和發展傳統文化的基礎。只要年輕人喜歡傳統文化,它就一定能延續下去,否則它的歸宿就只能是博物館。而讓年輕人喜歡傳統文化的方法,就是讓他們自己去了解和創作,自發成為傳播者。而B站作為&&方的義務,就是保護好年輕人的創作熱情,讓他們的優秀作品被更多人看到。這對B站來説,是一件順勢而為的事,因為年輕人本來就熱愛傳統文化。”陳睿説。

  圖片為嗶哩嗶哩董事長兼CEO陳睿

  在直播、短視頻逐漸融入日常生活的今天,推動中華傳統文化內容向更廣闊的領域拓展和深耕,已經成為必然趨勢。中華傳統文化蘊含着無限生機,創作者可以從中萃取精華,而互聯網帶來的“新表達”,也為傳統文化的傳播注入新活力。這些全新的內容創作,在豐富文化生活的同時,更是增強了年輕一代對於中華優秀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還將有更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內容,借助B站等視頻載體,被受眾所喜愛。

  

  

  

【糾錯】 【責任編輯:周靖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