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視頻科普昆蟲:10歲小學生有20萬粉絲,學校準備為他開社團-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6/02 11:15:39
來源:新京報

在短視頻科普昆蟲:10歲小學生有20萬粉絲,學校準備為他開社團

字體:

  昆蟲愛好者張赫奕的童年是幸運的。

  4月底,他和幾位昆蟲學者去了婆羅洲。這裡擁有全世界約10%的熱帶雨林,平均每個月都會有幾個新物種被發現。僅僅是世界上最大的16種花,這裡就有3種。

  在這個無數昆蟲愛好者嚮往的地方,他看到了新的竹節蟲品種“伏地魔”。竹節蟲,又稱䗛(xiū),全世界約有2500種,是張赫奕最感興趣的昆蟲。除此以外,他還很喜歡螳螂。

  眼前這只“伏地魔”的花紋與樹榦高度匹配,偽裝起來時,腿和觸角一起並攏向前,乍一看,就是一根樹枝。對着鏡頭,張赫奕一邊解説,一邊展示“伏地魔”蝴蝶般的翅膀。

  在現實生活中,張赫奕是深圳市卓雅小學四年級學生。在網上,他叫“柒柒”,是小有名氣的抖音科普作者。

  去年8月,他在手臂上展示了一隻綠椒竹節蟲,又名“齒臀䗛”。介紹時,一隻枝狀竹節蟲爬上了他的頭,他緩緩捉住它,對着鏡頭介紹,這是“長肛䗛”。後來,視頻出圈,張赫奕被廣泛關注。

  與之相熟的抖音科普作者小陽認為,是自由的家庭氛圍允許柒柒對昆蟲産生熱愛。

  柒柒的母親蔣文娟説,她原本怕蟲子,關注到兒子的興趣後,她卻允許他在家養蟲。再後來,他家陽&容納了澳洲寬腹螳螂、中南擬睫螳螂、刺花螳螂、中華巨扁鍬甲、幽靈竹節蟲……

  為了讓兒子能學會“輸出”,蔣文娟為他拍攝抖音短視頻。漲粉算不上快,但家人都很滿意,借助抖音的智能推薦功能。總有同樣喜愛昆蟲的孩子家長找到他們,希望一起去野外採集。

  小陽自幼喜歡昆蟲。雖然大學選擇了自動化專業,但做昆蟲科普的願望愈發強烈。因為,他逐漸發現,自己的人生觀竟然也被昆蟲塑造着。

  現在,在抖音創造的昆蟲世界裏,他們編織着自己的“意義之網”。

張赫奕在展示一隻螳螂。圖/受訪者提供

  愛上昆蟲

  媽媽蔣文娟隨時觀察兒子的愛好。

  有一段時間,兒子愛看動物。比如恐龍、貝殼、蘑菇。蔣文娟給他買來大量科普書,還幫他找來紀錄片。

  因為不玩電子游戲,柒柒從小都對書上的事物更有興趣。疫情期間,他把有關昆蟲的書翻了一遍又一遍,一有空就去樓下花園抓螞蚱。

  和那些主張“去電子化”的家庭相似,柒柒家的客廳就是書房,陽&就是“昆蟲角”。每天,父母陪着他閱讀,玩蟲。

  有一天,柒柒突然對蟑螂産生了興趣。深圳的蟑螂令人避之不及。蔣文娟也擔心,蟑螂有毒有細菌,還可能咬人。但柒柒的興趣似乎停不下來,他每天都要找來不同的蟲子給媽媽展示。

  後來,柒柒提出想在家養蟲,外婆聽説立即反對。但因為媽媽的支持,柒柒如願以償。

  夏天,鳴蟲早早地叫個不停,柒柒睡得香,聽不見,但大人們卻被吵得睡不着。

  為了安撫外婆,柒柒時不時地給外婆解説從外面撿回來的蟲子,比如從福建撿回來的鍬甲,從深圳本地捕獲的蝗蟲和螳螂。他還養過紫莖甲、黑魔鬼竹節蟲、玉斑鳳蝶。久而久之,外婆也接受了。

  有天早上,柒柒照常去察看他養的蟲。而一隻名叫刀刀的螳螂卻突然一動不動,柒柒仔細查看,發現它已經死了。與刀刀的初見時,它啃着他的手不放,啃到破皮。但柒柒還是將它帶回家照料。這是他第一次養蟲子。刀刀死後,柒柒哭了,他把刀刀埋在樹下。

  後來,他開始學做昆蟲標本。標本要消耗許多精力,比如昆蟲的翅膀,它非常脆弱,稍微不注意就會破損。蔣文娟發現,在這個過程中,兒子的專注力又增強了。在此之前,他可以觀察昆蟲長達一兩個小時。

  愛上昆蟲後,柒柒在墻上貼了一張世界地圖,他要確認不同昆蟲的分佈,還時不時地模仿着畫一下五大洲、四大洋。

  為了接觸更多昆蟲,父母每個周末都帶他去離家1公里的塘朗山郊野公園。在這座公園,他看到過五六十種昆蟲。

  他們還去過全國多個省市,觀察了超過1000種昆蟲。他們不停參加昆蟲展、夏令營。第一次,他們也不知道怎麼找夏令營,於是在網上搜關鍵詞,最後找到一位北京老師組織的夏令營,去浙江麗水。在挑選民宿時,蔣文娟會特地查看評論,如果提到有蟲子,她就會優先選擇。

張赫奕穿着“長大當昆蟲學家”字樣的衛衣。圖/受訪者提供

  抖音説蟲

  現在,@柒柒的昆蟲世界 已經有了將近20萬粉絲。柒柒既會在鏡頭前科普“如何分辨蟋蟀、螞蚱、螽斯、紡織娘”,也會分享自己在戶外尋蟲的經過。

  2021年4月,為了鍛煉兒子的口才,蔣文娟拍了第一條柒柒講蟲的抖音視頻。

  在那條視頻中,柒柒詳細介紹了“偽裝大師”——黑魔鬼竹節蟲。這只通體黑色的竹節蟲攀在綠色植物上,不動時就像枝條的一部分。柒柒講解到,它來自秘魯北部偏遠山區,被發現是在2005年,它曾經瀕臨滅絕,但因為人類繁殖圈養,它滅絕的危險大大降低。

  平時,蔣文娟會要求他把在學校學過的知識講給她聽。柒柒讀一年級時,很多生僻字不認識。蔣文娟會先查字典,再讀給他聽。他們還一起去圖書館讀書,如果柒柒説“媽媽,你再講一遍”,蔣文娟就會把書買下來。

  發第一條昆蟲視頻時,評論區大多數都是柒柒家的好友,大家拿他的唇色打趣,也有人讚嘆大自然的神奇。也是在那天,一位網友呼叫了 @小陽的昆蟲世界,這是一位有兩百多萬粉絲的抖音科普作者。

  蔣文娟回應這位網友,他們是小陽的忠實粉絲。第二天,小陽給柒柒留言點讚。

  在小陽的視角裏,寬鬆的家庭氛圍包容了柒柒這名昆蟲愛好者。前段時間,蔣文娟專門帶着柒柒去福州找小陽。面對網上摯友,柒柒滔滔不絕地講述自己的見聞。

  小陽發現,柒柒不僅對昆蟲知之甚多,還很謙遜。他見過一些熱愛昆蟲的孩子,面對感興趣的話題時,會爭搶着表現,但柒柒不是。“我印象中他很少會去攀比。”小陽感慨,這一定與他寬鬆的家庭氛圍關係很大。

  小陽是90後,對昆蟲的愛好始於外婆讓他用蠶蛹去喂螳螂。他説,從那以後,同學看到可疑的小蟲子都會叫他去辨認。

  但在12年前,他上大學時,因為疑慮未來的工作方向,最終沒有選擇與昆蟲相關的專業,而是選擇了自動化。

  畢業後,他進入北京一家公司做軟體類管培生。但他對昆蟲的熱愛從未消減,於是通過小社群&&到了一些研究昆蟲的科研人員。最終,他發現這門專業與他想象中不同——研究者只專注於某一個物種,且終身都在研究這個物種。

  “垂類的研究,非常非常垂,包括它的基因,它的抗藥性,各方面的。即便是分類學,也很垂。”小陽承認,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前些年,他發現身邊很多人在玩抖音。出於熱愛,他開設了抖音賬號,用來講昆蟲。他發現,抖音的傳播效率遠高於線下。

  他的得意之作是一條介紹“蘭花螳螂”的短視頻,三隻螳螂在他手指上跳躍,“比鮮花還要漂亮”。後來,這條視頻獲得了143萬個讚。

  現在,小陽的粉絲超過200萬,但他認為,更重要的是,他結識了越來越多的蟲友。

小陽在展示一條差點被當做劇毒“竹葉青”打死的綠瘦蛇。其實綠瘦蛇無害,小陽把它養到現在。圖/受訪者提供

  結識蟲友

  “好樣説蟲子”就是小陽在福州的蟲友之一。11歲的倪皓洋名字諧音“好樣”,在2020年疫情期間,他的媽媽開始用手機記錄他解説昆蟲的視頻,併發布在抖音。

  皓洋的媽媽記得,兒子最初把蟑螂叫做“小鬍鬚”。到了飯點,小鬍鬚從竹椅附近冒出來,看到蟑螂的觸角晃來晃去,皓洋告訴媽媽,它很可愛。外公見狀,帶着皓洋偷偷養了幾隻。趁着媽媽上班,他們還去公園附近找來蟲子和魚。

  後來皓洋對蟲子的興趣讓媽媽有些“崩潰”。但媽媽選擇了支持。福建的生物種類異常豐富,現在,一到節假日,皓洋就出去找蟲。

  皓洋的媽媽也允許他在家養蟲。他能悉數自己養的品種:蘇門答臘巨扁鍬、美他利弗細身赤鍬甲、中國大鍬、台灣大鍬、無皺環鍬……他看著鍬甲從白白嫩嫩的螃蠟不斷變大,最後化蛹,在蛹裏變成一灘“水”,經過基因盤重組,流質又變成堅硬的鎧甲,羽化而出。

一隻竹節蟲爬上了皓陽的臉。圖/受訪者提供

  今年5月的最後一個周末,皓洋又和朋友們去野採。他們的目標物種是四川星天牛。這種蟲子長鬚、外殼泛綠,帶白色星斑。倪皓洋用手捏住蟲身,對着鏡頭解説。

  到了小溪附近,水流湍急,他小心挪開石塊,捉住一隻正要蹦走的灰綠色青蛙。這叫武夷湍蛙。他嘴裏唸唸有詞:“好看,還可以。”

  皓洋的師傅綽號“大王”,抖音賬號叫“蟲林野趣”。對於小徒弟皓洋,他讚不絕口。皓洋隨大王去武夷山野採時,大王看到,“他眼裏真的有光”。

  “大王”從小生活在南平山區,玩蟲三十多年,是國內昆蟲愛好者中的知名人物,曾以自己的名字為一類昆蟲命名——“劉鵬宇深山鍬”。

  對於自主命名這件事,他解釋,一些愛好者具備專業知識,也有能力界定新種類。有時他會幫忙指導,發表一些新物種。

  在他的童年時期,玩蟲這件事一直得不到家人理解。但他執着地在床底下養魚、養蝌蚪,還把蟲子藏在書包裏、被窩裏。為了堅定立場,他甚至曾用半個月時間,試圖用胳肢窩孵雞蛋。

  國內的科普起步較晚,萬事開頭難。他認為,在抖音上,這件事可能變得簡單。

  這些年,他親眼見證,人們對於昆蟲的認知發生了變化。“不只是能不能吃,好不好吃的問題,就是真的可以改變一些人對自然之物的看法。”

  科普回饋

  蔣文娟感到欣慰,在昆蟲領域,柒柒的知識儲備是超越父母的。在視頻中,柒柒的&詞不只是介紹昆蟲本身,還會介紹源起、分佈、特性。而通過抖音短視頻,柒柒也認識到很多本地的蟲友,大家相約去戶外活動。以上種種,讓柒柒收穫了一些戶外品牌的青睞。

  或許,對柒柒來説,他最大的成就是帶動了父母。在他“出圈”後,媒體去他家中採訪,蔣文娟當場允許一隻壁虎爬到自己胳膊上,並向來者介紹,這叫“睫角守宮”。

柒柒在介紹一隻竹節蟲。圖/抖音號 @柒柒的昆蟲世界

  在與網友交流時,也有家長對蔣文娟&&過對於孩子融入學校的擔憂。畢竟,喜歡昆蟲的只是少數人。柒柒媽媽對此並不焦慮。因為在兒子的帶動下,班上的同學對昆蟲都有了興趣,經常去他家參觀。這個夏天,他還因為講蟲子被評為優秀少先隊員。

  去年10月,卓雅小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學校已經開設了觀鳥社團。了解到張赫奕同學的愛好,學校也會針對學生多樣興趣開設相應的社團,支持更多孩子們探索大自然。

【糾錯】 【責任編輯:周靖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