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諮詢陳果:企業與社會共同努力推動數實融合-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2/21 17:21:18
來源:新華網

波士頓諮詢陳果:企業與社會共同努力推動數實融合

字體:

  新華網北京2月21日電(趙秋玥)2月20日,阿里研究院主辦的“數實融合的第三次浪潮”——2023新經濟智庫大會,邀請十余位來自學術界、産業界和諮詢界的頂級學者、專家和企業家齊聚一堂,圍繞“數實融合的第三次浪潮”這一話題,展開思想和觀點的深度碰撞。

  波士頓諮詢Platinion董事總經理陳果以《數實結合的中國視角》為題進行主題演講。他認為,中國數實融合具有優勢,特別是中國的數字治理機制,能夠更好地平衡各方利益,實現社會利益的最大化。

  以下為陳果演講主要內容整理——製造業應用信息技術並不是新話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計算機開始應用到企業管理中;到八九十年代,企業信息系統已經取得長足發展。但是,不同於此前的企業信息化,今天講數實融合,不僅是企業數字化轉型,更重要是企業應用數字化技術重塑各行各業、社會乃至國家經濟。那麼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的發展體現了什麼樣的特色?

  中國的企業信息技術應用發軔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企業軟體大約是2000年前後開始出現。中國企業數字化訴求十分迫切,且改革開放四十多年就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超過百年才走完的工業化道路,快速變化的經濟和管理環境下,大量企業依然快速提升。這個過程中,有望打造半標準化的企業數字化&&,並通過中國相對便宜的IT交付資源,形成獨有的業務組合模式,實現企業的數實融合,最終打造出中國特色的數實融合。

  數實融合需要企業和社會的雙向努力

  數實融合共有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企業內部的數字化,第二個層面是通過&&銜接不同企業內部的數字化能力,即賦能前端,銜接全社會的價值鏈和價值網絡,第三個層面是以&&為基礎重塑商業和價值鏈。

  從這三個層面來看,數實融合不僅是單體企業的數字化,更重要的是企業和社會的雙向努力,全社會更好地協調生産關係和利益關係。今天倡導推動産業互聯網發展,本質就在於企業和企業之間的利益關係。

  EDI這個概念已經進入中國大概二三十年了,事實上中國很早就建立了數據交換的標準,政府也為推動這一工作做了不少努力,但是跨企業之間數據交換的效率仍然非常低。原因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因為整個社會的透明度和標準化問題。例如,傳統商業模式下,消費品企業的渠道體系不透明,一個重要原因是渠道之間的利益是割裂的。所以儘管前些年阿里等提出了新零售概念,但是新零售對於企業來講,不僅是用戶從線下到線上,更重要的是企業如何實現渠道之間的利益打通,重新分配渠道利益。

  對於企業來説,數實融合不僅是自身的數字化,機會還在於開放、連接和創新。企業開放鏈結社會資源,這種模式在國內越來越多。

  以製造業的物流業務為例。傳統製造業離不開物流,不管是原材料進場,或産成品分銷到全國,過去可能要管理自有車隊或外部運力,要做運輸計劃和調度,要管理運單、倉儲物流,甚至還要做運費結算等等。今天,隨着全社會數字化,企業的運輸、運單都被數字化,從全社會層面來看,如果有一個中間的物流服務連接&&,對接企業的需求和外部的物流資源供給,這樣企業的整個端到端的物流過程,從計劃到執行,最後到支付,都可以實現數字化管理,進而實現數實融合的對接,講實體製造業通過數字化&&,連接到開放的社會資源。

  數實融合“通天塔”為何中國能實現

  今年春節期間有部很火的電影——《流浪地球2》。電影中有一部能夠從地面直達太空的通天電梯,非常震撼。這讓我聯想到“通天塔”的故事。之所以“通天塔”最終沒有建成,是因為不同種族有語言差異,人與人溝通很困難。

  從企業到産業到全社會的數實融合,其實是社會的利益重塑,有些類似建造“通天塔”。以醫療衞生領域為例,這個領域實現互聯有很多環節,比如每個醫院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統,醫院與醫院之間也互相不通。所以現在國家在大力倡導醫聯體,還有區域的醫衛&&,希望能夠打通醫院和醫院之間的數據。除了醫院,藥廠、政府都有自己的數字化的系統,還有像醫藥物流公司、健康險金融服務等參與方。

  要建立一個統一的系統,實現社會利益最大化,需要各個&&之間像通天塔一樣,不僅僅是協調語言溝通問題,更要協調利益問題。

  

【糾錯】 【責任編輯:周靖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