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元春:“元宇宙”將會推動科研創新-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1/19 11:30:50
來源:新華網

史元春:“元宇宙”將會推動科研創新

字體:

  此前,清華大學計算機教授史元春作客阿里研究院,參加“科技與人——元宇宙跨界對話”,與技術專家和科幻作家一起討論“元宇宙”。

  史元春認為,“元宇宙”還只是科幻,遠未成真。特別是“元宇宙”在用戶端的使用效果還遠沒有達到科幻小説描寫的程度。

  作為人機交互領域的專家,史元春説,人機交互是當下很多人暢想的“元宇宙”的核心技術。史元春&&,人機交互的研究就是希望實現人機共生環境中人機高效的語義交換,也就是讓機器理解人的自然而模糊的表達,能夠支持“元宇宙”中更快捷和有效的信息訪問。但目前還遠未實現這個目標。

  在回顧了信息技術近百年的發展後,史元春&&,“元宇宙”並不是創新、突破性的技術,也不是給一個已有技術帶來革命性的解決方案;而是給技術的整合和應用帶來更大可能。從這個角度看,“元宇宙”的想象空間很大。正因如此,“元宇宙”不僅成為資本大力推動的未來市場,也成為大眾熱議的話題。當然,得到更多關注和支持的“元宇宙”也會推動科研創新。

  史元春介紹,1990年代“元宇宙”(Metaverse)剛剛在小説中出現時,其中最熱門的概念是數字化身(Avatar)。作為學術術語,數字化身在計算機領域早就存在。1980年代,清華計算機系就在做語音口型的合成;20年前,團隊研製的智能教室系統中就有情感化的虛擬助手幫助教室師生順暢開展互聯有遠程學生的自然互動式的課堂教學活動;10年前,研究團隊做了多模態感知用戶狀態的虛擬寵物,可根據用戶生活工作狀態變換形態並及時提示用戶更健康生活方式;今年,清華研究團隊還開發了3D高逼真數字人技術,支撐了更個性和生動的場景和應用,但計算量巨大,目前遠不能支持用戶終端實時生成。

  結合研究實踐,史元春提出,通過建立情境任務、交互行為編碼等方面的原理,機器能在行為數據基礎上推理獲得相對更加準確的交互意圖,能有效改善觸屏操作的準確性,支持免喚醒語音交互、手勢交互、可穿戴交互設備的開發。

  她認為,“元宇宙”中的交互過程更需要優化,使得用戶能盡量直達必要的交互任務,而不需要在到達路徑上花費精力。目前,她的團隊已經針對現有成千上萬的移動應用,自動識別交互任務,建立交互任務圖譜,為當前情境中的用戶找到完成交互任務的最優路徑,為不同用戶不同場景打造更高效界面。

  對於未來“元宇宙”可能帶來的治理難題,史元春&&,信息技術是無形的,很難管控。倫理教育應該成為行業的道德規範,還要有一定的法規約束。元宇宙不是不受控的宇宙,要有一個責任體系。這種規則應該是一個體系化的考慮,包括人類、法律、社會到技術本身如何更好的應對。很多問題都是兩面的,一面是技術的高歌猛進,一面就一定是關於意義的討論和道德約束。

【糾錯】 【責任編輯:陳聽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