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智造”是阿里巴巴的新製造&&,“犀牛工廠”是阿里面向未來建設的一座數字化實驗工廠。2020年9月,犀牛智造作為服裝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探索者之一,與來自半導體、汽車、生物制藥等領域的案例一起成為世界經濟論壇“燈塔工廠”。犀牛智造致力於服務中小商家數字化轉型,通過産業全鏈路數字化改造和雲化升級,構建需求實時響應、極小化庫存以及“100件起訂、7天交付”的小單快返新模式,實現供需精準匹配和更高水平的動態平衡,促進傳統産業高質量發展。從工業時代到數字時代,製造業的挑戰在於如何實現供給導向的規模化生産向消費者驅動的定制化生産的演變,這需要全球製造加速構建萬物互聯、數據驅動、軟體定義、&&支撐、智能主導的新模式,並邁向體系重構、動力變革、範式遷移的新階段。犀牛智造的探索和實踐,展現了製造業發展的這一新趨勢。
傳統産業轉型升級面臨五大挑戰
中國傳統産業面臨的核心問題是成本快速增長、庫存居高不下、生産方式落後、産業附加值低、産能轉移加速。服裝行業是我國傳統産業面臨困境的一個縮影。
(一)從要素成本看,傳統企業成本快速增長。伴隨着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傳統産業的成本優勢不斷衰減。
(二)從經營能力看,企業庫存成本居高不下。庫存水平是企業經營能力的綜合反映,是領先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來源、價值利潤創造的基石,也是許多企業命懸一線、走向破産的導火索。一旦企業研判出現偏差,企業將面臨産品滯銷、庫存積壓、資金短缺等經營風險,大幅削弱了企業的盈利能力,也造成了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高庫存的本質是企業供給能力滿足不了市場的快速變化。
(三)從生産方式看,數字化柔性生産能力不足。數字化時代企業需求已發生了巨變,數字原住民已開始引領消費潮流,需求日益個性化、場景化、實時化、內容化、互動化,數字化重構了客戶的決策鏈路和決策體系,消費者表達權、參與權、選擇權正在崛起。高質量柔性供給能力是一種稀缺資源,企業據此將會有比較高的市場議價能力。但企業面臨的挑戰是,當企業構建柔性供給能力,打造以消費者為主導、端到端實時響應的業務系統時,目前供給端的軟體和數字化解決方案遠遠滿足不了企業需求,行業領導者紛紛自建系統。
(四)從經營效果看,數字化加速企業分化加劇。面對當前要素成本、技術進步、運營管理等各方面帶來的挑戰,企業間經營績效的差距在急劇分化。一批能夠適應千人千面、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企業經營效應越來越好。數字化能力成為企業經營績效的分水嶺。
(五)從産業布局看,産能加速向海外轉移。相對於産業價值鏈的提升,中國傳統産業生産要素成本增長的速度更快,帶來的影響是傳統産業産能加速向海外轉移,服裝出口持續減少,導致增長下滑、就業減少、製造空心化加速。
犀牛智造:探索數字化升級之路
面對服裝、3C、家裝等消費需求巨變,中國傳統産業的出路在於構建敏捷供應鏈、挖掘消費市場潛力、化解庫存風險、提升價值鏈水平,根本方向在於基於數字化重構供需關係,實現高水平的供需動態平衡。2017年成立的犀牛智造持續探索如何實現供需精準匹配,並為這場變革提供了現實樣版間。犀牛智造目前已在浙江杭州、海寧,安徽省宿州市等多地自建3個産業園、8家自營工廠,賦能支持多家中小廠家,可以為包括針織、梭織、羽絨、牛仔在內的超過70%服裝類目提供一站式柔性快反供給能力,讓服裝品牌商家大幅消滅庫存,提升競爭力。
(一)挑戰與初衷
思考今天中國傳統産業的問題和挑戰,有幾個觀察問題的視角:從現象來看,以服裝行業為代表的傳統産業面臨最大的痛點是高庫存;從本質來看,高庫存是供給能力跟不上需求的快速變化,是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滯後的結果;從結果來看,高庫存帶來的必然是低效率,被鎖定在價值鏈低端;從宏觀來看,問題的核心是如何實現供需精準匹配。
概括起來,今天服裝行業面臨的基本矛盾,是海量個性化需求與剛性供給能力之間的矛盾,本質還是給供能力不足的問題。當訂單從3個月3000件的一個訂單,演變為30個1周交付的100件訂單時,供給端如何保持比較高的生産效率?
面對這些問題,犀牛智造從一開始的初心是,基於高質量柔性産能的巨大需求,立足服裝製造業,以數字科技打造按需製造基礎設施,打造雲端智造,實現供需精準匹配。核心是實現産業發展的四個特徵“小”“快”“穩”“零”。批量“小”:生産高度柔性;交付“快”:市場反應迅速;質量“穩”:質量高度穩定;庫存“零”:供給機制靈活。
按需製造基礎設施形成的生産供應鏈方案在諸多指標上都達成了最優效果,使快返小單的交付也可以兼具規模化的效率、成本及質量一致性:
(二)犀牛智制的思路
面對傳統製造業的挑戰,犀牛智造通過構建端到端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實現供需精準匹配、高質量發展。犀牛智造生産模式給整個行業帶來的價值體現在三個方面:
對於品牌廠商而言:一是建立了比較穩定的小單快返供給能力,覆蓋從商品企劃到成衣物流的全價值鏈,提供了完整的柔性生産供應鏈能力。二是精準鎖定消費者需求,及時洞察及發現新品開發的方向,快速設計研發,並形成端到端的及時響應能力。三是由於生産、採購數字化精準管理、全程監控、資源優化,實現了定制化産品的交期可控和質量可控。
對於製造工廠而言:一是實現基於雲邊端的數字化製造普及,一站式地滿足了快返小單這樣“苛刻”的生産需求;二是實現了數字化決策,數字化驅動的每一次供需匹配都是基於精確、及時數據的全局優化結果,確保每一個動作(設計、採購、生産、質檢、配送等)背後的決策都可以最優化供應鏈整體效率。三是確保生産的高質量、高效率、低成本。
對産業轉型價值而言:一是通過對傳統中小企業的數字化改造,構建起規模化柔性生産能力,為産業整體價值鏈提升打下了堅實基礎;二是實現傳統産能與海量碎片化需求的精準匹配,是建立動態供需平衡的有益探索。
(三)方案與路徑
數字科技對傳統産業改造的核心是,面向採購、製造、營銷、零售的全産業鏈,重構市場洞察、設計打樣、生産計劃、生産工藝、排産計劃、製造執行、營銷分銷等各環節數據的流轉體系和模式,實現從物理載體的低頻、手工信息流到數字世界的高頻、自動數據流,從基於人工經驗的決策到基於數據+算法的決策,從局部系統的數據集成到端到端的數據融合,優化資源配置效率。
犀牛智造的探索在於,讓一個個中小工廠從孤島走向協作、從封閉走向開放、從混亂走向專注。犀牛智造通過重構軟體體系,依託工業互聯網、工業軟體、智能算法,打造多樣化、高質量、數字化的供需精準匹配的解決方案。
實現全鏈路數字化是實現供需精準匹配的根本途徑。數字時代傳統供需從一個緩慢僵化的機械系統,演變成一個動態演進的生物系統。只有以消費者為中心,將消費需求信息前置於新消費産生,構建端到端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基於數據洞察及時捕捉市場動向,驅動産品概念快速成型,數字化全渠道管理、搭建快反工廠,升級為定制化個性化産品,才能從根本上實現供需精準匹配。
當前,産業升級的關鍵在於全鏈路各環節每一次決策都是數據驅動的決策,構建全鏈路各類業務決策的關鍵指標、機理模型、數據價值。在這一過程中,犀牛智造面向端到端需求,基於雲邊端架構,重新開發了一套面向服裝行業的工業軟體體系,重構並打通了生産供應鏈的所有運營動作,形成了面向一個完整行業的一站式數字化生産供應鏈。支撐一站式供應鏈的背後,是一套完全原創、完整支持服裝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雲原生技術體系。
犀牛智造是一個雲端算法定義的在線工廠。在實現製造設備、産線、物料、人員等生産要素全面數字化及雲端匯聚,以及需求、設計、工藝、排産、經營、物流等管理運營系統雲端部署基礎上,犀牛智造構建了端到端的生産指揮大腦系統,實現了需求分析-産品定義-加工工藝-排産計劃-製造執行-設備工藝-車間物流-中央倉儲等環節決策指令和數據流的雲端生成和自動下發,探索端到端數據自動流動的新模式。
犀牛智造開發的這套技術體系由五大自研應用SaaS構成,為服裝行業提供了完整的雲原生工業軟體集合。這五大SaaS應用包括需求大腦(對應傳統CRM+BI功能)、數字化工藝地圖(對應傳統CAX+PLM功能)、全鏈路統籌計劃(對應傳統APS功能)、集群式供應網絡(對應傳統ERP+WMS功能)和柔性製造系統(對應傳統MES功能)。在雲端的深度集成最終確保了全鏈路每一次運營動作都可以獲得精準及時的數據,並應用行業最先進的機理模型完成優化決策。這五大SaaS核心應用包括:
1、需求精準洞察(需求大腦)解決高庫存、供需精準匹配的邏輯起點是對需求的精準洞察。服裝商品季節性非常強,傳統需求管理缺乏對於天氣、社群、潮流等多維度數據的洞察。商家選款、訂貨、營銷等決策嚴重依賴於經驗,既面臨滯銷高庫存風險,也存在暢銷補貨周期長的問題。服裝商家要解決“賣什麼、賣多少、什麼時間賣”這一類決策問題。因此,犀牛智造以數據驅動構建趨勢洞察、設計選款、快速翻單的全鏈路決策機制。
2、工藝自動生成(數字工藝地圖)當客戶需求確定後,規模化柔性供給要解決的核心是,如何快速精確處理海量需求信息,並轉化成可被客戶認可的樣衣、可被生産現場識別的工藝單。當一個企業每天接到數百種款式處理需求時,傳統依賴人工的方式已無法保證打樣和工藝的效率、質量,必須基於雲端的工藝圖譜快速高效地處理需求、推理設計意圖、推薦設計選項、沉澱實操經驗。
傳統數字化解決方案中,CAD/CAM(紙樣製作、程序生成)、GSD/GST(分解工序,估算成本)等應用,實現了半自動化、無紙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樣衣製作效率。但各類軟體信息不通,軟體只提高了局部環節操作的效率,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設計智能化問題。犀牛智造構建了智能化數字工藝解決方案,提高小批量的個性化設計效率。犀牛智造所實現的技術本質是工藝信息的全鏈路透明和多部門共享。
3、全鏈路統籌計劃在傳統服裝製造企業,計劃的制定與跟蹤多依賴計劃員的個人經驗,再輔以簡單的辦公軟體記錄。傳統的APS(高級排産排程軟體)從來不會考慮調度上百個不同形態、不同設備的車間,也無法適應成千上萬個産業工人的技能水平會隨着工作內容和時間逐漸淡忘或加強。面對需求個性化、高頻次、小批量的趨勢,需要響應計劃變更頻率是傳統工廠的百倍左右。犀牛智造“全鏈路計劃運籌&&”從産能調度、物料調度和敏捷排産三個方面解決了這些新挑戰。
4、集群式供應鏈網絡劇烈的需求波動會導致資産利用極不平衡。犀牛智造的理念是把某一地區各工廠、各車間的物料管理從製造中分離出來,形成一個中央化的基礎設施,以“中央廚房”的形式負責&&庫、預加工、配送,使該地區的産業互聯網快速形成規模優勢。
5、智能製造系統犀牛智造對工廠的數字化升級,核心目的在於實現高頻換産、柔性製造能力。這些數字化技術能力包括:一是設備全面雲化,通過設備上行和下行數據的雲端匯聚,實現供應鏈端到端全局優化。二是産業工人數字畫像,給産業工人以更多的自主權、選擇權。三是智能高頻換款,探索出基於“相似工序連續生産”的轉款提效應用。四是生産實時調度,實時指揮産線衣架走向,動態調整工人的工序任務分配,從而保持了最高效的柔性生産效率。
2021年10月,得益於在輔助決策場景的大量技術積累,犀牛智造算法團隊於2021年在全球計算機視覺領域最高級別會議ICCV(全球計算機視覺大賽)的TPS賽道拿下第四名,這套算法通過視覺識別算法,為工廠每一位工人配備了一名“AI貼身教練”,輔助工人高效、高質量完成工作。
價值與意義
犀牛智造所探索的是一個端到端體系化的雲端製造解決方案,可以從不同的維度和視角來觀察理解。
(一)技術演進視角
在相對落後的服裝製造業探索近五年,犀牛智造為傳統製造業走出了全鏈路端到端優化的新路。這條路徑核心特徵在於,它實現了單機設備、智能産線、工藝優化、車間管理、經營管理、産品開發、需求分析、供應鏈管理的全面雲化,是全球製造企業核心要素全面上雲的公司,是一個基於雲端大腦運營的工廠,真正實現了IT、OT、AT的融合,是一個全面運行在新型數字基礎設施上的工廠。
犀牛智造的解決方案基於供需高水平動態平衡的理念,鏈結了服裝生産供應鏈一間間獨立的服裝工廠、倉庫、設備,通過IoT、工業軟體、邊緣計算、人工智能和雲&&等多种先進技術,搭建起按需製造、實時響應的新技術架構體系。
(二)技術價值視角
從全球製造業技術變革的視角來看,犀牛智造的技術價值在於,通過構建雲端工廠體系實現了從需求、設計、研發、生産、供應鏈等資源的全局優化,以及生産全要素、全産業鏈、産品全生命周期的實時、精準、高效優化,這是工業互聯網、工業4.0所追求的目標。
犀牛智造至今為超過200個品牌企業提供了一站式柔性生産供應鏈服務。因為這一高質量、高透明、高柔性生産供應鏈的體系形成,品牌企業的創業門檻大大降低了。他們可以輕裝上陣,根據自身風格和客戶需求持續探索多元化、個性化的商業模式。
(三)商業價值視角
&&上的商家。以某商家為例,從2020年開始與犀牛深度合作,雙方合作品類包括針織家居服、梭織家居服、打底褲、防曬服、防蚊褲、T恤。經歷了一年多的合作,這一商家取得了飛速發展,銷售額增長三倍多,成為天貓內衣行業TOP2,家居服品類排名從100名開外提升到如今的第七。
服裝製造企業。在供給側,犀牛智造通過數字化賦能幫助山東魯泰建立了小單快返産能。2021年11月正式投産的一期4條智能生産線讓魯泰基本實現了從接單、計劃排産、工藝方案、生産管理、質量控制到發貨的全流程數字化交付。這讓魯泰的供給能力擴展到包括瑜伽褲、T恤、衛衣、防曬服在內的十幾個新品類,平均交貨期縮短超過50%,達到7到10天。對這家數十年歷史的全球頂級服裝製造商來説,犀牛智造的科技能力是進入全品類、多樣化、柔性化、小批量生産的快車道。雙方的合作也是數字化、智能化帶動産業升級的典型範本。
(四)産業轉型視角
面對傳統行業比較優勢減弱、成本提升、內需飽和等問題時,如何構建新競爭優勢?犀牛智造通過數字化打造新型差異化優勢:
工廠維度的柔性製造:深度應用智能製造技術,在毛細血管級別改造傳統工廠中每一個業務動作,以數據輔助人工決策,大幅降低人工經驗依賴,提升製造的靈活度、效率、質量,使每一個工廠都具備柔性生産能力並接入雲端按需製造的基礎設施。
企業維度的數字化運營:基於傳統行業運營能力短板,為中小品牌企業提供基於全産業鏈數據的需求洞察,並提供數字化營銷、補貨決策建議。再利用按需製造的基礎設施使品牌商小批量下單成為可能,確保每一件生産出來的商品都可以被賣出、每一個需求都可以被滿足,消滅滯銷和脫銷,提升全産業鏈效率。
未來,犀牛智造將繼續依託於阿里巴巴服務商家的豐富經驗、對市場趨勢的精準洞察、深厚的數字科技能力,不斷擴大服務內容和供給規模,探索産業升級之路,為逆風前行的製造業同行指明轉型的方向。(文/阿里研究院安筱鵬;犀牛智造 李於江、楊曉剛、徐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