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年貨先行。2022年12月28日至2023年1月7日,抖音電商圍繞“回家過年、愛在身邊”的主題,開啟為期11天的“抖音好物年貨節”,抖音電商投入億級&&資源和貨品補貼,通過家鄉年貨會場、農特産年貨直播間等活動,上線豐富多樣的品質年貨,通過商城、搜索、店舖櫥窗等渠道為商家、達人和消費者建立多元連接。
數據顯示,“抖音好物年貨節”直播間帶貨總時長達到2945萬小時,&&裏挂購物車的短視頻累計播放244億次,大量優質電商為廣大消費者置辦年貨提供了更多選擇。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支持&&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2022年,抖音升級至“全域興趣電商”,希望滿足用戶全場景、全鏈路購物需求,此次“抖音好物年貨節”,連接供需兩端,促進新春消費市場回暖,年貨銷售“升溫”,有助於進一步激發了市場活力、釋放消費潛力。
“山貨年貨節”助銷農特産6647萬單
縈繞在人們春節記憶裏的,少不了來自家鄉的味道:咬下去滿口盈香、汁水充沛的丹東草莓給東北人的冬季增添了一抹亮紅色,軟糯香甜的連城地瓜幹是數十年間福建鄉親的驕傲,熱氣騰騰的麻辣火鍋溫暖了無數想歸家的川渝游子,入口爆汁、細膩化渣的武鳴沃柑讓無數廣西人甜上心頭,晾曬出霜後的富平柿餅蘊藏着故鄉關中平原的秋天……
為了讓更多農特産走上年貨市場,讓農人們過個喜慶豐收年,抖音“山貨上頭條”助農項目在活動期間特別深入四川、內蒙古、東北、福建等十大區域開展溯源直播,特別邀請了十余位電商新農人,開展了多場特色溯源直播,活動期間農産品累計講解時長接近42萬小時,呈現了農産品背後的鄉村風貌及年俗文化,並助銷農特産6647萬單。
據了解,“山貨上頭條”是抖音電商與抖音公益合力打造的助農項目,以專項扶助、培訓指導、長期規模化運營等方式幫助農貨商家及新農人優質經營,一年內重點覆蓋了146個縣市,以專項扶助、培訓指導、長期規模化運營等方式幫助農貨商家及新農人優質經營,扶持了69個地標農産品産業化發展。過去一年,共有28.3億單農特産通過該&&銷往全國各地。
項目組經過一年多的調研和分省市助農扶助,在今年的“山貨年貨節”針對性挑選了多款適合冬季銷售並具有地方年貨特色的産品,投入數百萬元貨品補貼扶持銷售,力圖讓一方風味成為可持續發展的農特産産業,形成更大的農業産業帶集群發展。
地處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烏珠穆沁草原的牧民巴圖安達,通過在抖音發布草原日常受到關注,通過抖音直播間將烏珠穆沁的牛羊肉送到千家萬戶。巴圖的電商帶貨還帶動了肉類加工的各個環節,並帶動當地牧民就業,增加了50個手工製作崗位,當地的加工廠産量增幅超過百分之三十。
“二十八打粑粑”,在土家族,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糯米糍粑。土家族姑娘牟慧不僅在抖音直播間展示售賣“苞谷粑粑”、恩施豆皮等家鄉特色農副産品,更傳揚了“苞谷粑粑”的傳統技藝。半年時間內,牟慧的豆皮共吸引了430個主播參與合作,為了保證廠家生産線全年可生産,包括土豆絲、土豆粉等産品在內,牟慧及其團隊儲備開發了50余種恩施農副産品,在恩施市、建始縣等地投資建設了4座食品加工廠生産線,並派駐食品安全監管員,實現大部分産品自主生産,與之合作的工廠達到20家。
“鄉村山野裏人才濟濟,大家只是需要一個啟蒙、一次引導,就可以發揮出無窮潛力。希望抖音在內的電商提供的直播&&不只是主播們的銷售工具,而是可以成為搭建包括食品峰會拉動生産鏈上下游相互交流、合作的助農溝通渠道。”牟慧説。
“山貨上頭條”還特別推出了“家鄉年味作者打榜賽”活動,通過精選聯盟年貨品類日等主題日,面向更多中小農貨商家給予&&專項資源激勵,助力其在年貨節期間收穫銷售增量。
1月11日,“山貨年貨節”發布年貨節期間的農特産銷售數據,&&共助力6647萬單農特産登上全國年貨市場,貨架場景帶動農特産銷售額同比增長了298%。活動期間,在抖音電商購買農特産的消費者數量達到去年同期的2.1倍。
博物館文創助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當下,先到博物館看展覽再去文創商店購物,已經成為年輕人逛博物館的標配。
隨着新媒體的興起,博物館也順勢趕上文化産業的熱潮,推出了一個個屬於自己的獨立IP。越來越多的傳統博物館,也希望能夠借力短視頻和直播,將傳統文化進行年輕化表達,讓更多人感受到博物館的文化魅力。“沉睡”的文物也隨之“活”起來,融入了傳統文化元素的文創産品,掀起文化消費新熱潮。
在此次“抖音好物年貨節”期間,中國文物報社、抖音電商攜手全國25家博物館舉辦“文創年貨節·博物館裏過新年”活動,打造一系列短視頻和直播內容,展示博物館的珍藏文物、科普文博知識;通過抖音商城等電商貨架功能,推介博物館文創精品。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蘇州博物館、江西省博物館、河南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等25家全國各地博物館,借由方寸之間的屏幕,通過短視頻和直播的方式,帶領文博知識愛好者深入博物館“考古”文物故事,揭開珍貴文物背後的傳奇歷史。
抖音電商還在&&內上線“文創年貨節”專區,打造“文博直播”“文韻迎新”“文創好物”版塊集中展示和推介百餘款特色文創,供消費者選購。此外,本次活動還推出#博物館裏過新年、#看見手藝計劃、#抖in博物館 等多個抖音話題,吸引更多博物館、電商達人和用戶創作短視頻內容、參與&&活動,分享文博知識和文創好物。
此次,江西省博物館帶來“贛地寶藏”系列新款文創産品,靈感來源於“贛地寶藏”展覽,希望借年貨節的東風,讓更多人了解江西的歷史文化。“熱愛傳統文化的人越來越多,人們熱衷於感受傳統文化的典雅,用傳統文化滋養內心,借助抖音短視頻,持續穩定地輸出有價值的內容成為博物館傳播傳統文化的重要方式。”江西省博物館館長葉蓉&&,抖音電商已經成為人們購物的主要方式之一,博物館文創産品一定要入局,利用抖音電商來推廣和銷售文創産品可以覆蓋更多的人群,也更加貼合人們的生活方式。
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認為,借助抖音短視頻和直播帶貨等互聯網新方式,年輕人對河南和黃河文化有了全新的認識,非遺商品、手工藝品實實在在地走進了年輕人的生活,不僅有利於黃河文化“活”起來,更有利於黃河文化傳下去。
除了銅奔馬這一標誌性文創,甘肅省博物館的周邊文創已經運營了七年有餘。在博物館工作人員眼中,傳統文化和年輕人的“雙向奔赴”,才是傳統文化傳播的未來方向,“借由抖音電商這樣的&&,使博物館能以年輕的姿態,給年輕人越來越積極且有趣的文化,對於博物館和抖音電商&&來説,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價值也必然相輔相成。”甘肅省博物館文創中心負責人崔又心説。
此次“文創年貨節”中,蘇州博物館推出“瑞兔繡春·2023春節年禮福袋”。“購買文藤種子的消費者很多是年輕人,他們已成為博物館文創的主要消費群體。文藤種子的‘出圈’,成為蘇州博物館文創創新發展的樣本,也為文創工作帶來 啟發,那就是要深入研究年輕人的喜好,熟悉當下流行文化,並注重新媒體的使用。”蘇州博物館文化創意部工作人員許哲認為,線上雲展覽、雲活動、直播的觀眾量已經是線下的很多倍,如何牢牢抓緊觀眾提升互動是團隊接下來繼續思考的方向。不拘泥形式,才能讓文創“活”起來;“活”是讓傳統文化的一些符號“活動”起來的“活”,更是“鮮活”的“活”,“生活”的‘活’,要借助新媒體讓文創的研發與推廣接地氣,富有生活氣息。
隨着農曆兔年春節的臨近,今年“兔元素”年貨備受大眾青睞。&&“兔年”相關的商品銷量環比節前增長了73%。諸如可愛兔背帶紅包、春節走馬燈立體投影燈籠、兔年大吉一次性迎春紙杯、立體加厚兔年生肖對聯等商品,將兔子形象與中國風元素巧妙結合,兔年相關商品銷量環比節前增長73%。
對此,抖音電商相關負責人&&,活動將博物館文創、創意年貨與全域興趣電商特色相結合,發揮&&優質的內容、流量和技術優勢,讓更多人關注文博、守護文物,為“沉睡”千年的博物館文物注入新活力。同時,本次活動希望挖掘文創消費市場的潛力,進一步激活文化消費,助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抖音電商數據顯示,“文創年貨節”舉辦期間,&&上博物館文創産品銷量環比上月增長644%。
“産業成長計劃”助力打造百強經濟帶
數字時代,“直播帶貨”的作用不容小覷。對於實體企業、産業發展乃至一個城市經濟發展而言,“直播帶貨”意義不僅在於推進消費、激活消費,而是涵蓋從最前端到最末端的整個過程。如果説發放消費券、購物嘉年華等線下活動,是要激活本地居民的消費力,進而以消費來拉動經濟,那麼以“直播帶貨”為主打的各種雲上年貨節,則是跳出“本地”的格局,把激活消費的着力點投放在全國乃至全球的消費者身上。
2022年6月,抖音電商發布“産業成長計劃”,將充分利用優質資源,針對全國的産業集群,打造百強産業帶,系統化、規模化地扶持産業帶和中小商家,提升地方産品知名度,助力發展區域經濟。據悉,針對區域産業帶和中小商家,“産業成長計劃”通過數字化營銷能力提升、運營服務支持、打造專屬活動體系與激勵政策、落地區域地標扶持專項、整合優質供應鏈資源等五大政策扶持,幫助産業帶和中小商家提升地方産品知名度,帶動就業和區域經濟發展,讓更多源頭好貨直接觸達消費者。
春節臨近,在外打拼的人們都期盼著回家吃頓年夜飯。不少品牌商家、老字號都在線上推出了年夜飯預製菜,搭配好各種菜係和口味,為家宴增加新意。報告顯示,抖音電商裏的年夜飯預製菜提早進入了預訂高峰,&&上線4000多款年夜飯預製菜,銷量同比增長248%,八寶飯、川味家宴套餐、佛跳墻盆菜位居年夜飯美食銷量前三。
“産業成長計劃”還在年貨節期間聯動全國産業集群,打造“産業帶年貨直播間”,豐富地方特色伴手禮供給。以浙江平湖為例,不僅是羽絨服知名品牌匯聚之地,也是直播達人云集之所,僅平湖抖音電商直播基地就有70多個直播間,為平湖羽絨服産業近3000家企業提供直播帶貨服務。也正是受直播帶貨集聚效應的推動,平湖羽絨産業帶在2022年進一步放大,商家入駐數量同比增長超140%。今年12月初,主播粉姐開設賬號入駐抖音電商,憑藉深耕羽絨服行業近20年的經驗和頗具親和力的口播,十幾天內增粉4萬多人,銷售額突破400萬元。“我家是源頭工廠,以前做貼牌代工,年産量200多萬件。”粉姐説,自有工廠是她走“新賽道”的底氣,通過直播帶貨不僅拓寬了原本的銷售渠道,也能加強自身品牌的私域建設。
在抖音,50多歲的王改地被粉絲親切地稱為“毛衣姐姐”。正是因為桐鄉市濮院鎮“一根紗線進去,一件羊毛衫出來”的成熟産業鏈,令王改地放棄了鄭州的生意來到濮院。從2018年接觸短視頻,不定期發一些絲巾打結、穿戴的短視頻,到現在每週至少三場直播,坐擁136萬粉絲,一台手機改變了她在濮院的生意軌跡。
直播間外,有“羊毛衫之都”之稱的桐鄉市濮院鎮年産值超過1000億的羊毛衫産業,中國平均每10件羊毛衫,就有7件來自濮院,其中過半數借助電商賣往全球各地。如今,濮院正集體加速轉移到線上市場。不少企業改變傳統的銷售渠道與策略,轉而改向主播公司供貨;濮院的各大交易市場也因勢利導,加大了對直播生態的打造。截至2022年11月,這裡已創造了超36億的商品交易總額。
值得一提的是,在“抖音好物年貨節”(12月28日-1月7日)和“春節不打烊”(1月8日-1月31日)活動期間,&&將在年貨節期間與物流企業深度合作,提供快遞公司賠付兜底、春節不打烊履約、專屬客服等服務,為商家履約和消費者年貨消費提供堅實的物流運營保障。
報告顯示,“抖音好物年貨節”期間,&&商城場景帶動年貨銷量同比增長高達308%,搜索場景也帶動銷量同比增長了124%。年貨銷售“升溫”,進一步激發了市場活力、釋放消費潛力,抖音電商年貨節期間的消費人數是去年同時期的1.4倍。
專家認為,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不是“一體兩翼”的關係,而是“體生雙翼”的關係,平湖與濮院借助直播帶貨開拓産業帶新格局的例子就是明證。無論推動經濟發展,還是不斷滿足廣大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浙江製造”、“杭州製造”所對應的,都不應僅僅止於“浙江消費”、“杭州消費”。廣大&&企業要充分利用&&優質資源,幫助産業帶和中小商家提升地方産品知名度,發揮&&企業促銷費的社會價值,帶動就業和區域經濟發展。
抖音電商相關負責人&&,臨近年關市場消費需求旺盛,&&全力做好物流保障協調工作,幫助商家降本增效,抓住機遇實現銷量增長,並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