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地區是中國經濟壓艙石,尤其是長三角地區,其一體化發展在科技高水平、新興産業集群、綠色低碳等方面着力,正在成為中國科技和産業創新的開路先鋒。
阿里雲長期服務以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為代表的世界級新興産業集群,助力打造新技術應用的行業標杆,為數字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新活力。
數字化轉型 為老字號注入新鮮活力
數字化創新正在為光明乳業帶來新的增長點。對於光明乳業來説,無論是低溫巴氏鮮奶領域顯著的市場佔有率,還是“送奶入戶”體量成熟的城市配送體系,都與一杯鮮奶背後日積月累的數字“基礎設施”息息相關,這為新零售業務的創新性打法提供了堅實可靠的系統保障。
早在2019年11月,光明乳業就與阿里雲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阿里雲以雲計算、人工智能、中&為基礎,整合阿里巴巴集團在新零售、支付、物流、智慧門店等方面的領先優勢,為光明乳業提供技術、資源等支持,共同推動光明乳業的數字化轉型。
據了解,阿里雲從需求調研做起,與光明乳業一起完成了業務藍圖設計、産品功能設計、系統開發測試、數據遷移與上線的全過程。目前,光明乳業在新零售、大數據&&和會員體系建設方面已初現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雙方資深的技術人員和業務人員共同成立“數字化轉型小組”。該小組新建的一體化企業數字化管控&&,讓峰值數據處理能力提升15倍以上,訂單創建速度提升2倍以上,可以彈性支撐業務量和業務模式的增長。
當消費者從“老”品牌中獲得了“新”體驗,可以用更便捷、更有趣的方式,喝到新鮮優質的牛奶。以光明老字號&&、國內最大的鮮奶配送&&“隨心訂”為例,在阿里雲的協助下,“隨心訂”打通了線上線下業務,引入更多元的營銷方式,用戶量在過去4個月同比增長38%。“隨心訂”&&上目前除了鮮奶,還增加了糧、油、果、蔬、肉、酒、小食和鮮花。
新的數字化&&也讓送奶工和經銷商獲得更多便利。一張數字地圖可以精準劃分出送奶區塊,送奶工、經銷商也告別了以往的紙筆錄入,點擊手機就能執行訂單。這不僅有利於送奶工和經銷商管理,更能讓人員管理成本、資金風險都會有所降低。據悉,未來光明乳業還將與阿里雲在內部數字管理、經銷商等層面持續合作。AI奶箱、數字工廠等一系列項目都在計劃中。
目前,雙方達成了以為實現“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合作目標,共同推動光明乳業的數字化轉型的戰略合作。光明乳業和阿里雲作為各自行業的標杆企業,攜手打造乳製品行業數字化轉型,將成為中國百年企業商業新零售升級又一經典案例。
降本增效 擴寬産業數字化應用路徑
隨着産業數字化步伐加快,越來越多的製造企業主動智變升級,積極擁抱數字發展新機遇。敏實集團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之一,以“産業大腦+未來工廠”率先走在數字化轉型道路上,開拓了製造業發展的新思路。
敏實集團於1992年成立,在全球各地設有50多家生産工廠和4家研發中心,超過1萬8千名員工遍佈全球,從事乘用車裝飾條、車身結構件、汽車裝飾件的設計、製造及銷售,並出口至包括歐洲及亞太地區在內的全球市場。
隨着中國汽車業的工業發展,敏實服務全球客戶的能力不斷加強,需要提高全球中&管理能力。敏實在思考,如何用一幅圖、一張表,去管理全球工廠,可以看到實時生産過程當中的數據,在集團每一台電腦上面都可以看到具體信息。借助阿里雲&&上的統一標準,可以在採購等環節應用,實現業務規則算法化。
汽車行業最重要的是供應鏈管理。敏實的協同是産業的協同,打破上下游的邊界,成為一個迅捷組織系統。數字化技術,可以幫助敏實工廠製造能力得到提升,敏實希望能夠借助協同效應,讓所有供應鏈都産生協同效應。
“未來工廠”的創建,讓敏實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憑藉阿里雲的能力,敏實的設備利用率提升20%,生産效率提升60%,“未來工廠”將成為“無憂工廠”。
跟阿里雲的合作,實現了多組織、多應用的無縫協同,解決了敏實全球60多個製造工廠,2萬多個員工的組織協同。
更重要的是,阿里雲作為應用開發&&,擁有豐富的生態、低代碼開發工具,讓複雜的汽車零部件生産,通過個性化定制,快速實現生産數字化,並以數據看板的形式呈現在手機上,隨時隨地反哺決策。
在數據安全方面,敏實集團採用混合雲的部署方式,把關鍵數據本地存儲,並通過採購IDaaS,對各類系統賬戶的統一管理,實現統一身份認證和各類應用的安全接入。
在數字化時代,敏實集團通過在全球範圍內部署統一的管理&&,實現高度集成和共享服務,優化運營和供應鏈管理體系,構建全新工業生態,帶領企業實現數字化的轉型升級。
打造“水泥雲腦” 開啟智造新藍圖
世界500強企業海螺是我國規模較大的建材企業集團之一,擁有超150條水泥生産線。2018年,海螺開啟“智”造新藍圖,建設的“智能工廠”頻頻獲得業內認可。
“海螺“智能工廠”的核心優勢在於兩點,第一是不斷提高産能,實現365天的不間斷生産。第二是海螺引入了阿里雲工業大腦。
基於阿里雲工業大腦,海螺一是打通生産和經營的障礙,二是打通不同産業板塊的障礙,三是打通內部和外部的障礙,實現了水泥生産的全局優化、一鍵啟停和遠程集中控制,試點工廠産線的自動化投運率超過95%,並減少標準煤使用1.3%,節電1.9%。
借助數字科技,海螺與環境同根生,同林長。值得一提的是,僅用兩個月的時間,海螺在水泥的“兩磨一燒”環節(生料磨、回轉窯煅燒、水泥磨)就實現了高程度的自動控制,同時降低了2%—3%的能耗,大幅節約能耗成本。
通過數據分析和智能運算,大概一天能節約300噸標煤、20萬噸電耗,實現160噸二氧化碳的減排。海螺工廠24小時作業時都不會存在煙囪冒煙冒灰的現象,所有子公司都實行光伏發電,全力打造綠色工廠。
據工作人員描述,海螺真正實現了操作人員在工作時,可以喝着咖啡、看著電腦,就能完成整個生産過程。目前,在海螺水泥的工廠內,設備自身可以實現穩定安全的自動控制,無需依靠閥值控制設備。低代碼的開發&&讓水泥廠的工人和工程師們也能“所見即所得”,大幅降低了生産優化的門檻。
未來,海螺不止於“智能工廠”,還將通過搶佔數字技術的先機,有望在業內率先建設真正意義上的“無人工廠”。
海螺通過對核心環節的數字化改革,重構了大眾對重工業的想象。在礦山生産場景下,海螺的無人駕駛車隊,總共運礦數量已經達到135萬噸,通過計算機可實現車輛自主下達命令,在任何地方任何地點,用一台筆記本電腦就可以控制整個生産情況。
隨着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價值也在不斷顯現,越來越多的傳統製造企業開始將上雲納入發展“必選項”。未來,阿里雲將繼續在工業互聯網領域深耕,助力更多傳統企業走向綠色低碳的“智造”之路。
數字,連接個體,鏈結産業;數字,打破隔閡,打造協同;數字,破局發展,萬物共生。
近年來,隨着我國産業結構不斷調整,促進了經濟高質量發展,區域之間發展更加緊密,區域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新趨勢。産業數字化和數字産業化是打造數字經濟産業集群的關鍵內容,也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兩大“支柱”。
在新歷史起點上,促進數字經濟健康發展成為大趨勢。未來,阿里雲作為數字化轉型服務商,將積極參與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建設,以數字技術創新融合服務各行各業發展,助力我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文/穀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