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自主研發的運載火箭“世界”號和韓國首個探月飛行器“Danuri”號相繼成功發射,極大地增強了韓國競逐航天産業賽道的信心。韓國政府正加緊制定航天産業發展推進方案,企業也敏銳地捕捉到商機,積極尋求新的發展機遇。
“世界”號運載火箭的成功發射為韓國自主研發的人造衛星打開了“宇宙通路”。韓國科學技術信息通訊部計劃從今年開始到2031年,發射共計170余顆以公共服務為目的的人造衛星,並將為此進行40余次國産運載火箭的發射。
與此同時,韓國計劃從今年開始到2035年,共投入3.72萬億韓元建成韓國型衛星導航系統(KPS),這將是韓國航天産業史上投資規模最大的項目。系統建成後,將可以提供衛星通信、地面觀測、交通導航、廣播等多種多樣的服務。為此,韓國科學技術信息通訊部將在未來4年間,向公共和民間領域提供與人工智能技術等相關聯的多種高附加值信息支援。
據摩根士丹利早前發布的預測報告,世界航天産業市場規模到2040年將達1.1萬億美元,這一前景對韓國企業構成了巨大的吸引力。
一直致力於軟體開發的韓軟(Hancom)積極涉足衛星研發領域,其自主研發的韓國首顆地球觀測用民間衛星“世宗1號”已於今年5月成功升空。韓軟計劃利用“世宗1號”提供衛星影像數據服務,目標客戶主要是對衛星影像數據需求較高的農業國家以及戰亂頻發的中東地區。明年上半年韓軟還計劃發射“世宗2號”,下半年發射3號和4號,2024年發射5號,共5顆人造衛星。此外,韓軟計劃5年內發射50顆以上人造衛星,構建群集衛星體系。
韓國電信負責無線和衛星通信領域的子公司KT SAT也在近期發布了連接地面和衛星的三維網絡。KT SAT計劃通過融合靜止軌道、中軌道、低軌道等各衛星系統優點的多重軌道衛星通信服務,提供技術水平更高、服務質量更好的衛星通信服務。KT SAT方面&&,今年年末將推出同時使用衛星和5G、LTE、WiFi等地面通信網的“混合解決方案”示範服務。
韓華集團則通過集團內的合作機制“Space Hub”積極投資航天産業。Space Hub分別針對運載火箭、衛星等研製領域和衛星通信等服務領域,集中進行研究和投資。集團未來5年的投資總額為37.6萬億韓元,其中軍工、宇宙航空領域的投資額就佔到了2.6萬億韓元。
韓國政府對於韓國企業競逐航天産業的意願給予了積極支持。科學技術信息通訊部未來5年將投入440億韓元,用於推進衛星信息大數據服務産業的發展。韓國政府還計劃新設航空宇宙廳,為企業開拓太空經濟給予系統性支持。同時政府承諾將向民間企業轉讓運載火箭技術,以強化韓國企業的産業競爭力;政府還計劃在2031年前研製出月球着陸器,並積極參與載人探月行動,以實現韓國的太空強國夢。(記者 楊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