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8月7日電(記者周舟)美國基礎物理學突破獎遴選委員會日前宣布,將2019年“基礎物理學特別突破獎”授予超引力理論的三位提出者,表彰他們“將量子變數引入對時空幾何的描述中”。
該遴選委員會6日宣布,三位獲獎者分別是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塞爾吉奧·費拉拉、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斯坦福大學的丹尼爾·弗裏德曼,以及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斯托尼布魯克分校的皮特·范尼烏文赫伊曾,三人將分享300萬美元獎金。
誕生于20世紀70年代的超引力理論嘗試彌合物理學中兩大基本理論的分歧,即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和描述微觀世界的量子力學。上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初構建的、基于量子場論的“標準模型”描述了大自然中的三種力——電磁力、弱相互作用力和強相互作用力,但未能將地球引力納入其中。理論物理學家後來提出了“超對稱理論”,認為每種基本粒子都存在一種未被發現的“超對稱粒子”,為“標準模型”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
三位獲獎的物理學家在1976年進一步提出,引力子可能存在一個超對稱伴子“引力微子”,構建了廣義相對論的“超對稱”版本,即“超引力理論”。該理論表明,超對稱性能夠解釋人類在現實世界中所看到的包括地球引力在內的所有現象,盡管這一理論在實驗中還未得到證實。
“基礎物理學特別突破獎”是“科學突破獎”的特設獎項,不定期頒發,也不局限于近來發現的科學成果,此前的獲獎者包括霍金、美國鐳射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團隊和主導發現希格斯玻色子的7位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科學家等。
11月3日,三位獲獎者將與“基礎物理學突破獎”“生命科學突破獎”和“數學突破獎”的獲獎者一同獲得表彰。
“科學突破獎”創始人之一尤裏·米爾納説,過去幾十年來,超引力一直激勵著物理學家,這個理論中可能蘊含著關于現實本質的深刻真理。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