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武漢4月11日電(記者陳俊)位于武漢“中國光谷”的國家記憶體基地項目晶片生産機臺11日正式進場安裝,這標誌著國家記憶體基地從廠房建設階段進入量産準備階段,我國首批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産權的32層三維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將于年內量産,從而填補我國主流記憶體領域空白。
目前,我國通用記憶體基本全部依賴進口,國家記憶體基地于2017年成功研發我國首顆32層三維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這顆耗資10億美元、由1000人的團隊歷時2年自主研發的晶片,是我國在制造工藝上最接近國際高端水準的主流晶片,有望使我國進入全球存儲晶片第一梯隊,有力提升“中國芯”在國際市場的地位。
據介紹,國家記憶體基地項目2016年由紫光集團聯合國家積體電路産業投資基金、湖北積體電路産業投資基金、湖北科投共同投資建設,總投資240億美元,項目一期總産能將達到30萬片/月,年産值將超過100億美元。
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表示,今年10月設備將點亮投産,預計2019年底64層快閃記憶體産品將實現爬坡量産。未來十年,紫光集團計劃至少還將投資1000億美元,相當于平均每年投入100億美元,進一步拉近我國在高端晶片領域與先進國家的距離。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