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2月8日電 題:未來智能汽車什麼樣?
新華社記者鄭鈞天
刷臉坐車、無人駕駛……這些看似科幻的場景,在不久的未來將成為現實。
業內人士表示,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輕量化已成為新型汽車産業鏈的發展方向。圍繞這一趨勢推動技術創新、探索新的商業模式,是本土車企實現“蝶變”,加速自身發展的關鍵所在。
去年以來,多地開始布局新能源智能汽車産業,並將其作為未來發展的重點産業。業內人士認為,未來的新能源汽車産業將更“智能”,新能源汽車將與人工智能、5G通信緊密結合,環境感知、智能決策、集成控制等智能化技術受到廣泛應用。
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新能源汽車研發中心執行副主任彭慶豐表示,未來的智能網聯汽車不僅將實現全自動無人駕駛運行,還將具有自動保持安全車距、個人ID識別、自動診斷、休眠喚醒、客流實時監測、人臉識別等多種功能。
合眾新能源汽車創始人方運舟認為,未來的新能源汽車不再是代步工具,而是將成為如手機一樣的智能移動終端。“未來的智能網聯汽車將是人們休閒的移動客廳,而不再僅僅是‘四個輪子上的沙發’。”
方運舟説:“汽車上的屏幕將是除手機屏、電腦屏、電視屏之外,人們離不開的第四塊屏。汽車屏可通過互聯網技術和軟件監控達到智能互聯的效果。但目前各家廠商標準不統一,技術嫁接不起來,缺乏統一的載體。”
專家認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是中國汽車産業實現彎道超車的歷史機遇。
事實上,我國新能源汽車在技術水平、企業實力和配套環境上,已取得長足進步。目前乘用車主流車型的續駛裏程可達300公裏以上,如合眾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裏程已達300至500公裏。
不少具備領先研發能力的汽車廠商也受到資本青睞,如知合出行目前在電動整車、“三電”核心技術、無人駕駛和電動車分時租賃等領域控股、參股十余家企業。彭慶豐認為,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是技術密集型也是資本密集型戰略新興産業,為保持研發和技術領先、儲備更多未來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地方政府和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均支持合眾新能源汽車引入長期戰略夥伴,並于去年10月引入知合出行作為戰略股東,目前投資到位20多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傳統汽車主要依賴發動機的性能,而電控、電機和電池“三電技術”則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競爭力。國産自主品牌插上互聯網和大數據的翅膀,通過技術創新制勝電動車領域,才能實現彎道超車。
-
遼寧:刷臉能查醫保錢 村裏能領養老金
近年來,遼寧各地人社部門推進社保業務經辦信息化、標準化和規范化建設,利用手機應用軟件、“惠農通”網點等形式,幫村裏的老人在家門口領養老金,讓城裏老人看病挂號、繳費不再排大隊。2018-02-07 08:33:49
-
“黑科技”助春運更順暢 “刷臉進站”只要3秒 大包小包分開過閘
今年春運有點“潮”!本報記者深入機場、火車站、高鐵站及客運站,體驗“智慧春運”,溫情細節處處可見。2018-02-04 09:12:14

-
“反向春運”漸成潮流 你願意這樣過年嗎?
2018-02-08 08:27:27
-
從“偷菜”到“養蛙”,中國白領的十年孤獨
2018-02-08 08:44:30
-
除了祭灶,小年還有什麼習俗?
2018-02-08 08:40:56
-
90後春節消費習慣解析:當共享生活成為時尚
2018-02-08 10:05:50
-
2018年金融市場,資本未必會逐步流向美國
2018-02-08 08:4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