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portrait

建立有效的國企負債約束機制 比僅降低負債率更重要

新華網首頁時政國際財經高層理論論壇思客信息化房産軍事港澳台灣 圖片視頻娛樂時尚 體育 汽車科技食品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國有企業資産負債約束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張文魁老師做客新華訪談,詳解國有企業資産負債率降低目標等問題。
精彩觀點
1
新華網

《指導意見》中提出推動國有企業平均資産負債率到2020年比2017年年末降低兩個百分點,國有資産負債率在同行業、同規模企業中達到平均水平的要求,這個要求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這樣的目標能否實現?

《指導意見》中提出推動國有企業平均資産負債率到2020年比2017年年末降低兩個百分點,國有資産負債率在同行業、同規模企業中達到平均水平的要求,這個要求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這樣的目標能否實現?
2
張文魁
國有企業負債率三年降低兩個百分點的目標合情合理
國有企業負債率三年降低兩個百分點的目標合情合理
我想是兩方面的考慮。一是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三大攻堅戰,其中有一個攻堅戰是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國有企業負債率比較高,這是一個比較重要的風險來源。第二個考慮是過去幾年國有企業負債率穩步上升勢頭沒有得到遏制。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這個《指導意見》。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提出了一個目標,把國有企業負債率三年降低兩個百分點,就是從2017年底到2020年底三年降兩個百分點。
這個目標我認為是合情合理,把握住分寸的。三年降低兩個百分點其實並不是那麼激進,應該能夠按期實現。2006年底,我國國有企業負債率是比較高的,接近67%。從2017年初開始我們國有企業負債率實際上是在下降的,到現在已經降到66%以下了。如果是按這樣一個速度來預估,要維持這個趨勢下去,三年降兩個百分點,應該説能做到。
當然也不能説輕輕鬆鬆就實現。首先,我們國有企業負債率到2017年底還是66%這樣一個水平,現在也是65.5%左右,這是一個比較高的負債率的水平了,還是處於高風險的狀態,所以一點都不能掉以輕心。
第二, 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為什麼我們國有企業負債率能夠調頭向下是與2017年以來宏觀經濟回暖、內外需回暖是有關很大關係的,是外部環境改善的結果,其實2019年和2020年負債率的速度還能不能這麼快地下降還是要看整體的經濟環境。所以我們國企自身還是要加倍努力,適應外部環境變化,爭取達到下降的目標。
1
新華網

我們看到《指導意見》提出國有企業負債率的基準線、預警線、監管線的設置分別列出了具體標準。這樣的設置有什麼樣的依據嗎?

我們看到《指導意見》提出國有企業負債率的基準線、預警線、監管線的設置分別列出了具體標準。這樣的設置有什麼樣的依據嗎?
2
張文魁
應進一步分行業設立國企負債率警戒線和監管線
應進一步分行業設立國企負債率警戒線和監管線
這應該説是這次《指導意見》的亮點,設置了警戒線和重點監管線。我想下一步應該分行業地設立比較合適的預警線和監管線。因為每個行業是不一樣的,光基礎工業就幾十個行業。先把每個行業的平均的資産負債率做一個核算,然後再設立預警線和重點監管線。
依據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在基準線加5個點或10個點,我想這主要也是根據經驗和現實的狀況來確立的。這是一個比較簡單的標準,不一定完全科學,但是由於它比較簡單就比較好操作,所以分行業來看還是比較重要的。比如説對於房地産企業來説,對貿易類企業來説,可能正常負債率也會比工業企業要高一些,那你就不能完全按照工業企業來,所以分行業還是比較重要的。
從防風險的角度來看,我認為《指導意見》提出的資産負債率預警線和監管線可能是一個重要的標準,但是不能作為唯一的標準。該應該考慮每個企業的資産周轉率。因為有些企業看起來好像資産負債率沒有超過預警線,甚至有些企業的資産負債率還低於基準線,讓人覺得是安全的。但光看這個指標不一定能夠完全説明問題,如果該企業的資産周轉率非常低呢?那麼它即使負債率在預警線以下也可能是風險很大的,所以還是要綜合其他指標來考量。
1
新華網

《指導意見》要求建立高負債企業限期降低資産負債率的機制,我們如何理解建立國有企業資産負債的約束機制的意義呢?

《指導意見》要求建立高負債企業限期降低資産負債率的機制,我們如何理解建立國有企業資産負債的約束機制的意義呢?
2
張文魁
建立有效約束機制 讓國企不再盲目負債、激進擴張
建立有效約束機制 讓國企不再盲目負債、激進擴張
這個要求的提出是很有針對性的,相當於排查隱患,再一步一步地落實。因為現在70%以上負債率的國有企業還是不少的,個別的應該是在資不抵債的邊緣。所以要對企業進行一個一個地排查,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和措施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實際上這兩年國家也在積極推進有關的工作,包括補充資本金、市場化、法制化的債轉股、引進戰略投資者等等,但是效果比較有限。所以下一步排查容易,最關鍵的是怎麼樣能夠建立一個內在的、長效的約束機制,讓國有企業不再去盲目地負債,激進地擴張。所以這次文件叫約束機制,重點是必須得是內在的、長效的約束機制。如果做不到的話可能到2020年負債率的確降下來了,但是到了2025年又升得很高,上到67%、68%、69%、70%。所以這個約束機制怎麼建立,可能比僅僅説三年降兩個百分點的負債率更重要。
1
新華網

深入突進市場化、法制化債轉股也是降低企業負債率、去杠桿的重要手段,下一步如何實施進一步的措施引導各類資金投向降杠桿的領域?

深入突進市場化、法制化債轉股也是降低企業負債率、去杠桿的重要手段,下一步如何實施進一步的措施引導各類資金投向降杠桿的領域?
2
張文魁
國企最重要的還是通過改革提升競爭力
國企最重要的還是通過改革提升競爭力
我覺得國有企業最重要的還是要改革,通過改革提高它的競爭能力和盈利能力。一個企業如果有競爭能力和盈利能力不愁沒有資本金過來,不愁沒有股權投資者進來。很多國有企業老是呼籲國家要補充資本金,覺得債務太高了要補充資本金,那是因為你的競爭能力、盈利能力比較差,沒有人願意去投資,這是一個最重要的問題。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應該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包括通過混合所有制這種方式來改善國企的股權結構,改善國企的公司治理。通過這些方式建立約束機制,這才是比較長效的。否則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沒有可持續性,病所以我覺得改革最重要,企業沒有比較強大的自我造血功能總是到處化緣,不是辦法。
01002010002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