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質發展調研行丨人工智慧,不只有大模型-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4 05/25 12:50:28
來源:新華網

高品質發展調研行丨人工智慧,不只有大模型

字體:

  圖文生成、辦公輔助、知識檢索,人工智慧越來越多的走進我們的工作生活。在消費領域的火熱引發了人們對于人工智慧技術在産業領域應用的關注。跟隨高品質發展調研行新華訪談專訪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首席戰略官王翔,探究人工智慧大模型在工業領域的應用與思考。

  新華訪談:如何理解人工智慧在各領域的應用?

  王翔:人工智慧其實不是一個新概念,它會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技術的進步,會産生一波波周期的變化。這一輪的變化是ChatGPT在消費領域,在我們所熟知的,作詩、畫畫、一些日常的知識等方面,有了很多的積累,産生了一波突破。

  對産業來説,我們更關注的是它如何和産業結合,為社會創造價值,這是我們期望的另一部分。

  從總體來看,人工智慧是一個非常長的産業鏈,我們普通人看到的是最後結果呈現的那一部分,但更多是來自于它資訊的傳送、存儲、計算,這些基礎設施。

  第二個方面,人工智慧産業鏈非常長,存在社會分工,需要在整個生態上實現解耦,滿足我們在各個方面都能夠同步地創新,而不是把它進行縱向地捆綁,這樣就會限制創新迭代的速度。所以我們第二個思考其實就是開放解耦。

  第三個方面,人工智慧現在應用的領域主要還是以消費為主,那麼如何向工業領域,向更多的領域去拓展,這其實靠的就是生態。所以我們通過開放解耦,以網強算為各個生態提供了很好的算力基礎。同時我們在大模型的平臺上也逐步向第三方企業開放,這些企業更多是向專業領域進發。這樣在工業領域,在各個行業領域人工智慧才能得到一個更廣泛地應用。

新華訪談:在工業領域人工智慧如何應用?

  王翔:其實工業領域人工智慧起到非常多的作用。我們經常把一個工業中的環境比作人。人有眼睛,類似于感知,有通訊,類似于傳感的神經網絡,有大腦,大腦反映了算力,還有一些演算法,演算法類似于智商。在工業領域,檢測以前是用人眼看,現在用攝像頭看。看完了之後的資訊傳到大腦,接著大腦對産品進行人工智慧的分析。産品是不是有缺陷,故障是什麼?這個時候我們的人工智慧通過對數據進行分析,從而判斷産品的品質好壞。通過大模型的引入,那就解決了自我學習、自我升級,能夠不斷的提高,讓我們整個感知變得非常好。

  【調研手記】人工智慧不只有大模型,人工智慧在産業的應用更需要整個體係生態的支撐。在未來,基于整個生態體係的人工智慧技術將對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進行整體性的賦能,為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

出品人:儲學軍 陳凱星

  策劃:車玉明 李志暉 葉前

  監制:李曉雲 周強

  制片人:李由

  編導:劉慶生

  攝像:劉慶生

  剪輯:劉慶生

  記者:潘禹傑 熊嘉藝

  新華網 新華社廣東分社

  聯合出品

延伸閱讀

高品質發展調研行|低空經濟風口,“會飛的汽車”是什麼樣子的?

高品質發展調研行|用這座“創新中心”撬動廣東未來萬億産業

【糾錯】 【責任編輯:徐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