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11月21日電(記者王浩明、趙紫羽)19日晚,衝過100米欄終點線的那一剎那,劉景揚向右邊瞥了一眼,隨即振臂慶祝。
計時器定格在12秒81,奪冠,創造個人最好成績。她跑向看&,與媽媽相擁,輕撫媽媽的臉龐,為她拭去激動的淚水。

11月19日,廣東隊選手劉景揚(左)在比賽後和母親交流。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此夜之前,她不在聚光燈下,而今,她終於越過了內心的高欄。
鬧鐘
劉景揚運動生涯的起點,是一個鬧鐘。
劉景揚小時候體弱多病,從她三歲半開始,劉小平便定好每天早晨6點的鬧鐘,酷愛健身的她帶着女兒跑步、游泳,希望能給女兒帶來好的體格。
劉景揚對兒時學習游泳的場景記憶猶新,媽媽在陸地上教會她游泳的動作,然後就把她扔下水。
“那時候晚上睡覺做夢都是在游泳。”
在劉景揚上小學之後,劉小平帶着她在課餘時間到當地的體校參加田徑訓練。路途遙遠,用劉小平的話説,“公交車要坐十幾個站”,但母女倆一直堅持。

劉小平説,女兒在小學的成績一直都很好。“語文、數學、英語都是100分,99分,幾乎年年都能拿到市級三好學生。”
為了保證女兒的營養,劉小平也是費盡心思。“在南寧每天有半斤牛肉保證她,她現在身高長到1米77。我們也是一般的家庭,但我把所有能給她的都給她。”
2011年,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運動會上,14歲的劉景揚一鳴驚人,拿下100米、200米、100米欄和4×100米接力4個項目的金牌。
碰撞
僅僅接受過業餘訓練的劉景揚跑出這樣的成績,可謂是一鳴驚人。彼時,以劉翔為偶像的劉景揚想在跨欄上重點發展,而當時珠海體校的戴建華,已經是很有名氣的跨欄教練。2012年,劉景揚選擇跟隨戴建華來到珠海,並進入了廣東省隊。

1978年12月19日,在第八屆亞運會田徑比賽中,中國運動員戴建華(左)奪得百米欄第一名。新華社記者 官天一 攝(傳真照片)
從業餘訓練,到進入體校和省隊展開專業訓練,從媽媽在身邊無微不至地照顧,到過上集體生活,對15歲的劉景揚來説,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轉變。
女兒剛到珠海那段時間,劉小平心裏沒底。一天深夜女兒的一個電話,讓劉小平第二天就從南寧跑到了珠海。
“一次晚上很晚,她打我電話。”這位敏感的媽媽,雖然覺得女兒可能是打錯了,但還是第二天就趕到了珠海。
“我第二天過來珠海,發現她變化太大了,體重增加了很多,性格也和在南寧的時候不一樣,之前很多好的習慣也不見了,完全超出我的想象了。”

劉景揚與母親的合影
在劉小平看來,劉景揚當時正經歷叛逆青春期帶來的困境。而在劉景揚眼裏,這不過是一段人生的必經之路。
“我那段時間經歷的東西不是困境,而是生活必須要經歷的一部分,經歷了才能豐富你的人生,才能知道自己更想要的東西是什麼。如果説有困境,那段時間我和她的思想碰撞,可能算是一種困境。”
劉小平決定辭掉南寧的工作,到負責珠海市體校物業管理的公司應聘,成為市體校的宿舍管理員。對此,珠海市體校也很理解和支持,安排母女倆住在一個房間。而戴建華教練,對劉景揚的影響也非常深刻。
“戴教練非常盡職盡責,她生病在輪椅上都要堅持每一天到田徑場。喜歡一個東西一定要堅持到底。她就是那一類人。”劉景揚説。

戴建華(前排)
媽媽來了之後,劉景揚在休息日也要被媽媽拽起來爬體校附近的板樟山,拉練體能。
她的體重從140斤減到了125斤。此後,劉景揚考上暨南大學、入選國家隊。
“珠海市體校對我來説,就像我人生重大的一個轉折點,像是打開世界的門一樣,讓我走出去。我之前不知道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這裡給了我走出去的勇氣。”
讓劉景揚感到最遺憾的,是她的恩師戴建華已經在今年8月份去世,她沒能見證自己學生的榮耀時刻。

1979年9月24日發,第四屆全運會女子100米欄決賽終點處的連續動作攝影:8名選手幾乎同時向終點衝刺,其中,右起第四人是獲得冠軍的新疆運動員戴建華,第五人是獲得亞軍的解放軍運動員周英。新華社記者 張赫嵩 攝
“這個冠軍我特別想讓她看到,她也非常希望我有一天能拿到這個冠軍,今年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讓她看到這一幕。她每次見到我都會説,一定要相信自己。她去世前一週,突然找我視頻通話,還是讓我相信自己,我説全運會之後我一定回來看您。”説到這裡,劉景揚哽咽了。
自洽
2017年在天津,劉景揚首戰全運會,未能進入決賽。2021年西安再戰,備戰狀態一直不錯的她,卻遭遇了嚴重的傷病。
“第一次參加全運會,那時候年紀還小,可能覺得沒關係。第二次的時候,受了很嚴重的傷,會覺得很遺憾。那時候正是成績上升的時候,非常非常自責和遺憾,覺得自己錯失了很好的機會。”
經歷了那兩次的挫折,再次堅持了四年的劉景揚,到了這次全運會的賽場上,已經沒有太多思想包袱。預賽中,她跑出13秒13挺進決賽。
“這次可以説比上次的心情放鬆很多,我目標已經達成了,只是再站上一次跑道,爭取獎牌,沒有其他的壓力,我非常放鬆。”
決賽中,她跑出了此前自己從未有過的12秒81。

11月19日,冠軍廣東隊選手劉景揚在比賽後與計時牌合影。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這個成績我自己也有點不敢相信。”
跨過一道道欄架,她也衝破了心中的圍欄。
而劉小平則在女兒奪冠當晚就回到了珠海,第二天下午,她還有班要上。在珠海體校已經工作了10年的她,被學生們親切地叫做“寶貝阿姨”,學生有什麼心事,都願意和她聊一聊。
劉小平關心女兒,但已經不再糾結於女兒的一些小習慣和小個性,而劉景揚也理解媽媽的很多想法。
“我到現在一直遵循很好的生活方式,周末也不會睡懶覺,休息日也喜歡運動。”

11月19日,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田徑項目女子100米欄決賽在廣州舉行,廣東隊選手劉景揚在賽後慶祝。她最終獲得金牌。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賽後,劉景揚説想吃媽媽做的糖醋排骨。剛剛在珠海購置一套小房子的劉小平,憧憬着搬進新居時,能給女兒做一頓糖醋排骨。
“現在我和媽媽是相對平衡的狀態,我可以做自己的事情,可以當一個很好的小孩。老一輩的想法,你想去改變是不太可能的。在任何關係裏面,去找一個平衡點對雙方都是非常好的。”劉景揚説。
人生也許就是一個自洽的過程。
就像劉景揚最喜歡的一本書中寫到的:“當生命帶來某些事情時,我們應視其為引渡我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