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深圳11月21日電(記者黃耀漫)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組委會21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多位發言人&&,粵港澳大灣區成功舉辦第十五屆全運會,彰顯“一國兩制”制度優勢,為未來粵港澳在更廣泛領域的合作提供實踐範例。
11月9日,廣東省體育代表團、香港特別行政區體育代表團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體育代表團在入場儀式上共同入場。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十五運會組委會副主任、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佟立新&&,通過舉辦十五運會,彰顯了“一國兩制”制度優勢,推動了大灣區協同發展,探索出“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規三地”的新機制,促進了人員、物資、信息等要素高效流動,為區域一體化發展積累有益經驗。
據悉,國家體育總局將和粵港澳三地簽署《關於加強體育合作、促進融合發展的協議》,充分發揮體育在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中的獨特作用和綜合價值。
十五運會組委會副主任、廣東省委常委王曦&&,粵港澳三地以聯合辦賽為紐帶,在場館布局、交通銜接、信息系統、食品安全、市場開發、文旅融合等領域,開展了多項協同創新的實踐。“這些機制不僅服務於賽事本身,更為未來粵港澳在更廣泛領域的合作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實踐範例。”
11月8日,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公路自行車男子個人賽參賽選手在港珠澳大橋上騎行。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十五運會組委會副主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粵港澳大灣區首次聯合辦賽的成功經驗,不僅是一個重要里程碑,讓世界看到中國的實力,也是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有力證明。
“全運會的成功舉辦,不僅提升香港舉辦大型體育盛事的能力,更可推動大灣區城市的深度融合與協作,促進大灣區內的民心交流,為三地合作協辦大型盛事奠定堅實的基礎,進一步提升大灣區的整體競爭力,共同為國家發展作出貢獻。”陳國基説。
十五運會組委會副主任、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未來澳門將進一步聯合粵港搭建溝通&&,促進三地場館資源、運營機構、文旅企業等開展精準合作,實現資源高效利用。同時,在“無感通關”方面,繼續推動橫琴口岸人臉識別通關係統優化和升級,進一步增加智能通道數量,為日後跨境賽事舉辦開設便捷通關渠道打下更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