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11月18日電(王鏡宇、奚天麒)中國高爾夫球協會副主席田曉君日前接受採訪時稱讚説,第十五屆全運會高爾夫球比賽的組織“既親民又有國際范”。
本屆全運會的高爾夫球比賽於13日至16日在歷史超過百年的香港粉嶺球場舉行,男、女團體和男、女個人4個項目的金牌已各歸其主。田曉君&&,粉嶺球場是一個有傳統、有沉澱的球場,全國各地運動員來這裡參賽都感覺很興奮。另外,全運會前粉嶺剛剛舉辦了香港公開賽,觀眾互動區、餐飲服務區等保留了下來,這些設施在之前的三屆全運會高爾夫球比賽裏是沒有的。所以説,這屆全運會高爾夫球比賽“既親民又有國際范”。

香港粉嶺高爾夫球場(2024年12月11日攝)。新華社發(王申攝)
田曉君説,香港和內地的群眾性高爾夫球活動和賽事已經有非常好的融合和互動,這屆全運會將進一步加大在職業球員層面的交流合作力度。高爾夫球是一項國際化的運動,香港是國際化的都市,在高爾夫球的文化方面有其特點和優勢。從未來看,香港和內地城市在賽事舉辦、運動員交流、球場資源互補等方面都有深化合作的空間。
田曉君&&,這次全運會是一次檢閱和選拔人才的機會。從這次全運會的比賽看,知名球員和年輕選手交相輝映,比賽程度之激烈,加快了年輕選手的成長速度。比如21歲的浙江小將匡洋力壓上海老將吳阿順,在男子個人賽中以低於標準桿18桿的好成績為浙江奪得歷史首枚全運會高爾夫球金牌;廣東隊張維維在決賽輪與排名世界第七的殷若寧打平,經過三個加洞的比拼才決出勝負。

11月16日,浙江隊選手匡洋在比賽中。新華社發(盧炳輝 攝)
據田曉君介紹,根據2024年底的統計數字,在中國高爾夫球協會註冊的青少年球員人數約為14萬人,實際參與的人數應該更多。中國高爾夫球協會很重視青少年的推廣普及工作,通過包括校園高爾夫在內的不同項目讓更多少年兒童體驗這個項目。前不久在巴林舉行的亞洲青年運動會上,中國隊包攬了4枚金牌,也展現了一定成果。
田曉君説,未來中國高爾夫球的發展有幾個方面比較關鍵。一是要讓更多人有機會參與這項健康、陽光的項目。二是要逐步提升球場、賽事的品質和職業化的水平。現在我們的賽事規格、獎金數量與國外一些重要賽事還有較大差距,這方面需要循序漸進。三是要讓更多中國的高水平選手走出國門、融入世界。目前,在女子方面有12名中高協球員入圍了LPGA(美國女子職業高爾夫球巡迴賽)的賽事,其中4個人世界排名進入了前100位;男子選手方面,只有李昊桐和竇澤成入圍了美巡賽。
“首先我們要有更多選手在歐洲、美國的高水平賽事站住腳,然後他們才能為國爭光。從這個角度講,我們還任重道遠。”田曉君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