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運會丨在黃飛鴻的故里,一決高低吧!_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_新華網

全運會丨在黃飛鴻的故里,一決高低吧!

2025-11-11 18:09:55
來源:新華社

“咚咚咚”鑼鼓齊鳴

金龍舞動,獅躍如風

各支隊伍身着鮮艷的服飾

手持龍獅道具

以鏗鏘有力的步伐

和矯健的身姿入場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

舞龍舞獅項目決賽

今日在佛山開賽!

  2025年11月11日,河南隊在第十五屆全運會群眾展演舞龍舞獅項目南獅自選決賽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2025年11月11日,貴州隊在第十五屆全運會群眾展演舞龍舞獅項目南獅自選決賽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2025年11月11日,河南隊在第十五屆全運會群眾展演舞龍舞獅項目南獅自選決賽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2025年11月11日,河南隊在第十五屆全運會群眾展演舞龍舞獅項目南獅自選決賽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與田徑、乒乓球等競賽項目不同

舞龍舞獅屬於本屆全運會設置的

23個群眾賽事之一

舞龍戲珠,舞獅追青

這項活動因其悠久歷史和嶺南特色

深受廣大群眾歡迎

  2025年11月11日,粵港澳隊在第十五屆全運會群眾展演舞龍舞獅項目南獅自選決賽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2025年11月11日,粵港澳隊在第十五屆全運會群眾展演舞龍舞獅項目南獅自選決賽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在兩廣地區

每逢店面開業等喜事

人們常請舞獅隊來表演

以期聚喜氣、討彩頭

2006年,廣東醒獅入選

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從唐代宮廷獅子舞

到如今的嶺南醒獅

變化的在於獅藝

不變的是民族氣節

看舞獅

白獅飛渡青獅伏

兩眼碩碩顯威風

雄獅們或猶豫、或喜悅、或惱怒

在表演者肢體動作中無聲表達

  ↑2025年11月10日,佛山黃飛鴻醒獅隊在廣東佛山祖廟黃飛鴻紀念館前表演。點擊觀看視頻(拍攝:梁湛濤)

舞龍的種類豐富

有國際標準舞龍、人龍

火龍(又稱香火龍)、板凳龍等

舞龍時高低騰躍,前後左右迴旋

多姿多彩、栩栩如生

觀龍騰

紅龍躍起青龍潛

粼粼鎧甲耀金光

表演者們在舞&上來回穿梭

條條“神龍”間次騰飛起舞

“龍游四海”“祥龍獻瑞”

“祥龍戲珠”等舞龍招式紛至呈現

  11月10日,香港隊在廣東省佛山市嶺南明珠體育館進行舞龍自選項目的適應場地訓練。 新華社記者 鄒競一 攝

  11月10日,江西隊在廣東省佛山市嶺南明珠體育館進行舞龍自選項目的適應場地訓練。 新華社記者 鄒競一 攝

  11月10日,香港隊在廣東省佛山市嶺南明珠體育館進行舞龍自選項目的適應場地訓練。新華社記者 鄒競一 攝

  11月10日,河南隊在廣東省佛山市嶺南明珠體育館進行舞龍自選項目的適應場地訓練。 新華社記者 鄒競一 攝

決賽舉辦地佛山

是一座以功夫聞名世界的城市

黃飛鴻、葉問、李小龍的故里

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節點城市

作為本屆全運會的主要承辦城市之一

佛山既有千年古鎮的文化底蘊

又有現代製造業的蓬勃活力

  2023年1月12日,在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黃氏宗祠,這裡現在也是黃飛鴻獅藝武術館,獅團為游客表演醒獅。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2023年1月24日,春節期間,在位於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的西樵山天湖,水上高樁醒獅表演吸引眾多游客觀賞。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2023年1月12日,在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西樵山牌坊,人們爭相目睹高4.68米、寬4.5米的“獅王”獅頭。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這是2025年1月29日在廣東省佛山市祖廟黃飛鴻紀念館前拍攝的醒獅巡游表演。新華社發(黃繼明攝)

舞龍舞獅起源於中國

有着上千年的悠久歷史

從竹篾金龍到草把龍

從北獅到南獅

都是中華民族

精神和力量的展現

  2025年8月8日,市民在河南省武陟縣全民健身館舞龍。新華社發(王琳鋒攝)

  2025年2月11日,巡游隊伍在江蘇省盱眙縣城市道路上舞龍。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

  2025年5月26日,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林城鎮中心幼兒園開展的“品民俗 迎端午”活動中,孩子們體驗舞龍。新華社發(譚雲俸攝)

  2025年3月18日,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拔山村的舞龍隊在茶農和游客的簇擁下走進萬畝茶園。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2025年2月28日,在四川省瀘州市瀘縣龍腦橋景區,一支雨壇彩龍隊進行舞龍表演。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2025年2月6日,人們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澗縣龍燈會上表演舞獅。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這是北京東城區建國門街道第十八屆立春文化節活動中的舞獅節目(2025年2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2025年1月30日,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嵐山根景區在進行民俗舞獅表演。新華社發(姜樺攝)

  在福建舉行的2025年莆田“尾暝燈”文藝踩街活動中的舞龍舞獅表演(2025年2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如今

傳統的舞龍舞獅

融合現代元素與創意

走向祖國大江南北

也登上國際舞&

銳意進取、自強不息

舞出粵港澳大灣區的開拓創新

也舞出了中華民族的精氣神

記者:王鵬 鄒競一 劉宏宇 張武岳

製作:呂帥

鳴謝:中共佛山市禪城區委宣傳部

部分插圖由AI生成

【糾錯】 【責任編輯:薛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