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世運會︱在中國的最後一天,他們做了件比游覽更有意義的事-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12 00:43:59
來源:新華網

成都世運會︱在中國的最後一天,他們做了件比游覽更有意義的事

字體:

  新華社成都8月11日電(記者田光雨)10日結束成都世運會擲準飛盤比賽後,萊特夫婦11日晚就將踏上歸程。

  登機前這一天,他們有兩個選擇。

  一是像大多數運動員一樣去游覽成都的景點。另一個是接受熟人沈寅初的邀請,與中國飛盤愛好者進行一場交流活動。

  對於第二個選項,萊特夫婦稍有顧慮。他們來自臨近北歐的愛沙尼亞,性格內向,第一次來到中國,此前也很少與中國人打交道。

  但是在沈寅初的不懈堅持下,萊特夫婦被誠意打動,決定放棄游覽,與中國愛好者們交流。

  8月11日,萊特夫婦與中國飛盤愛好者們在活動中合影留念。新華社記者 田光雨 攝

  萊特夫婦是擲準飛盤屆的“神雕俠侶”,兩人均作為職業選手征戰賽場,技藝高超,獲獎無數。尤其是女選手克麗斯廷·萊特,世界排名高居榜首,是“女神”般的存在。

  本屆世運會上他們代表愛沙尼亞隊參加混合雙人比賽,在半決賽負於最終奪冠的美國組合,又在銅牌戰中加賽惜敗於拉脫維亞組合,最終無緣領獎&。

  8月9日,萊特在擲準飛盤半決賽中擲飛盤。最終,愛沙尼亞隊不敵美國隊,無緣決賽。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雖然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萊特夫婦還是在比賽結束後的第二天如約來到了交流現場。

  11日上午,桂溪生態公園的一塊開闊草坪上,聚集了36名擲準飛盤愛好者。所有人排成兩排,夫婦倆各領一排。他們耐心觀看每個人投擲飛盤,再逐一講解技術細節,示範正確動作。看到愛好者們的進步,夫婦倆會開心叫好,與他們擊掌慶祝。

  成都飛盤愛好者陳昕銳癡迷飛盤,每天都去公園練習。他覺得與萊特夫婦的交流甚至有些“魔幻”,“前幾天還在電視裏看到的大神,今天就在面前指導我了,真沒想過在家門口會有這樣的學習機會”。

  活動主辦者沈寅初有感於成都的擲準飛盤氛圍,“成都沒有一塊盤場,卻有全國最好的擲準飛盤氛圍。這個項目很適合成都人‘玩得開心’的性格。希望世運會的亮相能讓更多人了解這個項目。”

  這樣難得的學習機會不僅吸引了成都本地愛好者,還有從全國各地趕來的盤友,甚至參加世運會的國家隊選手馬彥文、趙辰菲也來到了現場。

  “這個項目在中國才剛起步,我們都是業餘選手。而他們已經打了多年的職業賽事,從基本功到技術細節都非常紮實,有很多地方都值得我們學習。”趙辰菲説。

  北京來的張進一希望,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把學到的技術帶給俱樂部的小夥伴。“在國內我們只能自己琢磨技術動作,或者看視頻學習,沒有高水平的人給我們指導。我們就是種子,回去開枝散葉。”

  在桂溪生態公園待了四天的西爾弗·萊特對“公園城市”有自己的感受:“成都的公園非常大,環境也很優美,市民可以在這樣的公園裏進行各種運動,非常便利。”

  而更觸動他的,是中國人的熱情。“跟我們那裏的人相比,這裡的人更外向,他們每個人臉上都挂着笑容,我們還收到了很多禮物。這是我們在中國度過的最美好的一天。”

  克麗斯廷解釋了他們放棄游覽選擇來到這個活動的原因:“擲準飛盤給了我很多做夢都沒想過的東西。我追隨自己的熱情,一步一步走下去,在這項運動中取得成功。我真的想回報人們,想看到更多人享受擲準飛盤帶來的快樂。”

  儘管時間倉促,克麗斯廷還是在賽前抽時間去看了熊貓,“他們真的非常可愛。當知道我要來成都的時候,就把看熊貓列進了我的心願單,現在已經從單子上劃掉了。”

  雖然中國之行有些短暫,克麗斯廷似乎已經學會了中國人説的“留個念想”。“我希望有更多時間探索這座城市,認識更多的人,看看中國的生活,但可惜時間就是這麼有限。不過這樣也好,我們就更有理由早日回到這裡。”她説。

  活動結束後,來自長三角的沈寅初向夫婦倆建議,下次來中國可以去上海和北京看看,那裏有盤場,有很多愛好者。

  克麗斯廷卻説:“下次我還想來成都。”

【糾錯】 【責任編輯:解冰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