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重慶7月3日電 題:來場“暴汗”挑戰!體能訓練成健身新風尚
新華社記者楊仕彥
拿起杠鈴完成舉重動作,在吊環上進行連續雙力臂,翻轉身體在地面倒立行走……這些頗具難度的體育動作,近日出現在重慶市解放碑十字金街舉行的一場體能挑戰賽中。
夏日的重慶,熱浪滾滾。來自全國各地約200名選手在城市商圈展開了一場為期兩天的體能競技,從划船機到爬繩,從杠鈴翻站到引體向上,每個項目都充滿挑戰,選手們在汗水與喘息中堅持到底,現場觀眾的加油吶喊也為賽場增添了活力。
據了解,參賽者除了專業運動員和健身教練,大部分都是來自各行各業的運動愛好者。“與傳統競技體育相比,大眾體能賽事的門檻更低,每個愛好者都能參與其中。”賽事主辦方負責人高雲清説。
近年來,體能訓練在中國持續升溫,CrossFit綜合體能訓練、HYROX健身跑、斯巴達障礙賽等體能賽事吸引了大量健身愛好者參與。從社交&&到健身房,再到一線城市與下沉市場,越來越多的普通人開始加入這場與身體的“較量”。
32歲的蘇曉龍是一名電商從業者,一年前他開始接觸CrossFit,最初只是嘗試,但隨着訓練深入,他逐漸收穫成就感,進而對體能訓練産生熱情。一年多的時間內,他已參加國民體能賽等多個賽事。
“以前我練傳統健身和打籃球,但隨着年齡增長,受傷風險增加,而體能訓練內容更綜合,有助於全面提升身體機能。”蘇曉龍説。
過去,大眾健身以增肌減脂為主要目標。隨着健身項目的細分化和體能類綜藝節目的涌現,體能訓練逐漸被更多人了解和接受。這類訓練更強調對身體綜合能力的提升,包括心肺功能、肌耐力、協調性與靈活性等。
“如今,消費者開始更關注運動的功能性,體育消費場景也從健身房延伸至戶外等更多空間。”西南大學體育學院院長黃曉靈説。例如,CrossFit融合舉重、體操和有氧訓練,強調多樣性;HYROX健身跑將跑步與功能性訓練結合;斯巴達障礙賽突出越野、負重與團隊協作,兼具挑戰與趣味。
體能賽事針對不同年齡段、不同訓練基礎的人群各設組別。同時,體能訓練強調團隊氛圍和挑戰精神,訓練社群中,大家常常互相鼓勵,合作訓練,比賽時組團參賽,賽後更有豐富的社交活動,增強參與感,也推動更多健身新人形成穩定訓練習慣。
在社交媒體&&上,各類體能訓練和賽事相關話題閱讀量超過數千萬次。良好的社群氛圍、豐富的賽事文化和IP化傳播,讓體能訓練不僅是一種健身手段,更逐漸成為一種融入日常的生活方式。
“目前,我國健身人群的社交化趨勢愈加明顯。各類運動項目紛紛打造線上社群,愛好者們通過線上打卡、線下賽事建立起新的社交認同感。”黃曉靈説,各大城市體能賽事的興起也激活了包括運動服裝、營養補劑等體育消費,甚至不少人開始“跟着賽事去旅行”。
隨着全民健身意識的提升和健康中國戰略的深入推進,體能訓練和賽事的興起是中國健身消費結構升級、健康意識提升、城市生活方式多元化的縮影。在專業化、社群化、賽事化的推動下,體能賽事正以更開放的姿態融入大眾生活,成為推動體育消費升級與全民健身融合發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