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融合之力開發展新局——行業人士熱議體育經濟融合發展-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5/22 14:45:11
來源:新華網

以融合之力開發展新局——行業人士熱議體育經濟融合發展

字體:

  新華社南昌5月22日電(記者林德韌、黃浩然、高萌)隨着體育産業的快速發展,産業鏈上下游之間、不同業態之間的“融合”成為越來越明顯的趨勢,“融合”成為突破體育消費增長邊界、激發産業新動能的重要途徑。在日前舉行的第十二屆中國體育産業交流大會上,行業人士以“融合,體育經濟新熱潮”為主題,展望了“體育+”融合發展的新未來。

  圖為大會現場

  體教融合 夯實基礎

  體育在青少年成長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隨着體教融合的深化,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開始成為體育愛好者。體育在改善青少年群體身體素質的同時,也為體育産業的未來培養着越來越龐大的消費人群。

  凱興資本合夥人辛穎常年關注青少年體育。他認為,目前中國青少年的體育參與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青少年通過參加各類的體育培訓和體育俱樂部,擁有了體育技能,在長大之後就會成為真正的體育愛好者。立足於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青少年體育産業的發展也擁有着很大的想象空間。

  圖為小朋友在北京豐台區一處室內冰場滑冰。新華社記者 張晨 攝

  辛穎認為,青少年體育領域的融合新生態蓬勃發展,在賽事活動、裝備器材、研學游學、健康醫療、科技與數字化等多個領域涌現出越來越多優秀案例。對於青少年體育産業的未來發展,他持樂觀態度。

  “儘管面臨經濟和消費壓力,但是青少年體育産業潛力大,定力強,未來可期,期待各方共同培育青少年體育人口,培育未來的高層次體育消費者。”辛穎説。

  業態融合 突破邊界

  “體育+”的快速發展,與體育消費潛能釋放緊密相連。中央財經大學體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裕雄認為,第一,體育消費增長包括“廣化”和“深化”的過程,要加大全民健身和運動項目推廣,將學會技能作為消費拉動的起點,才能進一步擴大收入增長的消費紅利;第二,要增加有效的供給側創新;第三,要從消費支出和時間投入比重的角度,理解體育消費轉型升級內涵,要保持政策的一致性和精準性,把握體育消費轉型升級戰略契機。對於體育消費的前景,他認為“在未來的五年,體育消費完全有潛力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圖為大會現場

  2024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制定的《關於打造消費新場景培育消費新增長點的措施》發布,其中,“培育文旅體育消費新場景”是重點任務之一,具體舉措中包含積極發展冰雪旅游、引導和擴大體育休閒消費等體育元素。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羅傑&&,近年來,體育消費已成為各地多措並舉擴大消費的重要發力方向,賽事經濟的溢出效應,體、文、旅、商融合效應,戶外目的地的場景擴容效應等充分彰顯,良好的發展局面正在形成,進一步激發了體育新消費的潛能。

  全面融合 瞄準未來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經濟司司長楊雪鶇總體回顧了體育産業發展的亮點和重點,主要體現在賽事經濟實現蓬勃發展、戶外經濟釋放巨大潛能、體育用品加速轉型升級、體育消費持續激發活力等方面。

  圖為楊雪鶇

  對於體育産業全面融合發展的未來思路,她總結了以下四點:

  一是要在政策研製上更加融合,要把體育産業政策融入體育的各方面工作,融入其他行業。一方面,在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青少年體育工作中強化産業思維。另一方面,要加強與橫向部門的溝通、密切&&,構建更加廣泛的協同合作關係,強化政策協同,完善政策體系,形成政策合力。

  二是要在産品供給上更加融合。要適應人民群眾多元化、個性化、品質化的消費需求,以融合互動為抓手,培育新業態、新産品、新服務。加強體教融合,加強體育與健康、養老的融合,加強體育與科技的融合,加強體育與金融的融合,持續促進體育與傳媒、農林、交通等複合經營,跨界破圈,延伸服務鏈條,創新産品服務供給。

  三是要在場景打造上更加融合。要把握體育融合性廣、帶動性強的特點,創新更多的融合消費場景。要把賽事活動作為重要&&,進一步挖掘賽事的流量價值,要加強部門協作,推動商業綜合體、景區、街區、商圈等嵌入體育健身用品銷售、體育培訓等業態。

  四是要在基礎建設上更加融合。要把基礎作為融合發展的重點,為體育産業融合互動提供更多的服務支持和保障;要培育更多商旅文體界融合發展的經營主體,吸引和調動社會力量投入,推出更多融合發展的産品和服務;要加大人才培養力度,鼓勵更多高校、科研院所加強對體育産業融合發展的研究,培育更多既懂體育,又懂文化、旅游、商務等領域的複合型人才;要加強標準化建設,修訂更多的體育與文旅、商務、科技等領域的標準,推動提升産品質量和水平;要加強統計監測,為體育産業融合發展提供數據支撐。

【糾錯】 【責任編輯:賈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