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科創動能 共築創新未來——新華網思客會聚焦高質量發展

發表於:2025-07-24 22:17:06

新華網合肥7月24日電(記者周佳苗 馬宇聰)科創之城,創新潮涌。7月24日,由新華網主辦、新華網思客智庫承辦的“打造科創共同體 共育新質生産力”高質量發展思客會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行。來自政企學研用領域的數百名嘉賓,圍繞推進科技創新力量協同合作、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等議題展開跨界研討,為産業提質向“新”建言獻策。 

圖為“打造科創共同體 共育新質生産力”高質量發展思客會現場

開闢未來産業新賽道,發揮轉型升級新優勢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深入發展,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科技等前沿技術集中涌現,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大力發展未來産業,是引領科技進步、帶動産業升級、培育新質生産力的戰略選擇。

中國工程院院士柴天佑發表專題報告

中國工程院院士柴天佑&&,新一代信息技術正驅動工業自動化與信息化向工業智能化跨越,為此我們要把“從0到1”的技術研究同工程化、産品化連在一起,推動互聯網、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術與工業應用場景緊密融合,加快構建工業智能系統,助力新質生産力發展。

新華網黨委書記、董事長儲學軍主持開幕式

“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加速演進,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不斷突破,為我們培育新質生産力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難得的機遇。”新華網黨委書記、董事長儲學軍&&,近年來安徽省堅持向“新”而行、以“質”致遠,新華網思客智庫將發揮媒體型智庫優勢,為安徽、長三角乃至全國打造更緊密更高效的科創共同體,因地制宜培育新質生産力匯聚力量。

深空探測實驗室黨委書記、副主任胡朝斌發表主旨演講

當前,深空探測領域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已成為科技競爭的制高點和大國博弈的焦點。深空探測實驗室黨委書記、副主任胡朝斌&&,深空探測的根本出發點源於對“一黑”(黑洞)、“兩暗”(暗物質、暗能量)和“三起源”(宇宙起源、太陽系起源、生命起源)的探求,這就要求科研機構在深空技術、深空科學、深空資源、深空安全等多個領域開展更多戰略性、前瞻性研究,為探索航天科技前沿、建設航天強國貢獻更多力量。

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唐世彪在思客對話環節發言

“量子信息這樣的前沿技術,如果過度依賴技術引進,會面臨‘卡脖子’的風險”。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唐世彪指出,現階段要把關鍵技術做大做強,要繼續推進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雙輪驅動的模式,在先行先試中推進新質生産力的發展。

打通結構轉型新路徑,釋放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加快産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是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發表主旨演講

“中國現階段可再生能源的增長空間還很大,在‘十五五’和未來更長時期,我國可適當提高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目標,保持低碳綠色産業的較快增長。”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認為,在供給側要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以適應風、光等新能源發展;在需求側應鼓勵新型碳排放交易機制,推動從能耗雙控轉向碳排放雙控,激發低碳綠色産業的國內需求。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黃群慧發表主旨演講

一段時間以來,“內卷式”競爭蔓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黃群慧&&,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需強化和完善激勵創新的産業政策。産業政策着力點,不在於“補産能”,更應聚焦於“促創新”。企業需將競爭重點從價格競爭轉向提升品牌價值、優化服務體驗與加速技術迭代升級。從産業鏈角度看,應&&産業鏈創新激勵政策,激勵上下游企業加強協作,打造科創共同體,圍繞産業鏈共性的技術難題開展創新攻關,提升整體産業鏈水平。

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方明發表主旨演講

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方明指出,人工智能時代“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認知大模型技術的通用能力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激發着人們的想象力。他認為,應進一步提升通用人工智能技術在企業降本增效和業務拓展上的價值,推動人工智能更好地賦能千行百業,以新質生産力塑造發展新動能。

安徽豐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榮傑發表主旨演講

新材料産業是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安徽豐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榮傑&&,生物製造技術作為替代化石資源、推動綠色發展的關鍵手段,正逐步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第二代生物燃料以秸稈等農業廢棄物或非糧作物為主要原料,不僅能減少對化石資源的依賴,還能顯著降低環境污染,有望成為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支撐。

構建高效科創共同體,打造共創共贏新生態

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正催動着長三角産業變革。

圖為思客對話“共創共贏 打造科技創新共同體”現場

在思客對話環節,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合肥)執行主任程羽&&,打造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需要發揮地方政府投融資&&的作用做好預投入,打通傳統産業需求與新技術的橋梁,並形成良好的利潤分配機制,實現産業創新變“單打式創新”為“集群式創新”的目標。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安徽合肥科創資源豐富,科創企業眾多。合肥倡導的“和合之美”,正是通過整合各方生産要素,共同推動科技創新發展。在科創共同體中,大家既是參與者,也是受益者。

劉世錦認為,新技術賦能傳統産業,可落地的應用場景十分豐富,比如安徽近兩年蓬勃發展的新能源汽車和農産品加工等領域。因此切勿輕視傳統産業,它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

黃群慧&&,一個産業鏈條既要有“從0到1”的創新,還要有“從1到N”的産業化過程,只有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深度融合,才能破除科研與生産“兩張皮”的現象,推動分工效率的提升和生産力的躍升。

新華網思客智庫作為媒體型智庫&&,以“發現思想力 成就影響力”為宗旨,建設高端專家庫,生産與傳播有深度的原創內容、有品質的智庫報告,服務公共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