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新引力|創業與旅游,小城為何能吸引年輕人和外國人?

發表於:2024-05-30 15:13:07

  小城為何動人?無論是受年輕人追捧的網紅旅游城市,還是外國人安居樂業的“世界超市”義烏,它們無一例外都有特色鮮明的“小城故事”。縣域小城在不斷煥發新引力的同時,其走紅的原因值得思考。

  “90後”“00後”扛起縣域旅游大旗

  “不是大城市去不起,而是小縣城更有性價比”。今年縣域旅游異軍突起,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假日旅行的選擇。很多“90後”“00後”&&,把假日交給一個“小地方”,主打的就是享受“不計劃、不趕趟、不打卡”的松弛感。

  縣城之所以能夠成為年輕人新晉的熱門旅行目的地,一方面是由於近年來縣城硬體條件不斷改善,與大城市硬體的差距不斷縮小。另一方面,縣城既有美麗的風景,也蘊含高品質的生活空間,好山好水可以為年輕人提供更有煙火氣、性價比更高的體驗。如今年輕人的出行觀念在悄然發生變化,從追求“打卡”到注重體驗;從單一産品到多元玩法,旅游正更多回歸生活的本質。這種觀念的變化也讓越來越多的寶藏小城“被看見”。

  業內人士認為,縣域旅游火爆,傳遞出旅游市場結構轉型升級的明確信號,預示着縣域旅游將成為未來旅游發展的新引擎。

  “新農人”成為鄉村振興新力量

  年富力強的致富帶頭人,懂科技會管理的網紅“田創客”,懂市場善經營的“農業經理人”……在生機盎然的田野上,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跳回農門”,變身“新農人”為鄉村帶來新思維和新理念。

  “新農人”與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莊稼漢不同,他們思想活躍、知識豐富、接受新事物快,之所以願意返鄉創業,除了心理上的歸屬感和責任感,農村獨特的資源稟賦和廣闊的發展空間,以及與城市間不斷縮小的差距,也是重要的驅動要素。

  據報道,陜西延安洛川縣的“新農人”們把手機當做“新農具”,一邊經營果園,一邊通過網絡直播等方式宣傳銷售洛川蘋果,完整呈現蘋果從開花結果到採摘儲存、包裝運輸等種植生産過程。銷售旺季時,有果農一天就能賣出1000箱蘋果。在天津市武清區,有“新農人”從職場回歸農場,引進現代種植技術,實現藍莓規模化種植,帶動了村民就業。

  不少“新農人”&&,得益於國家強農惠農政策支持、物流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信息技術加快發展、個性化消費持續增長等因素,“重回農門”讓他們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間,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

  越來越多外國人來小城尋找商機

  幾年前,許多來中國的老外喜歡到陽朔這樣風景秀麗的縣城旅游。如今,越來越多的“洋面孔”出現在“世界小商品之都”義烏。義烏國際商貿城內,有用中文向老闆砍價的非洲人,還有推着嬰兒車攜家人逛毛絨玩具區的阿拉伯人……各展區內不時傳來英語、法語、阿拉伯語等多種語言的交談聲。

  近年來,義烏不斷優化營商環境,讓外商在義烏的生活和工作更加便利。自2023年初實施《義烏市優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涉外服務十項舉措》以來,義烏持續加大涉外信息發布共享,為符合條件的外國人簽發2—5年的居留許可,並推動實現投資類外國人註冊企業、工作、居留“一件事”辦理。數據顯示,今年3月1日以來,日均在義烏外商已超過2.2萬人。其中常駐外商人數達1.5萬多人,較去年同期增長50%以上,在義烏的外商總數約佔中國浙江全省五分之一。許多外商&&,義烏既宜業,又宜居。越來越多外商來此尋找機會,還有不少外商將家人接到義烏生活。數據顯示,今年義烏國際商貿城開市以來,市場日均外商客流約3500人次。伴隨他們到來的,是全新的訂單和無限的商機。

  小城故事多,請君來做客。無論是年輕人還是外國人,他們給小城經濟發展帶來新動力,也提升了縣城的活力和創新力,中國的縣域小城正迎來全新的發展契機,未來有望創造更多可能。

策劃:劉娟

監製:唐心怡

編輯:周佳苗

設計:李權

校對:馬宇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