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轎車買不起,而是中國電動車更有性價比。”近日,在短視頻&&上,國産“三蹦子”成為了外國街頭的“頂流”。
視頻中,美國公公收到中國兒媳送的“三蹦子”後化身“顯眼包”,騎到大街上各處炫耀,從輕便的車輛造型,到魔性的提示音,都引起了美國當地人的好奇。據央視報道,今年元旦以來,美國本土消費者從各電商&&下單中國産電動三輪車的數量持續猛增,私人訂制,海運發往美國。如今,中國“三蹦子”成了外貿領域的熱詞,國産“三蹦子”何以“蹦出海”?中國貨為何在海外實力圈粉?
一大波國産好貨成為海外用戶“心頭好”
近年來,我國電動三輪車出口海外的品牌不斷展示出漂亮的成績單。視頻中的電動三輪車出自江蘇無錫的錫山電動車産業園,企業負責人&&,最近廠裏每天都有發往國外的車,海外銷量有顯著上升趨勢。他們每年生産的二輪、三輪電動車總量中,有二到四成會走出國門,遍及70個國家和地區。據企查查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電動車品牌金彭旗下的電動二輪車、電動三輪車等産品已出口60多個國家和地區;今年1月,江蘇飛米車業有限公司與中國非洲經貿投資促進會簽訂了5萬輛電動三輪車出口坦桑尼亞的合作協議。目前電動車企雅迪、眾星、嗯哇已經在越南、印尼、菲律賓建立生産基地,有的企業準備到歐洲去建設生産基地。市場研究機構百諫方略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球電動三輪車市場規模呈現穩步擴張的態勢,2023年全球電動三輪車市場銷售額達到618.6億元,預計2030年將達到1498.9億元,亞太是全球最大市場,2023年佔有大約90.06%的市場份額,其次是歐洲市場,佔比約為5.14%。
在印度尼西亞普哇加達拍攝的一列行駛中的雅萬高鐵高速動車組 新華社記者 徐欽 攝
除了國産“三蹦子”,過去一年間,一大批中國元素火到了海外。比如,2023年中國汽車整車出口491萬輛,同比增長57.9%,首次躍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120.3萬輛,同比增長77.6%。每4輛出口汽車中,就有1輛是新能源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也成為全球買家競相下單的熱門品。“中國造”冰箱、洗衣機在全球市場份額超過50%,空調超過80%,出口規模世界第一;中國“新基建”也走出國門,高鐵成為2023年中國製造“出海”的明星産品。2023年10月,雅萬高鐵正式開通運營,這是東南亞第一條高鐵,也實現了中國高鐵列車出口國外第一單。
第134屆廣交會上,外國採購商在一家智能貓砂盆産品展&了解信息。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除了製造業領域的火熱,中國人熟悉的生活方式也逐漸走入海外生活圈,如線上購物、直播帶貨等。近年來,以拼多多旗下的Temu、字節跳動旗下的TikTok Shop、阿里巴巴旗下的速賣通(AliExpress)以及獨角獸公司SHEIN為代表的“出海四小龍”跨境電商&&走紅海外;新消費行業最“卷”的茶飲賽道也火到了海外,瑞幸落地新加坡,喜茶在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美國的門店陸續開業,蜜雪冰城也在海外啟動了新一輪擴張;在海外養貓家庭中,來自中國的智能貓砂盆和自動喂食器成為“新寵”;國貨美粧品牌、中國古老工藝的草編托特包、淘米水洗髮露等都成為海外消費者爭相購買的商品。
無人機拍攝的四川雅安天全縣冷水魚養殖基地一角 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一些特色農産品也旺銷海外,比如,2023年貴州抹茶銷售突破1000噸,産值3.2億元,出口量達到400噸。目前貴州抹茶出口量是全國第一、全球第三。“歐標抹茶”産品獲得了國際消費者廣泛認可。此外,國産魚子醬已經佔據了全球60%以上的市場,其中四川雅安魚子醬年産量超60噸,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等。
中國製造、中國品牌凸顯“含金量”
國産“三蹦子”在海外市場的成功並非偶然,一是電動三輪車有超強性價比。電動三輪車算上出口的運費、清關費用等只需人民幣1萬元左右,並且使用便捷,與歐洲城市狹窄的街頭、歐美農村地區的大農場有着很強的適配度。
二是中國製造業的持續創新和技術進步。中國在電動三輪車技術水平方面處於領先地位。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産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認為,國産電動三輪車具備售價低、質量好、技術成熟的三重優勢。此外,國內電動車企業會根據當地路況進行定制化生産,比如在路況好的地區提供續航能力較強、動力較小的車,在路況比較複雜的地區配置更大的扭矩,加大電池容量。
當前,隨着國內消費市場升級和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國貨品牌已經逐漸擺脫了過去低端、廉價的形象,通過産品創新、技術升級、産業結構轉型升級等,實現了産品品質和品牌價值的提升。在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國際貿易疲軟的當下,中國製造、中國品牌依然可以借助穩定質量、創新設計、精準營銷等多維度突圍,揚帆出海,在海外市場獲得認可和青睞。
跨境電商迭代發展開闢企業出海新航道
優質的中國貨在海外受到關注,離不開跨境電商的助力。海外消費者只需在電腦前點點鼠標,在手機上動動手指,坐在家中便能購入全球萬千好貨。
2023年,全球購物App下載量前十榜單中,中國電商佔據半壁江山。據第三方機構統計,在2023年在11月iOS全球購物類App滲透率排行中,前五名中有三家中國公司,分別是SHEIN、Temu和速賣通(AliExpress),僅次於亞馬遜。
2023年以來,阿里、拼多多、京東、字節跳動等電商&&不斷加碼跨境電商業務。阿里上線外貿AI産品“生意助手”,Temu推出“全託管”模式,京東物流在國際供應鏈領域加速布局……2023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38萬億元,增長15.6%,參與跨境電商進口的消費者人數也逐年增加,2023年達到1.63億。跨境電商商業模式迭代發展,讓商家的出海鏈路得到簡化,進一步降低了中小企業出海的門檻,讓國外的消費者能“買全球、賣全球”,助力我國産品通達世界各地,成為外貿發展重要動能。
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院長張曉濤認為,一大批中國貨成功“走出去”,是中國經驗、中國智慧、中國模式服務世界經濟發展的有力證明。其背後所折射出的是中國對世界的深度融入,以及世界越來越能夠理解和接受中國用自己的方式所講述的“故事”。
策劃:劉娟
監製:唐心怡
編輯:孫惠
設計:王亞婧
校對:周佳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