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國夫人是唐玄宗的寵妃楊玉環的三姐,她的生活奢侈、豪華。畫家在這方面的表現極為精到:紅裙,青襖,白巾,綠鞍,騎鞍上金縷銀絲精細的繡織,都顯得十分富麗。夫人的體態丰姿綽約,雍容華貴,臉龐非常豐潤,具有‘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的特色。這些足以看出作者的非凡才能和高超的藝術技巧,也説明了作者對生活的細密觀察和創作的嚴謹態度。虢國夫人游春圖題為“游春”而不畫春的環境,這是作者在藝術處理上的高明之處。張萱是用“繡羅衣裳照暮春”的手法表現畫的主題的。
這是一組令人驚艷的工筆畫,來自清朝宮廷的意大利畫師郎世寧,這組《仙萼長春圖冊》一共有16幅,每一件都堪稱精美絕倫。《仙萼長春圖冊》現藏於&&故宮博物院。分四時花卉,各幅間並綴以巨石、翎毛、小草,為融合中西畫法的難得傑作,每幅均寬28.4公分,高33.7公分。郎世寧的主要貢獻在於大膽探索西畫中用的新路,熔中西畫法為一爐,創造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新畫法、新格體,堪稱郎世寧新體畫。從現存的郎世寧親筆畫跡來看,它既有歐洲油畫如實反映現實的藝術概括,又有中國傳統繪畫之筆墨趣味。
牡丹花常被稱為富貴花。它是花中之王。自唐代以來,牡丹就成了民間所愛的、畫家常寫的花卉了。牡丹與白頭翁 (鳥名 )畫在一起,叫做「玊堂富貴」了。圖中牡丹、玊蘭、海棠、杜鵑,佈滿全幅,最後還用石青襯地。枝葉花鳥,用墨筆鉤出輪廓,然後敷以彩色,湖石下還繪了一隻野禽。這種滿紙點染,不留隙地的畫法,顯然受了佛教藝術的影響。五代時後,花鳥畫盛行,徐熙、黃筌二人,一在南唐、一在後蜀,同為後世花鳥畫之祖。
郎世寧是清朝中期著名的宮廷畫師,他於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進入清宮,之後,以其擅長的繪畫技能供職內廷,深得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喜愛。專家介紹説,這幅絹本的《松石羚羊圖》畫於雍正四年(1726)。在畫面的右側繪有蒼松二株,下為綠茵茵草地,旁有秀石,松樹與石縫間長出翠竹,翠竹邊站立着一隻羚羊。畫面注重光線明暗和物象立體感的表現,因此極為生動。左下題有:“雍正四年八月臣郎世寧慕恭畫。”下鈐:“臣士寧”、“恭畫”朱文方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