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書畫藝術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書畫作品飽含着藝術家強烈的思想感情,具有着豐富的文化內涵。欣賞書畫,能夠提高個人修養,豐富心靈,陶冶情操,增進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與熱愛。新華網書畫頻道特開設“名家藝賞”欄目,將名家書畫精品推介給廣大讀者,並借由對這些書畫精品的賞析,引導讀者感受書畫之美,增強文化自信,自覺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印刷史上,除了人們熟知的雕版印刷術、活字印刷術外,彩色版畫印刷術(木版水印)同樣也是中國人民對世界印刷史的一項重大貢獻。木版水印源於中國明朝十竹齋胡正言所創造的“饾版拱花”套印技藝,是根據畫稿筆跡的粗細長短、曲直方圓、剛柔枯潤,設色的深淺、濃淡、冷暖及色相的向背陰陽分版勾摹,刻成若干板塊,然後對照原作,由深至淺,逐筆依次疊印,力求逼肖原作,精確無誤,達到亂真的程度。
《十竹齋箋譜》是中國水印木刻版面的巔峰之作,運用當時流行的“饾版”“拱花”之術,成為世界印刷史的兩大發明,被視作“彩色套印版畫的開端”,以此為標誌,傳統的印刷術邁入了三維時代。《十竹齋箋譜》對日本浮世繪乃至近代西方藝術都産生了深遠影響,南京十竹齋也因此成為向世界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
《十竹齋畫譜》八卷,明胡正言輯選,明高陽、凌雲翰、吳士冠、魏之璜、魏之克、胡宗智、高友及行一和尚等同校。胡正言、汪楷等刻。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南京胡氏十竹齋彩色套印本,蝴蝶裝。《十竹齋畫譜》屬於畫冊性質,兼有收錄名畫講授畫法供人們鑒賞和臨摹的功能。分為《書畫譜》《墨華譜》《果譜》《翎毛譜》《蘭譜》《竹譜》《梅譜》《石譜》等八大類,收入他本人的繪畫作品和複製古人及明代的名作三十家。
【糾錯】 【責任編輯:劉蘭芳】